關羽戰勝于禁,圍攻三個月不下樊城,為何不選擇退兵?他怎麼想

大家好,我們的扎克來搞笑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如果關羽正確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我相信他也一定會撤兵,也不至於被東吳偷襲荊州,最終使得蜀漢失去荊州三郡,讓諸葛亮的隆中對計劃徹底泡湯的同時,也讓蜀國在為關羽報仇的“夷陵戰役”中大傷元氣,從而開始走下坡路。
關羽戰勝于禁,圍攻三個月不下樊城,為何不選擇退兵?他怎麼想
而關羽的失敗之處也在襄樊之戰上,最終被孫權偷得荊州,兵敗麥城,落得自己和兒子關平被孫權殺害的地步。
關羽在久攻不下樊城,為何不見好就收,暫時退兵呢?更為疑惑的是,關羽到底有沒有想過要退兵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出兵北伐,自出兵以來,連連得勝,更是在將曹仁困在樊城,曹操派大將於禁前來救援,不想關羽利用漢水暴漲時機,一舉擊敗於禁七軍,生擒于禁,斬殺龐德,收降軍三萬餘人,從而威震華夏,甚至嚇得曹操都要遷都。
關羽戰勝于禁,圍攻三個月不下樊城,為何不選擇退兵?他怎麼想
關羽在七月時圍住樊城,八月水淹于禁七軍,十月被徐晃打敗,才從樊城撤退,可以説關羽圍了三個月之久,卻始終拿不下僅僅有數千人把守的樊城。
説到關羽在久困三個月攻不下樊城,有沒有想過退兵?
其實有,在《三國志·吳主傳》中記載:“曹公且欲使羽與權相持以鬥之,驛傳權書,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猶豫不能去。”
關羽久攻不下,其實心中早已猶豫,但是一念之間沒有退兵,實屬惋惜。
在已經得知孫權都要偷襲荊州,關羽為什麼不退兵呢?
第一點:關羽好勝心
關羽戰勝于禁,圍攻三個月不下樊城,為何不選擇退兵?他怎麼想
關羽本身好勝心極強,此時大軍在襄樊戰場上勝於禁,更讓關羽認為破襄陽和樊城指日可待,固然不會輕易退兵,所以才會堅持圍攻襄陽和樊城。
戰勝于禁,也激發了關羽的好勝心,想乘勝追擊。
第二點:自認為後顧無憂
關羽認為自己後方並無憂慮,在自己身後有自己的侄子劉封,有自己大哥劉備的小舅子糜芳,這讓關羽認為自己身後都是“自家人”。
關羽戰勝于禁,圍攻三個月不下樊城,為何不選擇退兵?他怎麼想
但殊不知,關羽看不上劉封,這件事劉封知道;劉封旁邊的孟達本身就是一個反覆無常之人。糜芳和傅士仁在關羽出兵之前剛剛發生矛盾,差點殺了這兩個人。
關羽兵敗之後,劉封、孟達不救,糜芳、傅士仁投降吳國,所以關羽身後的“自家人”都不是可靠之人。
再有身後孫權,關羽自始至終就沒有把孫權放在眼裏,認為孫權不會動手,想想之前,孫權想要與關羽聯姻時,關羽都痛罵孫權派來的使臣,這也造成孫權要取荊州的原因之一。
而關羽似乎也不拿孫權當外人,大勝于禁受降三萬人馬,可是糧草是一個問題啊!關羽更是毫不客氣,擅自取用孫權湘關的糧米,孫權知道此事大怒,這也是孫權要打關羽的原因之一。
關羽戰勝于禁,圍攻三個月不下樊城,為何不選擇退兵?他怎麼想
孫權好歹也是江東霸主,於是決定攻打荊州,並用計迷惑了關羽,最終關羽忽視孫權,死在孫權的手裏,關羽你想想,你都這麼欺負他,孫權不動手打你都對不起你。
第三點:關羽深知襄樊重要性,已經進退兩難
關羽北伐以來,雖然取得襄樊戰場上的勝利,打敗於禁的七軍,並且收服一些當地的豪強,但是關羽並未達到任何目的。
關羽戰勝于禁,圍攻三個月不下樊城,為何不選擇退兵?他怎麼想
曹仁據守的樊城是關羽的重點,襄陽一直處於包圍狀態,曹仁手中僅僅有幾千兵馬,襄陽和樊城在關羽眼中那是指日可待。
關羽深知襄陽和樊城是進入中原的門户,尤其是樊城,拿下樊城中原便危已。
關羽才會拼了命像拿下襄陽和樊城,因為如果這時候撤軍,那相當於北伐除了抓于禁、斬龐德、獲三萬降軍,並無任何成果。
這時的關羽就是因為這種情況下,猶豫了,才想堅持要攻下襄陽和樊城。
關羽是蜀漢難得的統帥,但是因為自己心裏的決策,才沒有撤兵,這也跟他的性格有一定的關係。
關羽戰勝于禁,圍攻三個月不下樊城,為何不選擇退兵?他怎麼想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4 字。

轉載請註明: 關羽戰勝于禁,圍攻三個月不下樊城,為何不選擇退兵?他怎麼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