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後宮中嬪妃們一定要爭寵?

幾年前,看過一本小説《從民女到皇后:被「寵愛」的陰麗華的一生》。
為什麼後宮中嬪妃們一定要爭寵?

書裏的主角自然是劉秀和陰麗華。東漢光武帝劉秀是兩千年前的歷史人物,雖算得上是開國皇帝,但他的戰功和治績並不廣為人知,反倒是他那句「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以及此後青年稱帝仍鍾情於民間髮妻陰麗華一人的至情至性,更為人稱道。
然而,寫完陰麗華的故事多年之後,我才發現,愛情始終不是那麼純粹的東西,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哪怕最天荒地老的愛情與婚姻背後,仍然會捆綁着無數的利益與制衡,在劉秀、郭聖通、陰麗華這一帝兩後之間,更是如此。
為什麼後宮中嬪妃們一定要爭寵?

劉秀是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之後,雖是皇室宗親,但到了劉秀這一代,已經沒了爵位和俸祿,以種田為生。劉秀温和平正、樸實無華,他的大哥劉縯才是郡中豪強,平時散盡家財養士,以梟雄自命,還笑話劉秀與當年劉邦胸無大志、種田的二哥劉仲相似。
劉秀隨劉縯的「舂陵軍」起義後,屢立戰功,而由於綠林軍內部鬥爭,勢力最大的「柱天都部」大將軍劉縯被綠林將軍李軼等人排擠,只能委屈自己、奉懦弱無能的族兄劉玄為帝,在李軼等人的策劃下,建下無數攻城略地之功的劉縯被更始帝劉玄猜忌殺害。
此時剛剛「昆陽大捷」以少勝多、戰勝新莽百萬圍城大軍的劉秀歸來,得到兄長死訊,只能隱忍不發,拒絕與劉縯親信往來,甚至趁喪娶陰麗華為妻,打破劉玄猜忌。韜光養晦的劉秀在新婚四個月的時候,以陰麗華為質,向劉玄申請率少量部下北巡收編赤眉「銅馬」大軍,並重賄劉玄左右。內心軟弱、對劉縯之死深感愧疚的劉玄不顧眾將攔阻,派劉秀北上。
劉秀趁機在河北發展自己的勢力,來到河北真定後,劉秀在馮異、陰識等人的幫助下收編赤眉軍舊部,而此時邯鄲王郎政權勢大,下賞額追殺劉秀,劉秀因此結盟真定王劉楊,與劉楊外甥女郭聖通政治聯姻,在郭聖通所住漆里舍大辦婚宴。
為什麼後宮中嬪妃們一定要爭寵?

郭聖通貌美多智、家世高貴,真定王擁鐵騎十萬,得郭聖通之助,劉秀在河北站穩腳跟,據幽燕十郡,盤踞一方,此時更始皇帝派人封劉秀為「蕭王」,欲收納劉秀地盤兵力,劉秀拒不接詔,不久劉秀收編數十萬銅馬起義軍,自立為帝,稱「銅馬帝」,定都洛陽,成為東漢中興之主,並平定各地新立政權,統一中原。
劉秀是歷史上后妃數量最少的皇帝,但卻因立後問題被當時大臣及後代史官指摘,越想立德,越會被道德綁架,因為暗夜捫心自問,誰能夠真的無愧天地、不負深情。
從言情小説的角度看,劉秀似乎一生痴情於陰麗華,少年時已放言「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稱帝之後,仍不忘髮妻,將她從南陽接到洛陽,甚至打算封后,只是陰麗華堅拒不受,他才封已生下皇長子的郭聖通為皇后。此後,劉秀又攜懷孕的陰麗華隨軍出征,並多次下詔為陰麗華正名,稱他新婚便離開新野,一直思念陰麗華,而郭聖通的皇后之位也是陰麗華推辭不就後才授予郭氏的。
但從郭聖通傾力助他登基為帝、為他生下皇長子劉彊、在位十七年並無明顯過失的情況下被劉秀廢去後位,賞給中山王太后稱號,發配到中山國屬地就封的史實,以及劉秀廢后詔書中稱郭聖通有呂霍之風來看,一方面劉秀顧忌真定勢力的外戚坐大,另一方面劉秀並不喜歡一個在家世、人格、能力、勢力任何一方面都能充分碾壓他的強勢妻子,而小鳥依人、温婉多情的陰麗華,才是他心中的妻子形象。
在陰麗華始終獨佔帝心的情形下,同樣身為女人的郭聖通,她的內心世界肯定會更為風雲湧動、悲欣交集。
有人將劉秀看成是「鳳凰男」,當初,劉秀在兄長被殺、處境艱險時為保命北上,手下兵微將寡,藉助了郭聖通的孃家勢力才得以平定河北,成為「銅馬帝」,並最終統一各方勢力,中興漢室。
劉秀跟郭聖通比起來,二人出身、背景、實力相差懸殊,明顯屬於高娶低嫁的「鳳凰男」與「孔雀女」,而且劉秀從這樁婚事裏得到的利益也極大,婚後,他獲得真定王十萬兵馬的效忠,從此在河北扎穩腳跟,不必再狼狽地左突右奔,到處受人追殺。可郭家在這樁婚姻中明顯也有所圖,所以,在我看來,這算不上鳳凰男與孔雀女那樣為愛結合、為利益開撕,這與風投一樣,世家的力量認準了劉秀這隻成長股,以婚姻的契約入股劉秀的開國大業。
作為政治婚姻,為人厚道的劉秀算得上守諾重信,在開國稱帝后,他不但封了郭聖通為皇后,立了郭聖通所生皇長子劉彊為太子,還把郭聖通的孃家人全都賜以高官顯爵,郭家的付出,就像當年的「天使投資」那樣上市變現了,成了可以世代傳襲的榮華富貴,收穫豐厚。
可是,在這份基於政治聯盟的婚約中,卻有兩個人不願守約。
第一個人是郭聖通的舅舅真定王劉楊,劉楊在劉秀登基不久興兵作亂,意圖稱帝,背叛了盟約;第二個人是郭聖通自己,母親是真定王翁主、父親是一郡豪強的郭聖通,從小養尊處優、才貌出眾、衣食無憂、地位尊榮,她內心不在乎金錢權力,也不在乎名位,她想要得到的,不僅僅是後位,還有劉秀的真愛,根本沒有遵守政治婚姻「利益高於真情」的約定。
這是她性格越來越暴烈、與劉秀衝突越來越多的根本原因,因為真愛,她才不願隱忍,不願與陰貴人分享丈夫,更忍不了劉秀對陰麗華的偏寵,而越是爭,越是奪,她離劉秀的心就越遠。
按意大利社會心理家弗朗西斯科·阿爾貝隆尼在《看透人性的弱點》一書中的話來説,那些已經走入男性世界、才能出眾的女人,總是誤以為自己會得到男人更多的欣賞,卻忘記了雄性心理常常是需要被仰視的。
為什麼後宮中嬪妃們一定要爭寵?

郭聖通雖然出身高貴、才貌出眾,卻始終受到劉秀猜忌,與温婉隱忍的陰麗華相比,郭聖通過於強勢,而她身後的河北真定勢力也在劉秀定鼎之後迅速遍佈朝廷,與劉秀舊部、起家南陽的雲台二十八將之間發生嚴重的利益衝突,在南陽勢力與河北勢力之間平衡博弈的劉秀為鞏固皇權,刻意打壓郭後與太子勢力,最終以牽強的理由廢去郭聖通後位,而立同樣來自南陽的陰麗華為後;又廢太子劉彊,改立陰麗華之子劉陽為太子。
郭聖通的父家是富可敵國的豪強,母氏是帶甲一方的王侯,堪稱天之驕女,本可割據一方、顧盼自雄,奉自家舅舅為天下主,卻因了一時的心動,將江山美人都送作那年輕農夫的畫圖,最終愛與天下都飛灰煙滅。建武十七年,剛剛人到中年的郭聖通便被劉秀逐出宮外,去到兒子劉輔的封地當王太后,坐看劉秀與陰麗華夫妻恩愛白頭,自己鬱鬱而終。
她不是輸給了陰麗華,更不是輸給了自己強勢獨立的人格,她是輸給了那樣男尊女卑的時代,輸給了女人痴情的宿命,用盡手段、奉獻所有仍挽不回你的目光,太后之尊、敵國之富,又豈是目空一切的郭聖通此生所求?
相比郭聖通,陰麗華在感情上順遂得多,她與同樣性情温和的劉秀青梅竹馬、夫妻情深,脱開帝后的身份,他們二人也不過是民間的一個温順農夫與小家碧玉之間温潤如水、淡極而甘的尋常愛情,劉秀雖然身登帝位,骨子裏卻與陰麗華一樣接地氣,忠厚温順,沒有世代豪門的郭家人那種骨子裏的驕氣、傲氣、躁氣。
建武十七年,皇后郭氏被廢,貴人陰麗華受封為皇后。劉秀堪稱歷史上最痴情的皇帝,他不但於少年時已鍾情於陰麗華,還在陰麗華位列貴人時不斷為她抱屈,下詔表示郭聖通的皇后位置是陰麗華固辭不就的,並無故廢去郭聖通的皇后之位,將陰麗華所生長子劉陽(後改名劉莊)封為太子,廢郭氏、立陰氏後,宮中不另蓄妃妾,陰麗華在位二十四年,死後與劉秀合葬於原陵,諡號「光烈」。
為什麼後宮中嬪妃們一定要爭寵?

陰麗華的兄弟全都追隨劉秀開國輔政,陰興、陰識等人均為性格平正、謙遜有為的君子,而郭聖通的母家、雄據一方的真定王劉氏則常有越權篡位之心,數百年中為外戚把持、兩度亡於外戚之手的漢室對強勢的外戚常有戒備之心,這或許是劉秀選擇陰麗華為皇后乃至太后的最深層動機。
雖然背後有種種勢力的博弈,雖然起初也曾有過離亂與另娶,但無論如何,史書中沒有哪一位皇后曾得到如此不離不棄、不改初心的深情。
陰麗華,少年時為父兄寵溺,長成後得夫君情重,年邁時有兒子孝愛,這個女人的一生,富貴平安,受盡尊寵,得盡情義,卻始終能待人温婉謙和、隱忍包容,的確有不凡而美好的品德與心性,內在之美,猶勝於外。
兩個女人比起來,為什麼後宮嬪妃要爭寵?我想,大部分時候是因為利益,但有時候,的確是因為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89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後宮中嬪妃們一定要爭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