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往年的10月是留學規劃黃金季。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家長會重新斟酌考慮孩子的留學打算。“留學”一直是家長圈的熱門話題,但在國外生活孩子真實的心理狀態,很多家長卻知之甚少。

帶着這樣的疑惑,“早當家”找到了5位留學生,從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兩個方面聊聊他們自身對海外生活現狀的看法。

漂泊日本十年  回國可望不可及

女   19歲  黑龍江  大一  移民10年

小雪是我網聊認識的,在聊天軟件裏,她介紹自己喜歡吃,喜歡逛街,喜歡打遊戲...朋友圈裏記錄的都是美食和日常碎碎念。

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第一次跟她談話,你可以從這個開朗可愛的00年女孩身上感受到對生活滿滿的熱情,一直笑呵呵的,和朋友圈裏的她幾乎沒什麼差別。

小雪9歲的時候跟父母去了日本,舉家搬遷到日本的時候,她小學還沒畢業,不會語言,不懂相處。她説還好在父母在身邊,幫她屏蔽了很多艱難的時刻。我驚訝她的中文説的非常棒,她笑嘻嘻的説自己日語講的更好~

對很多人來説,出國第一關就是語言關。家長們認為環境造就人,孩子越早出國,口語會越本土化,融入集體的速度就越快,也更易接受當地文化和學習交友氛圍。

但這點在小雪身上並沒有很好體現。

小雪説10年的日本生活,除了語言掌握良好之外,她依然沒有接受融入日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朋友圈也是以在日很久的華人為主。大學開始脱離父母獨自在東京租房生活,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日本的壓力,很多來日留學的同學為了賺夠生活費,每週甚至要打工30個小時。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地方用工已經不招收外國人了。

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面對未來,她顯得有些無奈,雖然早已經安排好不久要赴英留學。但她心裏的回國熱情一直沒有減退,也萌生過畢業到北上廣工作的想法,每每想起,心生膽怯。日本“漂泊”的10年,一直像個外人,雖然骨子裏還是中國人,但早已經脱離了中國的圈子,也不知道怎麼適應國內的生活節奏。不敢想象,一個人在中國如何生存下去。

離畢業還有幾年,小雪説還需要好好計劃自己的人生。

我很心疼她,聊得時間越長,小雪一開始她活潑開朗的性格特越弱。她很少對父母叫苦,我想愛美食打遊戲,也是她宣泄負面情緒的唯一渠道吧!

對很多被動跟隨父母移民的孩子來説,他們需要快速成長快速跟上節奏和步伐,很少有人關心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

這些孩子就像小雪一樣,他們就像在風沙中屹立成長的胡楊,早晚有一天,也能變成參天大樹。

美世説

小雪移民的時候社會交往能力還沒有成熟,正是認知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同齡人羣體的價值觀,以及其他成年人的對他們的評價逐漸變得更加重要。他們對已有的道德標準及自己的價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評價。如果在這時候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生活環境,面對迥異的文化,懸殊的思維習慣,孩子們往往“畫地為牢”,不願意和他人相處。從小雪的對於“回國”的糾結中能看出,她不願意再次面臨這樣的境地。

想要避免這樣的情況,就要在出國前充分做好準備,例如提前就讀國際學校,讓孩子適應海外的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一些異國他鄉帶來的陌生感。

到了澳洲  我過上了真正富二代的生活

男  19歲  貴州  大一   留學1年

坐落於悉尼的泰勒學院雖然學費昂貴,但憑藉着獨有的大學預科課程成為了通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知名大學的捷徑。近年來成為了中國留學生趨之若鶩的選擇對象。

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Jason也是其中之一。與其它的受訪對象不同,jason是唯一一位對出國留學顯得十分興奮並且迫切期待的同學。

他的家庭條件十分優越,但在金錢方面從小卻受到父母限制。歷盡“苦難”來到悉尼後,終於可以放飛自我,買下了一條200刀的皮帶作為自己“逃出枷鎖”的禮物。

但是這條皮帶在一個月後就永遠的被丟棄在了不起眼的角落,因為他發現身邊的人,都是名車座駕,潮牌加身,200刀的皮帶怎麼都拿不出手。

慢慢的LV gucci 也成了jason的標配,每週的生活在夜店 學校 和月租金3萬的住處間來回折返。

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我問他:“那你錢不夠花了怎麼辦”?他有些嬉笑的回答:“不夠花的話,我直接刷父母的信用卡就行了”。

在國內相對樸素安全的環境中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壓制和管教下,最終導致了jason留學生涯的翻臉報復式消費。

無疑,這是溺愛帶來的結果。

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jason被迫回到了國內通過網課方式繼續學習。國內的低物價讓他在消費觀念上再次放縱。但父母在金錢上的限制又讓他陷入了焦慮。

這種出國前後生活消費觀念反差巨大的案例在當今十分普遍,父母的0財商會直接導致孩子在異國他鄉的種種誇張行為。

北京到洛杉磯  四年我才學會獨立生活

女  19歲  北京  大一  留學4年

軒軒是個家庭條件優渥的北京姑娘。和jason不同的是,今年是她留學的第四年了,高中獨自一人來美國,現在在洛杉磯讀設計專業,僅每年的房租要花費超過3萬美金,大一的時候為了方便出行家裏就給她買了車。

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短短30多分鐘的交流,軒軒説了很多父母的小故事,爸爸是怎麼偷偷給她錢的,媽媽是如何指責她亂消費的,自己兼職賺了錢是怎麼給父母買禮物的....這是個在充滿愛的家庭里長大的女孩。

我一開始在想,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高中就獨自一人留學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後來的談話中,我才明白,軒軒的經歷,就像我們大部分人,總要跌過一些跤,才知道成長的意義在哪裏。

出國之後,面對着種種誘惑和慾望,她的消費一下膨脹。

軒軒説高中的時候花錢從來不節制,按照計劃,父母會每個季度給一次生活費,每次1萬美金,但常常遇到超支的狀況,還沒到“發薪”的日子,就已經彈盡糧絕。

媽媽為這事兒發過火,但爸爸也會再偷偷給她。自己有時候覺得花多了也非常愧疚,但愧疚歸愧疚,這個毛病改不了。

上了大學之後,慢慢開始意識到在消費方面自己是有錯誤的,降低了購買的慾望,假期回國兼職設計助理賺了錢會存起來給父母買禮物。

現在的軒軒,還是一個人在洛杉磯,養了一隻狗,學會了照顧自己。

我們在聊到美國疫情對留學生的影響時,她顯得很自然,也沒有絲毫擔心。

她説,美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也沒想過回來,雖然爸媽也非常擔心,但她能自己照顧好自己,還有課要上,每天有了更多的時間在家裏,買菜做飯上課學習,井井有條的打理自己的生活。她覺得自己現在的狀態非常好。

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當一個人能夠開始掌控自己的生活,有很好地生活狀態和心態時,在疫情高壓下,或許才真正體現出了家長把孩子送去留學的意義。

美世説

Jason和軒軒這個年齡段,往往是虛榮心最強的的時候。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人生觀還未成熟,留學目的不明確就被父母早早地送出國。寬鬆的環境很容易讓習慣了“嚴厲”的中國孩子“失控”。孩子出國之後,時空距離便將親子雙方割裂開來。這時,父母對孩子的呵護與教育處於缺席狀態,而“缺席導致的後果”則會被留在國內的家長無限度放大。最終,很多家長選擇採取同一種方式來緩解對孩子的憂慮,即“金錢補位”。加上陌生環境中,孩子們總想讓自己看起來和同學們“一樣”,以此來獲取社交滿足感。因此,形成不良消費觀的例子比比皆是。長此以往,會影響孩子各方各面的發展。

毫不誇張地説,“金錢補位”在很多時候是留學生家長心中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有不少家長説道:“孩子遠在國外,作為父母,我想給他最好的照顧,但鞭長莫及。那麼,是不是儘量滿足孩子的物質生活需求,他就能少受一些委屈呢?”我們很能體會留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擔憂,但是“金錢補位”所設下的教育陷阱,是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忽視的。

想要避免這個問題的出現,家長們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儘可能早的教會孩子區別“想要”和“需要”,超過“需要”的範疇,就要有節制的購買。除此之外,還有必要給他們灌輸”節而不吝“的意識,可以鼓勵他們去奉獻愛心或是用零花錢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金錢也可以是支撐夢想的塔座。

沒有北京户口  我來到美國重新規劃人生

男   20歲   北京   大一  留學4年

因為沒有北京户口不能參加高考,父母和cc一商量,初中一畢業就揹包孤身一人到了14000公里外的美國。

到美國之後,cc用了將近兩年時間才克服了語言上的障礙,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摸索學習怎麼打點自己的生活。

cc説在國內的時候衣食住行都由父母安排,只要管好自己學習就好,但是出了國,雖然有寄宿家庭,但因為生活文化上的差異,總是寄人籬下的狀態。所以很多事情還是得自己學會合理安排和處理,小到今天要穿什麼衣服出門,明天車費需要花費多少,後天的時間怎麼規劃,父母為了幫助他學會計劃消費,生活費也改成了每月給一次。

畢業後,cc打算自己創業,今年因為受疫情影響也會重新思考創業的思路,打算未來中美兩地跑,發展擴大業務線。

從前那些摸索着淌水長大的瞬間,支撐着他走到現在,擁有獨立思考規劃人生的能力。

在cc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少小離家孩子身上的沉穩和篤定,這得益於優秀的開放式家庭教育,cc説:關於人生中一些重大決策一家人都會在一起商量,但最終還是由他自己來做決定,包括選擇到美國讀高中。

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為了求學能夠得到鍛鍊,家長在很小的就把孩子放在非常殘酷的環境裏,給予一定引導和幫助,就像老鷹的懸崖一腳,促使小鷹煽動翅膀去飛。就像cc的父母,家庭中的交流方式,父母給予的絕對尊重和引導自己做出選擇,這些都是cc能夠明確人生規劃的前提。

這個膽大心細的大男孩,一定有着不凡的人生。

爸媽安排好了留學一切  我卻交不到外國朋友

男  19歲  河北  高三  留學2年

朋朋是在鄰居家姐姐的推薦下出的國,媽媽覺得孩子出國可以增長人生閲歷,他沒有太多考慮就到了加拿大,現在正在讀高中。

念什麼學校,住哪個寄宿家庭,在哪裏讀大學,未來要不要回國,這些問題,在這個略顯青澀的男孩身上並沒有堅定的答案。

初到國外,面對不熟悉的環境,聽不懂的語言和吃不慣的食物,朋朋覺得這種生活糟透了。

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好在學校有很多1/3都是中國留學生,他的社交圈基本都是中國人,對於和外國人交朋友他似乎也沒那麼上心,聊得來就多聊兩句,聊不來也不勉強。他的身邊有兩種人,一種特別不想和外國人交流,另一種是隻想和外國人交流。

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朋朋自己是一個“中立派”,不排斥和外國人聊天,也沒覺得和外國人做朋友的人有多厲害。這樣中立的態度看起來很“佛系”,但在背後流露出的卻是一種消極的交流態度。

朋朋覺得是口語水平限制了她和外國同學的交流,出國前是完全做不到日常溝通的,父母一下子把他放到了國外,雖然學校有針對性的課程,現在日常的聊天還可以hold住,可是一旦和外國同學探討更深層次的話題,卻怎麼都張不開口。

久而久之這種挫敗感也讓朋朋逐漸失去了主動和外國同學交流的動力。兩年時間過去,他依然沒有適應加拿大的生活,無法融入外國人的圈子。

唯一讓他有興趣的,就是業餘時間打打籃球。在籃球隊裏,他認識了同樣高中就出國的朋友jackson,一個河北一個內蒙,原本在國內沒有交集的兩個男孩在異國他鄉的籃球場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我和jackson也有過短暫溝通,發現他和朋朋,乃至軒軒,cc的高中經歷都比較相似。這也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國學生,留學去他國讀高中的狀態。因為年紀小,在國內沒有得到的技能和訓練,出國後一人在國外,這個缺點暴露得愈加明顯。

他們時常迷茫,時常感到孤獨,也時常氣餒....

好在朋朋在體育方面有非常強烈的愛好,他希望高中畢業後能繼續讀體育類的專業。

關於未來,他不知道何去何從。但,人總在成長,未來,也總有計劃。

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美世説

CC和朋朋都是因為語言問題,所以難以融入海外生活。毋庸置疑,中國學生能夠被國外大學錄取説明已經達到了學校的語言成績要求,但是很多中國學生的英語學習僅限於應付各種英語考試上,無法將備考中學到的英語有效地運用到國外的日常交流中去,導致中國學生在交友過程中不自信。可以説,正是這種語言上的“迷失”,導致中國留學生出現了所謂的“社交恐懼症”。

其實只要“大膽説“,這個問題非常容易解決。但對於中國孩子“靦腆”的性格來説,留學前做好充足準備才更為有利。美世學院早早就推出了“沉浸式學習“的課程體系,這類課程的特點就是能讓孩子在通過考試的前提下大膽表達,提高自信。相信對很多準留學生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從這幾個同學身上,我們都能捕捉到每個人來到陌生環境的不安和迷茫,很多人邁出了那一步,也有人持續沉浸在這種狀態中。

家庭環境和教育因素也深深影響着一個人的發展,在jason和cc身上我們甚至能看到非常大的反差,對待周遭事物的認知不取決於是否留過學,也不取決於身邊誰影響着你。

父母的引導作用貫穿孩子的一生,影響孩子的思維和一切決策。每個人的角色其實在原生家庭早就訓練好了,最終會走上哪條路,只等送上社會才突然明白。

留學生活讓孩子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但內心世界才是一生要堅定固守的棲息地。

版權聲明:

1. “美世説”公眾號所發佈內容,凡未註明“原創”等字樣的均來源於網絡善意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2.除本平台獨家和原創,其他內容非本平台立場;

3.如千辛萬苦未找到原作者或原始出處,請理解並聯系我們;

4.文中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文章內容部分出自網絡,侵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213 字。

轉載請註明: 留學生調查:出國這幾年,有些坑始終跨不過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