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半個月前,75歲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出資100億元,以“民辦公助”的形式籌建福耀科技大學,引發關注。
12月4日,曹德旺“跨界”參加了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八屆年會,會上他闡述了創辦這所大學的初衷:“我辦一所大學的目的,不是讓中國多一所大學,而是在效仿日本和德國做法的同時,希望能探索到一條適合並推動中國向前發展的路。”
當天,曹德旺和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以視頻方式展開了一場持續40多分鐘的互問互答,兩人談及企業家辦學、家庭教育、人才培養等多個熱門話題。
朱永新談到資本與教育的關係,列舉過去一些年的種種亂象:大量資本進入教育行業,並野蠻生長。無論是學前教育,還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課外培訓,到處可見資本的身影。一些培訓機構、教育網絡公司都想通過做教育來撈一筆錢,這個方向就是錯的。
“教育當然需要資本的力量,社會精英和社會資本進入教育,教育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沒有錢怎麼做教育?”朱永新説完看向曹德旺説,“我們非常期待優秀企業家能夠把自己積累的財富,拿出一部分來辦教育。”
曹德旺對此持類似看法,他説自己始終堅持反對以盈利為目的的資本進入教育,“資本進入教育是為了賺錢,那麼辦教育是有問題的。”
曹德旺説,此前一些早教培訓企業,為了擴大市場影響力,不斷營造“內卷”氛圍,甚至大打“焦慮牌”,讓家長們乖乖付錢,“以賺錢為目的的資本進入教育,對老百姓來説簡直就是災難。”目前,課外培訓機構全部被要求轉為非營利性機構。
曹德旺選擇用基金會的名義捐資籌辦大學。在他看來,教育應該被定位為事業,而非產業,他希望我國今後能夠出現更多由基金會捐辦的大學。
福耀科技大學被定義為一所民辦、非營利性、新型應用研究型大學,曹德旺在會上重申了辦這所大學的目的:“我想探索一場教育改革,也想提倡一種新的辦學體制。”
按照他的設想,未來這所大學會採用雙師制度:學校裏的大學生將有兩位導師,一位是學術導師,另一位導師指導學生實踐,後者將由企業中有經驗的人擔任,比如企業高級工程師等。
“現在大學的問題在於學科的設置,還不能與社會需求相適應,也就是説,他們培養的學生不一定適應企業的需求。”曹德旺説。
當天,他向朱永新發出了“靈魂之問”:“為什麼現在很多畢業生寧可送快遞、送外賣,等着考公務員,也不願意到企業就業?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朱永新認為這是一個結構性矛盾。從某種意義上講,不是大學生就業難,而是學校培養的大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需求,一些大學畢業生並不能滿足企業的用人要求,還不具有創業精神和情懷,甚至眼高手低。
在他看來,“十三五”時期我國高等教育普及率達到54.4%,已經進入了大眾化階段,但大學生文憑不等於水平,學歷不等於學力,我國迫切需要一個從“學歷社會”走向“學力社會”的新時期。
朱永新認為,緩解就業難問題,需要增強產學研合作,讓學校和企業有更多交流。他還提出一個設想:學生畢業時間是彈性的,學習與工作之間可以交互進行,“一個人想工作的時候可以工作,想學習的時候就可以學習,不必同一時間擠到就業的道路上。”
他對曹德旺的這所新大學寄予厚望,“大學培養人才有其特殊的規律性,但在尊重規律的同時,一定要打破一些限制,比如招生能不能不通過高考,學生能不能邊學習邊工作?我期待它可以採用創新的思維,辦一所真正意義上的大學。”
朱永新問曹德旺:“您會親自來管這個大學嗎,還是交由未來的校長?這涉及很重要的管理模式。”
曹德旺表示,未來學校的校長將採用公開招聘的形式,並由校長組建教師團隊,“專業的事情應該由專業的人來做,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把這所大學辦好。”
他還透露,福耀科技大學建成後,還將另外籌措100億元作為獎勵基金。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