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汗藥每次出場都神秘又狠辣,無色無味,毫無鑑別之法,不管多厲害的人物都讓它控制得死死的,但其實很少有人知道,蒙汗藥的配方其實特別簡單,被影視劇忽悠了這麼多年,今天就帶大家揭開蒙汗藥的神秘面紗。
蒙汗藥這個名字聽起來就非常有趣,直譯過來就是“把汗矇住的藥”,這種藥確實可以起到抑制汗液分泌的作用,然後麻醉神經,使肌肉鬆弛無力,服下後,人便很快失去了知覺。
在《列子·湯問》中有記載,扁鵲在給人治病的時候,為了避免對方疼痛,特意研製出一碗“毒酒”,讓其處於昏迷狀態。
關於蒙汗藥的發源,歷史上最著名的就是曹操斬殺華佗事件了。
華佗,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為他治病的方法與傳統中醫完全不同,中醫講究內調,幾乎都是不開膛不破肚,幾副中草藥下去,藥到病除。中國人自古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對採用外科方法治病是非常排斥的,但是華佗卻是中國難得一見的“外科聖手”,稱得上是中國的“外科鼻祖”。
但就是這樣一位神醫,卻因為常人難以理解的治療手段,而最終葬送了性命。
傳聞曹操因為國事繁忙,得了“頭風病”,經常頭痛欲裂讓他生不如死,找了很多大夫都沒能治癒,最終輾轉找到了華佗,華佗知道他病情嚴重,提出要做開顱手術的想法。
這在當時簡直就是異想天開,曹操説,我本來就很痛了,你還要打開我的頭,那豈不是要我痛死?華佗連忙解釋道,我發明了一種藥,叫麻沸散,絕對不會讓你感受到痛苦的。
生性多疑的曹操哪裏肯信,心裏已經坐實了華佗是間諜的想法,於是下令把華佗殺了,一代名醫就此殞命,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麻沸散的配方被保留了下來,在不斷的改良後,就變成了人人聞之而色變的蒙汗藥。
蒙汗藥的主要成分其實很簡單,就是曼陀羅花,這個名字其實也經常出現在各個影視劇小説裏,總是帶着一種美豔而危險的信號。作為蒙汗藥的主要成分,曼陀羅花確實配得上這樣的形象
一聽這個花名,就不像產自中國本地,一股濃濃的異域風情撲面而來,曼陀羅花確實是來自國外,是從印度流傳進來的
曼陀羅花喜歡温熱帶環境生存,生存能力很強,而且花期也非常的長,所以現在曼陀羅花在中國也非常常見的,產於中國西南各省,曼陀羅花是優質的麻醉劑,能抑制汗腺的分泌,使人處於綿軟狀態。葉、花和果實中都含有鎮痛、麻醉作用的東莨菪鹼成分。
東莨菪鹼其實是非常重要的藥物成分,不僅僅是麻醉劑,還可以用於止咳、平喘,對動暈症有效,也可用於控制帕金森病的僵硬和震顫。我們平時吃的暈船暈車的藥裏面就有這個成分,當然發揮出什麼樣的藥效就要看怎麼去調製它了。
除了曼陀羅花以外,蒙汗藥還含有別的成分,傳説中還含有草烏,這是一種含有劇毒的草藥,因為它裏面含有烏頭鹼,對人的神經末梢有先興奮後麻醉的作用,但因為藥力很強,甚至還有致死的危險,所以它在蒙汗藥裏所佔的比重應該非常的少。
根據很多歷史典籍的記載,蒙汗藥的配方其實並不複雜,但就是這麼簡單的搭配,讓無數豪傑“一失足成千古恨”,就連《水滸傳》中,一向以心思細膩、處事謹慎著稱的青面獸楊志都逃脱不了蒙汗藥的陷阱,眼睜睜地看着金銀財寶被梁山好漢奪去。
作為“江湖噩夢”的蒙汗藥解藥到底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就是甘草。在很多藥方裏幾乎都能看到甘草的身影,它有調和百藥的作用,換句話來後,就是可以解百毒。
傳説江湖人身上都會帶一個解毒包,裏面放的就是甘草,如果覺得自己要被下毒了,那麼在此之前就拿出來聞一聞,絕對有清醒明智的效果。
想要找甘草,一點都不難,恨不得遍地都是,它的生存能力非常強,特別喜歡乾旱、乾燥的地方,而且更讓人喜歡的一點是,它的價格一點都不貴,誰都買得起,非常親民。
如此看來,蒙汗藥本身並不可怕,相比“鶴頂紅”、“含笑半步癲”來説,它在毒藥裏算是非常有人性的了。但是人們對它的恐懼並不比其他毒藥來得少,主要是因為被所有下藥的人都會醒來,然後面對一個根本無法接受的局面,這個其實比要本身還要可怕
當人們害怕蒙汗藥的時候,其實是在害怕江湖、人性的邪惡面。
小龍女被尹志平迷暈,從此揹負了一生的屈辱。
青面獸楊志被梁山好漢迷暈,因為承受不了丟失金銀珠寶的重責,最後不得已也就上了梁山。
時至今日,蒙汗藥也沒有退出歷史舞台,它換了各種各樣的馬甲在人間遊蕩。現在有種迷藥,對着人噴一下就能立刻把對方迷暈,很多人,特別是女生慘遭毒手。經歷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昏睡,等醒來時整個世界都崩塌了。
如果所有的毒藥一起排名,那登上“恐怖榜”第一位的一定是蒙汗藥,比起丟掉性命,噩夢般的人生更讓人害怕。
藥物的本意都是用來治病救人的,就像扁鵲和華佗最初想的一樣,當年他們研製“毒藥”和“麻沸散”的時候只是希望可以緩解病人的痛苦,萬萬沒有想到,卻成了惡人制暴的手段。
用原本用來造福人類的東西去傷害人類,聽起來何其可笑又荒誕,蒙汗藥是如此簡單,複雜的一直只是社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