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理解是語文的重點之一。它與作文可以説能分庭抗禮,並列兩大重點。這很容易理解——語文,除了字、詞、背誦等需要死記硬背的之外,剩下的主要就是讀和寫兩樣。
閲讀理解同時也是語文的難點之一。相對於字、詞、背誦等,它具有更大的靈活性,所以更考驗學生的理解能力。
那麼閲讀理解的關鍵到底在什麼地方?如何來抓準閲讀理解,獲得高分?
一、關鍵在於抓準主題。
筆者在陪孩子做題的過程中,研究了很多閲讀理解題,發現除了考查少量字、詞之外,大部分分值分佈在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上。而這些理解題又主要集中在圍繞文章的主題上。因此,只要抓準了文章的主題,大部分分值就能到手了,得高分也就是手到擒來的事。
什麼是主題?主題就是——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意思,而不是這篇文章本身所講述的事情。抓準了主題,很多問題的答案其實就已經出來了。
舉個例子,一篇文章講述了一個人去赴約,與朋友們會見,公交車路上遇到臨時情況,估計有可能遲到。為了確保按時到達,這個人於是中途下車,改為打出租車,最終提前到達了,卻發現朋友們都沒按時到。但他一點也不後悔。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什麼呢?是想表達人要守時,要講信用。抓準了主題,如果考試問:最後一句話“他一點也不後悔”是什麼意思?那正確答案是不是已經出來了?
如果理解有問題,抓偏了,誤以為作者要表達的是人要合理安排時間,否則就會浪費錢之類的,那很多題肯定也就會錯掉。
二、兩步搞定閲讀理解。
首先搞清楚文章本身講述的具體事情。這是閲讀理解的基礎,道理、含義是通過事情來展現的,如果對事情本身都沒理清楚,對作者要表達的意思就會要麼抓不出來,要麼抓不準。以上文為例,抓住事情當中的打車、提前到達、不後悔等關鍵詞,就抓住了事情本身。
然後根據事情提煉主題。根據以上關鍵詞,從自己打車提前到、別人反而都沒到、自己卻不後悔等矛盾、看似不合理的語句中,就能準確提煉出文章想要表達的主題——人要守時,要講信用。
抓準了主題,很多題都會迎刃而解,並且絕不跑偏。這也是筆者在陪孩子做閲讀練習中屢試不爽的,不信大家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