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話題
公元前305年,登基僅4年的秦武王突發意外,死於非命。秦國從此陷入了一段長達3年的內亂。公子嬴稷與公子壯為了爭奪下任秦王之位展開了生死搏鬥,最終嬴稷勝出,成為秦昭王。
究竟是誰在這次內亂中為嬴稷的上台保駕護航呢?是宣太后?是穰侯?還是另有其人呢?
秦昭王對穰侯魏冉的信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建立起來的呢?《史記·穰侯列傳》載:
穰侯魏冉者,秦昭王母宣太后弟也。其先楚人,姓羋氏。
秦武王卒,無子,立其弟為昭王。昭王母故號為羋八子,及昭王即位,羋八子號為宣太后。宣太后非武王母。武王母號曰惠文後,先武王死。宣太后二弟:其異父長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冉;同父弟曰羋戎,為華陽君。而昭王同母弟曰高陵君、涇陽君。而魏冉最賢,自惠王、武王時任職用事。
武王卒,諸弟爭立,唯魏冉力為能立昭王。昭王即位,以冉為將軍,衞咸陽。誅季君之亂,而逐武王后出之魏,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威振秦國。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
——《史記·穰侯列傳》
從秦昭王十二年(公元前295年)至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在這長達30年的時間裏,穰侯魏冉一直牢牢佔據着當朝相國、首輔大臣的位置。
追溯其源頭,司馬遷説,這首先得歸功於魏冉在秦昭王初年發生的一次名為“季君之亂”的政治危機中立下殊勳。關於這檔歷史事件的詳情,楊寬先生在《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中是這樣描述的:
秦武王卒,無子。因而王室爆發爭奪君位之內亂,先後持續三年之久。是時武王母惠文後,即惠王后,與武王后支持公子壯立為君,即所謂“季君”。而昭王(即公子稷)母羋八子(即宣太后)支持昭王立為君,同時有兩君並立。
(中略)惠文後與公子雍、公子壯同時被殺,(中略)《秦本紀》稱“庶長壯與大臣、諸公子為逆”,《穰侯列傳》又謂“昭王諸兄弟不善者皆滅之。”蓋昭王之異母諸兄弟多支持庶長壯為君,因而“皆滅之”。
——《戰國史料編年輯證》
這是一場戰國秦史上罕見的分裂內亂,並且就那樣毫無徵兆地突然爆發了——秦昭王嬴稷的王兄,23歲的秦武王在與力士孟説比賽舉鼎的時候突發意外,絕髕身亡。此時距離他新登大寶不過4年,年輕的武王甚至都沒來得及留下子嗣,這意味着虛懸的王位不可能由他的直系後裔而只能由旁系親屬來繼承。
一兔走衢,萬人逐之。武王的死迅速在諸庶弟中引爆了爭奪繼承權的火併,秦國政壇也因此分裂為相互敵對的兩個陣營。楊寬先生對此有評論説:
《秦本紀》稱公子壯為庶長壯,蓋壯時為庶長。秦之庶長常統軍作戰,故壯能與昭王爭立。
——《戰國史料編年輯證》
公子嬴稷(也就是後來的秦昭王)要想接過嫡兄秦武王的王位,他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公子壯。楊寬先生説,公子壯其時已經爵位庶長,很可能是一位統軍作戰的將軍,故而能對嬴稷發起強有力的挑戰。
這個分析仍嫌簡略,我們不妨循着楊先生的思路再做一點補充和修正。首先,當年商鞅變法的時候曾經對秦國的宗室成員做出過軍功獲爵的特別規定:
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史記·商君列傳》
公子壯既然爵為庶長,依據軍功爵制的規定,不排除他曾經立過戰功的可能。其次,據《史記·秦本紀》所載,“庶長”在秦國以往的歷史上不止一次扮演過廢立國君的政變策劃者的角色:
懷公四年,庶長朝與大臣圍懷公,懷公自殺。
出子二年,庶長改迎靈公之子獻公於河西而立之。殺出子及其母,沈之淵旁。
——《史記·秦本紀》
大概是參照過往的這些歷史經驗,楊先生才會將公子壯描述為一位手握兵權的實力派人物。
但我個人私意以為,公子嬴稷真正的威脅恐怕不是公子壯本人。按照秦國的政治慣例,庶長的確常有統軍作戰的使命,但為了防止軍人專權,秦制規定必須臨戰命將。軍事行動一旦結束,將領的指揮權即行解除。
因此,就算公子壯曾經立過戰功,也不代表他這時候能夠調動軍隊,奪權篡位。事實上,《秦本紀》也僅僅提到公子壯“為逆”,沒説過他發動兵變。
再者,從年齡上分析,剛剛駕崩的秦武王乃是先君惠王的嫡長子,繼位的時候只有19歲。無論公子壯還是公子嬴稷都是武王的庶弟。
嬴稷要比秦武王小三歲,直到武王去世後的第三年他才舉行冠禮,因此《史記·穰侯列傳》説“昭王少,宣太后自治,任魏冉為政。”——嬴稷尚未成年,只是名義上參加了新任秦王的爭奪戰,真正的幕後推手其實是他的母親宣太后。
至於公子壯,他的年齡或許比公子嬴稷還小。他公然僭號為王,人稱“季君”——“季”往往是古人對家中最小的兒子的稱呼,從這個稱號看,公子壯極有可能是秦惠王的少子。這個少子之所以站出來挑戰嬴稷的繼承權,是因為他得到了嫡母,也就是秦惠王的正宮王后惠文後的支持。
惠文後為什麼支持公子壯?我注意到,《史記》僅僅提到了公子嬴稷的生母是宣太后,可沒記載公子壯的生母是誰。如果公子壯的生母此時已逝,那麼立他為君,嫡母惠文後仍將獨享太后的尊榮。可要是公子嬴稷登上王座,他的生母宣太后勢必威脅到惠文後的地位。
很可能是為了固權自保,惠文後不得不推公子壯出來與嬴稷競爭。惠文後表態支持公子壯,至關重要。因為她的影響,秦惠王的大多數庶子,甚至包括秦武王的孀妻武王后都選擇了站在公子壯一邊來反對嬴稷。
這樣一分析,我們就會明白,這場以公子壯和公子嬴稷的名義展開的王位之爭,幕後其實是兩宮太后——惠文後和宣太后在掰手腕兒。
鑑於惠文後是秦惠王的正妻而宣太后只是側室,勝負的天平一開始其實是倒向了惠文後和公子壯的一邊。更別提秦武王暴斃的時候公子嬴稷還遠在燕國為質,要想同坐鎮國內的公子壯競逐王位,他鞭長莫及。
人在燕國,處於劣勢的嬴稷最終是怎樣扭轉乾坤,決勝千里的呢?司馬遷説,這裏頭的關鍵人物就是他的舅舅魏冉。
魏冉以將軍的身份控制了京畿的駐軍,幫助嬴稷擊敗了公子壯。而他之所以能夠奪取兵權,司馬遷的解釋是,因為魏冉資歷深厚,他是一位自秦惠王時代就在朝廷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三朝老臣。如果我們相信司馬遷的解釋,很可能會因此作出如下的判斷:
魏冉在惠文王、武王時就任職用事,所以當武王諸弟爭君位時,唯有魏冉權力最大,於是將羋八子所生的則立為王,是為昭襄王。(中略)昭襄王即位後的內亂,至此告一段落,秦國軍政大權實際操在魏冉手裏。
——林劍鳴《秦史稿》
我私意以為,司馬遷有可能誇大了魏冉在秦昭王繼位之初的地位和影響力。
首先,對公子嬴稷來説,爭奪君位的頭一個困難不是攫取兵權,而是要儘快離燕返秦。在這個問題上,魏冉可幫不了他的忙。嬴稷返國奪位是仰仗了誰的幫助?《史記·趙世家》記載:
秦武王與孟説舉龍文赤鼎,絶臏而死。趙王使代相趙固迎公子稷於燕,送歸,立為秦王,是為昭王。
——《史記·趙世家》
雖然秦武王暴卒的時候嬴稷遠在燕國。可偏巧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此時正在為趙國獨吞中山的擴張計劃展開外交佈局。中山國一直仰仗齊國的支持來對抗趙國的兼併。為了制約齊國,武靈王需要強援。放眼天下,還有哪個國家的實力能比秦國更強?
倘若能扶立一位親趙的新秦王,建立起鞏固的秦、趙聯盟,對趙武靈王即將實施的大計劃必有幫助,有鑑於此,趙武靈王才會主動派代相趙固送嬴稷歸國。
其次,如果真像林劍鳴先生所説,自平定公子壯的內亂之時起,秦國的軍政大權就落到了魏冉的手裏,那麼在戡亂的當年,即公元前305年魏冉就應該上位丞相了。可事實是,魏冉要遲至十年以後的公元前295年才正式拜相。掌握軍政大權,卻又做不了百官之首,這該怎麼解釋呢?
我不否認在嬴稷奪位的過程中,魏冉有可能奪取了京畿駐軍的指揮權,發揮過重要的作用,但他不太可能因此一躍成為秦國政壇僅次於秦王的二號人物。
在《史記·秦本紀》對秦惠王和秦武王兩朝的編年記載中,都沒有提到魏冉的名字,也就是説惠王、武王兩朝重要的內政外交事件都沒有他參與的記錄。就算秦昭王即位之初,魏冉已是三朝元老,但此時的他和後來那個一言決事的穰侯還遠不能相提並論。
嬴稷要想壓倒惠文後和公子壯,僅憑魏冉的分量是不夠的。他需要一位重量級人物的支持。而這個為後世許多史家所忽略的人就是右丞相樗裏疾。
樗裏疾是秦惠王的弟弟,秦武王和秦昭王的叔叔,在秦武王去世的時候是身份最為尊貴的宗室大臣。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秦國正式設立丞相一職,樗裏疾和客卿甘茂分別擔任了右丞相和左丞相,成為百寮之長。
要知道,此時的秦國丞相還經常領軍出征,集軍政、民政於一身,事權之重和後來專管民政的丞相如範睢等不可同日而語。
我之所以提出樗裏疾而非魏冉才是擁立秦昭王的定鼎之臣,是因為《史記》記載,秦昭王即位後,左丞相甘茂和宣太后的孃家人向壽在外交政策上產生尖鋭矛盾而遭到排擠,被迫出逃齊國。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史記》説: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裏子又益尊重。
——《史記·樗裏子甘茂列傳》
甘茂出逃後,《史記》中未見秦昭王再行命相的記載,這就意味着樗裏疾從右丞相變成了“獨相”,左、右兩丞相的事權都歸併到了他這兒,他的實際權力相比於武王一朝更大了,所以司馬遷説他“益尊重”。
都説一朝天子一朝臣。照常理推論,新登基的秦昭王應該想方設法加強王權,限制這位前朝首輔才對,可樗裏疾不但沒有遭到邊緣化,反而更被重用。除非他是擁立新君的大功臣,否則沒有哪位新王會對給予他這樣的優待。樗裏疾聯合自己的嫂嫂宣太后將侄子嬴稷推上王位,唱的似乎是一出“辛酉政變”的戲碼,而樗裏疾在戲中所扮演的角色,大概就是恭親王奕?。
秦昭王執政的頭七年裏,樗裏子獨霸相權,更兼有王叔之尊。有這位宗室長者立在當朝,魏冉要想開啓屬於自己的時代,還需要耐心地等下去。
參考文獻:
範祥雍《戰國策箋證》;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林劍鳴《秦史稿》;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
本文系晉公子原創。已簽約維權騎士,對原創版權進行保護,侵權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分享轉發,您的分享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