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裏很多姓名都是有暗示和隱喻的,《甄嬛傳》也是如此,我們一起來看看:
甄嬛和允禮的孩子叫弘曕和靈犀,我們在前面專門分析了甄嬛允禮在桐花台的初會離別、花開花落,有一種象徵他們愛情的花叫“ 夕顏”,夕顏的名字其實就暗含在雙生子靈犀(夕)和弘曕(顏)中。
光頭提到弘曕的時候,一般都寫作鴻雁,就有粉絲過來強調説這個字打錯了,其實這是我有意為之:
你記得甄嬛傳最開頭甄嬛進宮時,紫禁城上空若干只大雁飛過,當時太監還奉承了句:
結果就是最後甄嬛生下了弘曕,封為貴妃,顯赫尊貴至極,這樣來看當時的 鴻雁高飛的確是好到不能再好的預兆。
而至於靈犀的名字,舒太妃曾經也説過,甄嬛和允禮“心有 靈犀”。
説到這裏我就得再多嘴一句,關於姓名的隱喻和伏筆,竟然有網友表示:
靈犀和弘曕的名字不是皇帝取的嗎?太監一開始怎麼會知道?舒太妃又怎麼能未卜先知?
納尼???如果你也有此等疑問,請你點擊右上角“X”,這裏不歡迎智商為負的槓精。
真的,我到現在都不能理解為啥有不只一個人問出這種問題??
下面我們接着説:
華妃身邊的頌芝,意為“ 送之”,是説華妃為了鞏固地位不得已把頌芝送到皇上身邊。
齊妃給皇后的貓,皇后取名為“松子”,諧音是“ 送子”,暗合齊妃最終把三阿哥送給了皇后。
淳兒,熟悉水性,名字裏有三點水,卻最後溺水而亡。
夏冬春這名字也很有意思,四季缺秋,但染紅了秋天的御花園。
小宮女斐雯,意指 緋聞,因為她傳甄嬛和温實初的緋聞,成為了滴血驗親的導火索。
曹琴默,最後一個“默”字拆開後意為 黑犬,曹琴默曾説“會咬人的狗不叫”。
另外琴本應該是悠揚動聽的,而“默”是默不作聲,就像曹琴默雖然有一等一的智商,卻無從大顯身手,默默無聞,只能當華妃背後的軍師。
“ 琴”這個字也很特別,上面有兩個“王”,我們知道曹琴默一直是雙面間諜,她自己説過是夾在甄嬛和華妃之間的小獸,苟且生存。
安陵容最後覺得自己就像皇上養的一隻鳥,可她的宮裏本來就是一窩的 鳥:寶鵑、寶鵲。杜鵑借巢而生,像極了寶鵑和陵容的共生關係。
宜修這個詞出自於《楚辭》:美要眇兮宜修。本來是誇獎女孩子修飾得宜,恰到好處。
但在甄嬛傳裏的宜修,暗喻“ 宜休”,接了那麼多墮了麼訂單,這樣的人就應該早點休掉才好!
純元在小説裏叫柔則。像柔則、宜修都是古代女孩子會用到的名字。柔則出自《晉書·列女傳》:“婉娩柔則。”
電視劇中,純元二字可以理解為“純粹的元兇”,後宮裏的那麼多紛爭,其實都由她而起。
甄嬛身邊的小允子,“允”暗喻小允子是允禮陪伴、守護甄嬛的化身。
大家仔細想想,除夕夜的甄嬛小像是小允子剪出來的,一個太監手竟然這麼巧,而且最後這個小像好巧不巧被允禮拿走了,這裏面有一種微妙的聯繫在。
流朱,朱為紅色,流朱的名字也暗示了她的結局。
浣碧其實有三個名字:在原著裏她小時候叫青青,她的母親叫何綿綿,父親叫甄遠道,有首詩叫“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正好把這一家人串聯在一起。後來改成浣碧,其實是與流朱相對應。
浣碧可以理解為 喚婢,是在講他雖然是大小姐的基因,但卻是丫鬟的命運;最後她嫁給果郡王時叫玉隱,隱含了她不得見光的一生。
甄嬛我們前面講過,本名 甄玉嬛,她自己後來把玉去掉了。可碎玉軒承載了甄嬛青春年華里的美好回憶,也成為了那個讓她痛徹心扉的傷心之地。所以, 碎玉軒碎的,不就是甄嬛這塊玉麼?即使把名字裏的“玉”去掉,但命運怎會那麼輕易饒過你。
另外,在劇中甄嬛的生日是 四月十七,正好對應了她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男人: 四郎和老十七。
所以,不管是原著作者和導演編劇,我們都能從這些細節中感受到他們的用心,從而對很多人物有了更深刻地瞭解。
還有幾個比較有意思的腦洞,比如 端妃端了一碗安胎藥給華妃,導致華妃滑胎,於是就有了端妃和華妃的封號。
熹貴妃的封號是因為皇額娘 吸了推娘娘……
還有哪些腦洞清奇的姓名解讀?歡迎大家補充哦~
光頭徵稿
前兩天看到一條朋友圈,有人説“過年不想回老家的那個家,自己也沒有個清靜遠人的家”。
於是就和大家在羣裏聊到一個問題—— 《是不是很多女生都不喜歡在老公家過年》,卻不想引起很多人的同感吐槽。
願世間美好
與你嬛嬛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