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困守,擋住蒙古鐵騎整整6年,襄樊大戰南宋到底輸在哪?
文/大飛
相比於唐漢甚至是明朝,宋朝是一個很特殊的朝代。在這個朝代,文強武弱,沒有展現出以往的垂視天下的雄心,中原王朝也不具有碾壓四方的力量,而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位置。看宋朝歷史給人的感覺就是小人得志,英雄氣沮,好不窩囊!
但是這樣的宋朝,在南宋末年抗擊蒙古汗國擴張的過程中,卻展現了出乎人們意料的軍事實力。相比同時期的其他國家被蒙古人和其僕從軍快速攻滅,南宋經營長江沿線硬是和蒙古人打了四十幾年。而其中的襄樊之戰是極具代表性的一場戰爭,它的堅韌和陷落都可以説是給南宋王朝畫了一副側像。
一、地處要津,失而復得"檀溪界其西,硯首護其南,漢水如帶縈乎東北,楚山如屏乎西南。"襄陽的地理位置處楚地要津,前有楚山漢水的自然屏障保護,背靠平原,糧草充足,所以為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宋蒙襄樊之戰中,襄陽雖固若金湯,抵抗住蒙古軍隊6年,但其實在早前,此城也曾被蒙古軍隊攻陷過。
1234年,宋軍聯手蒙古滅金,一雪靖康之恥。宋理宗頗難得的展露大志,欲光復中原,於是下令軍隊出兵商丘、洛陽等地。但是兵出倉促,在蒙古人聯合其僕從軍50萬大軍的反擊下,最終不止沒能光復舊地,反而連襄陽也丟失了,被迫轉攻為守。
好在這個時候的南宋還有一代名將孟珙,孟珙率軍趕赴前線,抵擋住蒙古人的攻勢,在其後的4年拉鋸戰中將敵軍打出國境,重新收復襄樊二城。但二城經過蒙古軍隊的破壞,城防已經不堪使用。名臣李曾伯便向朝廷提出重修城防,最終在宋人的大加整修下使襄陽城高河寬,其中襄陽城周圍長達九里,樊城周圍長達四里半。這一系列的屯田、增兵、修築渠堰舉動,使襄樊有了抵禦強敵的資本。
1267年,蒙古對南宋發起第3次進攻,這次蒙古的新大汗忽必烈,一改往日的戰略方向,劍鋒直指襄陽,誓要通過此地打開南宋大門。此時的襄陽守將乃呂文煥,他將依此重鎮抵抗蒙軍如狂潮般襲來的進攻。
二、錯誤決策,重鎮受困襄樊之戰是一次悲壯的戰役,它的開端卻多少有些滑稽。
為了封鎖住銅牆鐵壁的襄陽重鎮,蒙古人想出了一個頗為荒謬的計謀,即請求南宋方面讓他們設榷場於襄陽城外,進行兩國貿易。為此,他們賄賂了守將呂文煥的堂哥,也是呂文煥的頂頭上司——京湖安撫制置使呂文德。更不可思議的是,大老粗呂文德竟然沒看出這是一場陰謀,很快答應他們的請求。
於是,蒙古人便將整個襄陽、樊城二城給包圍了起來。守軍困於城中,宋軍的南北聯繫也被隔絕。1267年,襄樊戰役正式開始。
由於襄陽特殊的戰略意義,南宋朝廷隨即展開了援救行動。但蒙古人有備而來,一支新編練的訓練有素的水軍,讓他們的水上作戰能力已經有所提高,所以南宋的救援軍數次被擊退。
直到1271年,范文虎才第1次率軍將援救物資送進襄陽城內,讓糧草告急的守軍得以堅持下去。更著名的一次援救行動是在1272年,民兵將領張貴和張順,率領招募而來的3000士兵,自發前往支援襄陽城。他們成功地打退阻擊的蒙古軍並進入城中,給城中守軍帶來了極大的鼓舞。不過這一切的努力,最終因為南宋朝廷的戰略誤判,沒有讓襄陽獲得更進一步的援軍,使危機不斷加深。終於在1273年,連接襄樊的浮橋被攻毀,讓二城各自成了孤城。
三、凱歌未奏,鐵城失陷“襄陽之有樊城,猶齒之有唇也。宜先攻樊城,樊城下則襄陽可不攻而得。”公元1273年,蒙軍將領阿里海牙看到了勝機,而事情的發展也正如他所料。
在襄樊二城被切斷聯繫之後,情勢已經很危急,如果這個時候朝廷能夠派重兵前來救援,或許還有一線希望。但是由於權臣賈似道誤判戰局,相信襄陽不是蒙古人的主要進攻方向,所以始終沒有集中大軍應對。這致使孤立無援的樊城被攻下,7000守城將士戰死。
襄陽城情勢告急,朝廷卻遲遲沒有派來救兵,彈盡糧絕的呂文煥最終選擇率領守軍投降。如此,堅守6年的襄陽終於失陷,南宋的滅亡也開啓了倒計時。
襄陽地處楚山漢水之天險,襄樊二城唇齒相依,城高糧廣,這是其抗擊外敵的物質優勢。作為戰略要津,守城將領負有保衞國家門户的重任,遇到強敵必然誓死頑抗;而同時一批又一批援軍,特別是自願前往前線的民兵將領張貴、張順的到來,極大的激勵了守軍的士氣;這是其抗擊強敵的精神優勢。
以此之故,6年間把巔峯時期的蒙古軍隊擋在這座軍事重鎮之外。雖然最終由於南宋朝廷的戰略誤判,襄陽城沒有迎來勝利的凱歌,但它依然讓人看到了宋朝文弱朝政下,國中軍民們的頑強和熱血。
參考資料:
1、《戰略錯位與宋蒙(元)襄樊之戰——從南宋援襄諸軍的構成談起》,熊燕軍
2、《淺談宋元襄樊戰役之始末》,劉觀林、張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