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揭秘秦國:為何能六代不出昏君?背後的原因讓人感嘆!

由 高會雲 發佈於 經典

提到秦國大家會想到什麼呢?秦始皇一統天下和商鞅變法是最容易聯想到的,但是縱觀秦國曆史,大家是否發現秦國這個國家很少出昏君呢?

秦國與其他諸侯國不一樣,他起源於西北邊陲,處於黃河中上游地區,土壤不比其他諸侯國那般肥沃。由於自然環境惡劣,其自身條件自然比不上齊楚那般富庶,甚至連韓魏都比不上。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最終一統中原。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便是:秦國極少出昏君。

《過秦論》中有言:“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六世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既然能夠繼承六世先祖留下來的功業,並完成祖上的遺願,不僅説明他自身能力出眾,也讓人看到了他祖上六世也絕非等閒之人。畢竟春秋戰國數百年來的分裂割據的局面,光靠一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須經過世世代代的積累。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為何秦國能夠六世不出昏君呢?

一、生於憂患

處在憂患環境下的人往往能夠更加勵精圖治,畢竟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地一直處於低谷任自己自生自滅,人都想往高處走,這是人之共性。

春秋時期,秦被夾在晉國和楚國兩個大國之間,西邊還有一個義渠國對他虎視眈眈,隨時都有被滅國的風險。而後戰國時期魏國崛起,與秦國的又一次戰爭奪走了秦國河西之地百年不説,還差點讓秦國滅國。為此秦國其實派出過很多質子以求暫時和平,像秦昭襄王,秦始皇都曾當過質子。

秦國起源於西北邊陲,本就被其他國家當作蠻夷看待,外界壓力極大,基本處於孤立無援的位置;加之春秋戰國時期那是一個真正弱肉強食的時期,但凡弱小的國家最終都會被吞併;秦國自身所處的自然環境也比較差。這種內外環境都不好的現狀迫使秦國國君不得不勵精圖治。

二、立賢不立嫡長

《公羊傳》中提到過“嫡子生,不以名,令於四境,擇勇猛者立”。中原各國基本都遵循嫡長子繼承製,這種制度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王位糾紛,但,萬一嫡長子不賢呢?這就會出現很多事端。

秦國並非如此,不僅傳子時不傳長只傳賢,甚至還有將位置傳給兄弟的現象,像秦武王和秦昭襄王便是親兄弟。而且,秦國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情況,兄弟繼位,其他兄弟基本上都要承擔輔佐的職能,從沒出現奪權的現象,就像公子虔輔佐秦孝公,樗裏疾輔佐秦惠文王這些。其實有的時候臣子有些問題不方便説的換做兄弟去説效果可能就不一樣,畢竟血緣關係擺在那,兄弟去説服可能達到的效果更好。

三、任用賢才

賢臣是君王的左右雙臂,賢臣不單單有着協助君王治理國家的任務,其實也是君王的鏡子。唐太宗有一句話:“以人為鏡,可知得失”,臣子是君王衡量自己的一把尺子。我們常説“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你是賢臣,你渴望遇到明君;你是明君,你渴望得到賢臣,這是君臣之間一種相互選擇的關係。

秦國幾代國君都是重視人才的。秦孝公時期的商鞅,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秦昭襄王時期的范雎,秦莊襄王時期的呂不韋,這些都非本國人,卻能得到重用,後來這些人都為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四、有法律體制保障

《大秦帝國》中有一幕:秦孝公問商鞅:”大秦可否一統天下?“商鞅回答:“可以,但是,難。”畢竟不是需要你這一代人的努力就夠了,需要代代出明君,即使不是明君也不能是昏君,這才是最難的地方。確實,你可以保證你自己勵精圖治,為國鞠躬盡瘁,但不能保證你的兒子和你一樣,更不能保證你的孫子和你一樣。這個時候商鞅提到了變法,使萬事皆有法可依,相當於給子孫留下了一個治國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他們做事不逾矩。

後來商鞅雖遭車裂酷刑,但其依法治國的思想卻得到了肯定,一直影響到後世。

五、質子的恨

我們可以發現,秦昭襄王,秦昭襄王甚至秦始皇自己都當過質子。何為質子?兩國關係惡化被派去緩和關係的王公貴族之子。毫無疑問,質子在別國的處境自然是很卑微,他們的所見所感會使他們憎恨那個國家,就像燕太子丹回國之後派荊軻刺殺秦始皇。當然,這種遺恨會使他們堅定自己的抱負,尤其是像秦國這種野心勃勃的國家派出的質子,自然希望能夠滅掉其他國家。

縱觀秦國發展史會發現,這其實是一部充滿鬥爭的歷史,惡劣的環境與強大的中原列國終究沒能擋住秦國吞併天下的步伐。生於憂患迫使君王勵精圖治;選繼承人時立賢不立嫡;任用賢才,君臣相輔相成;變法使得秦國擁有一套約束君王的體系;質子回國之後堅定抱負。這些原因讓這個國家的六代君王雖不能稱之為明君,但絕不是昏君,正因如此才有了後來的秦王掃六合。秦國實現一統天下這個野心的過程確實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