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美的線條,搖曳的身姿,飄逸的秀髮,姣好的面龐,腳踩一雙高跟鞋,這想必是女性在許多人心目中的印象了,一雙小小的高跟鞋往往是女人們特別的武器,讓她們在“咯噔——咯噔——”的腳步聲中,走出她們獨有的自信與大方、精緻與美麗。
一雙小小的高跟鞋,似乎已經成為了女性獨有的象徵,在她們的足間演繹着千種嫵媚與萬種風情。那麼高跟鞋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呢?古代的高跟鞋與近現代的高跟鞋又有哪些不同呢?不妨讓我們一起回溯時光,穿越到遙遠的古代,從高跟鞋的濫觴裏聽聽那段動人卻有些遺憾的傳説,聽聽高跟鞋是如何在歷史的琴絃上演奏它的生平與格調,它又是如何在星霜屢變的歷史長河中展現它獨有的華美與高貴。
高跟鞋的前世由一個動人的傳説開始,最開始的高跟鞋以實用性為主,並不是女性的專屬,使用具有普遍性,到後來高跟鞋不斷髮展升級,隨着社會的進步和人們對於美的追求,高跟鞋的功用漸漸由實用功能轉向美學功能,成為了女性美麗的符號。
1、重耳焚山燒基友,誕生第一雙高跟鞋
身着和服的日本女郎,踩着一雙木屐,邁着短促的步伐,嫣然一笑,一低頭的温柔裏盪漾出水蓮花一般的嬌羞,這可能是許多人關於木屐的想象了,然而事實上,早在我國春秋時期的典籍中,我們就可以發現木屐的痕跡,這也是我國高跟鞋最早的模樣。
據《韓詩外傳》記載,“晉文公重耳亡,過曹,……,重耳無糧,餒不能行,子推割股肉以食重耳,然後能行。”這裏説的是晉國的公子重耳,因父親的迫害而流浪天涯,他在外漂泊了十九年,忍飢挨餓,經歷了無數的生死考驗,有一天,重耳因過度飢餓而不能前行,在這個時候,介子推直接割下了自己大腿的一塊肉給重耳吃,這才保住了重耳的命。
後來,重耳歷經了重重困難,度過了千難萬險,終於成為了國君,他沒有忘記當年介子推的恩情,然而這時的介子推已經隱居山林,於是重耳親自去山下,請介子推出山,豈料介子推“避於深山”,不肯下山,為了讓介子推出山,重耳情急之下下令“焚山燎木”,即放火燒山,更加意想不到的是介子推居然寧死不出,在山中被大火活活地燒死了。
重耳悲痛萬分,命人砍下山上尚存的樹根做成了一雙鞋子,穿在了腳上,時不時便扼腕嘆息“足下”,這就是我們能在史書裏找到的最早的木屐。
從此,木屐開始流行起來,“足下”也成為了對別人的敬稱。
曾經我國也出土了一雙春秋時期的髹(讀xiu)漆雙齒木屐,成為了木屐最早在春秋時期誕生的物證。
“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可以踐泥。”(《急就篇》顏師古注),木屐其實是當時的木底鞋的統稱,這種鞋子並沒有鞋幫,是靠鞋面的帶子來固定,這種鞋子和今天的高跟鞋的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它有一前一後兩個跟,這個跟在當時叫做“齒”,所以木屐也叫做“齒屐”。
這種用“齒”來將鞋底抬高的設計,可以讓人們在泥地和濕滑的雨天自由地行走而不會摔倒或弄髒自己的腳。這種高跟鞋以其實用性,在當時並不是女性的專利,上至皇親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十分喜愛它。
到後來的南朝,著名文人謝靈運為了方便爬山,將木屐的齒由固定改向靈活,讓鞋底的“齒”可以自由拆卸,上山之時只留下後齒以防摔,下山之時只留下前齒來踩實每一步路,後人將他的這項發明稱作“謝公屐”,如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就寫道:“腳着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謝公屐”只留下一齒的設計使得木屐向今天的高跟鞋進一步靠近。
後來到了宋朝,木屐進一步升級,先是採用光滑精緻的紡織品來製作鞋幫,稱作“高齒帛屐”;後來又用皮革來製作鞋幫,稱作“木高齒皮屐”。
2、在實用中追求美感,在創新中不斷昇華
戰國時期,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以及隨着“胡服騎射”改革,人們發明了既能上馬又能適應雪地的靴子,為了使騎馬之時能夠更穩地踩住馬鐙,於是將鞋跟做得高高的,讓戰士們盡情地策馬奔騰,上陣殺敵。
到了漢朝的時候又出現了一種叫“高底舄(讀xi)”的鞋子,這種鞋子很像現在的鬆糕厚底鞋,就是在一般的鞋底再加一層厚厚的木底,這種鞋主要是適應朝會和祭祀,由於封建時代的禮節繁重,需要官員和侍從們長時間地站立,所以在鞋子底部加上一層木底,就可以避免雨天站在濕地的時候鞋襪被打濕,同時厚底鞋在郊外祭天的時候也可以免於被異物硌傷了腳。
到了唐朝,國力強盛,社會繁榮,風氣也更加開放,在唐朝這個多元自由的社會,高跟鞋不再是為了方便實用,而漸漸向審美過渡,鞋子的圖案不斷更新,顏色更加豐富絢麗,也出現了和現代高跟鞋類似的鞋子——即後跟高於前跟的高跟鞋。
這種鞋子一經推出,就在時尚圈颳起了一陣風潮,後來到了宋元時期,人們以小腳為美,追求“三寸金蓮”般的腳,使得裹腳之風盛行,女性不得不在很小的時候纏住雙足來阻止足部的發育,這時的高跟鞋便和小腳繡花鞋相融合,產生了高跟小腳鞋。
明清時期,我們經常在清宮劇裏看到的“花盆底”鞋——高底旗鞋之一,也是高跟鞋的一種,只不過這時的跟在鞋底的中間,滿族女子喜歡穿長裙,而高底鞋能夠改善比例,讓她們的身材看起來更加纖細,同時可以讓她們走路的時候的姿態更加搖曳多姿。旗鞋之名是由於該鞋是與八旗制度相適應,與旗裝相配套的,一般是貴族婦女才能穿。
這種鞋的製法是將普通的繡花鞋加上木製跟底,木製跟底再由白布包裹,鑲上各種裝飾物,一種鞋底呈倒立的梯形,上窄下寬,梯形的腰像兩條背離的、曲度相同的曲線,彎成了類似於花盆的形狀;另一種鞋底雖然也是上窄下寬,也是兩條相背離的雙曲線,但是後面的弧度大於前面的弧度,而且整體的形狀較前一種來説較為平緩,底面前直後呈橢圓,走路時留下的腳印像馬蹄,這就有了人們常説的“花盆底”和“馬蹄底”。這種跟底十分堅固,最高的可以高達二十五釐米,即使鞋面破損了,跟底也可以反覆回收利用。
滿族入主中原、清軍入關建立清朝以前,滿族的鞋子其實十分寬大,然而隨着不斷的滿漢融合,滿族不斷學習吸收中原的文化,也開始以小腳為美,高底旗鞋也開始發生變化,“鞋用高底,使小者愈小,瘦者越瘦……有之則大者亦小,無之則小者亦大,嘗有三寸,無底之足,與四五寸有底之鞋同立一處,反覺四、五寸之小,而三寸之大者。”(清·李漁《閒情偶寄》),將尺寸不斷縮小,跟底不斷提高,使小腳在視覺上顯得更為嬌小,更為纖瘦。
我國的高跟鞋的新生是在辛亥革命之後,隨着裹腳陋習的廢除,新式文明風尚大興,西方的高跟鞋傳入了我國,同時隨着服飾的變革,旗袍的興盛,高跟鞋加旗袍迅速成為了時尚圈最為風靡的搭配,開叉旗袍和高跟鞋一起,將女性柔美的線條、玲瓏有致的曲線和曼妙的身姿凸顯得淋漓盡致。
新中國成立之初,紅色的革命文化和軍旅文化大興,女性們將軍裝視為時尚,對布鞋青睞有加,高跟鞋文化的發展進入了停滯期,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部分追求標新立異的青年羣體穿上了喇叭褲,配上經典的高跟鞋,高跟鞋成為了一種叛逆的美的象徵,甚至在老一輩人的眼中,高跟鞋由於細長鋭利的跟底成為了邪惡的象徵。
到了九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過南北,多元文化的社會風氣一開,高跟鞋才又以穩重迷人的姿態重歸時尚的舞台,成為了女性正式場合錦上添花的一筆亮色,再一次在女人的足間熠熠生輝。
然而高跟鞋在讓女性獲得美麗的同時,卻很難在舒適度上給予女性享受,於是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再熱衷於極致的高度,而是追求舒適的高度,跟也由原來的細跟到發明了粗跟鞋和扁跟鞋,甚至發明了鬆糕厚底鞋,高跟鞋的設計也從單一的成熟嫵媚風分化出了青春運動風,在美麗與舒適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
從最開始的木屐,到高底舄,再到高底旗鞋以及和小腳鞋融合的高底小腳鞋,再到如今受西方文化影響而誕生的現代高跟鞋,高跟鞋不斷進化,不斷改變,不斷創新,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涅槃與重生,一次又一次的昇華和變身,雖然曾經的繡花鞋,木屐等等逐漸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但傳統文化的因子永遠在歷史長河中閃光,向我們詮釋和訴説着古人面對生活的點滴智慧以及他們對於美的永恆追求。
同時,高跟鞋也以全新的姿態,凸顯着女性的美麗身姿的同時,也在不斷地追求舒適與美的平衡,以青春、穩重、優美的態度,在女性的足間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
1、《中國古代鞋履趣談之——高跟鞋鼻祖》
2、《20世紀西方高跟鞋變遷的文化內涵對中國高跟鞋發展的啓示》
3、《鞋類裝飾的分類與發展[J].中國皮革》
4、《從滿族旗鞋透視中國的高跟鞋文化》
5、《 中西方高跟鞋文化發展對比研究》
6、《中國鞋文化發展歷程與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