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金課”是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關鍵之舉。其建設是一個系統、綜合工程,涉及教師的業務提升、教學方法改進、優質教學資源運用;還涉及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後閲讀、技能訓練等等。
教師研學提升
學校是教師和學生的集合體,沒有教得好就沒有學得好。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知識和技術的總量正以幾何級數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教得好首先更要自己學得好,且要以強烈的緊迫感和自覺心緊密追蹤時代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學習,不斷提高。在這裏,學得好又是教得好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學得好,才能使自己的課程真正成為有“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的“金課”。
一是要“學前沿”。就是學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和學科的前沿知識與技術。要以敏鋭的眼光盯着前沿學。前沿知識發展到哪裏,自己的學習就跟到哪裏。
二是要學“精深”。教師不可能對各學科知識都學精深,但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知識一定要學精深,要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且要做深入的鑽研,既要知道本學科目前的成就和制高點,又要知道本學科目前存在的問題和發展方向。引導學生探求未知領域,學習最新技術,掌握研究和學習的方法。
三是要學方法。歷史上那些學富五車的人,不會教學生的大有人在,“茶壺煮餃子,倒不出來”的大有人在。對教師來講,學習教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要認真學習和研究前人與別人的教學方法、教學經驗。根據學生的實際選用或創造適合的方法,使自己教得好,學生學得好。
優質課程提升
“金課”建設的基礎是教師水平的提升,核心是授課質量的提高。但是,在現有教師基礎上,僅靠教師的“自修”提升來提高課程質量是遠遠不夠的。要充分運用現有各類資源綜合施策。
一是突出重點,在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或有能力的講師中建設“一師一優課”。制定優課標準和優課計劃,加大投入抓好建設,抓好評比驗收。對經過驗收評為優課的課程和教師加大獎勵力度,提高薪資酬勞,形成帶動效應。
二是用線上優質課程補充或替代水平不高的課程。制定相關政策,要求教師在國家和各省分公佈的線上優質課程中選取與自己所授相對應的課程,全部或部分採用線上教學。本校教師只需要做好輔導、重點問題講解、作業批改和考試考核。這是“金課”建設的一條“捷徑”。
三是強化高水平教師的引進和在職教師的培訓提高。高校的投資結構要向人力資源傾斜,把投資的主體放在教師隊伍建設上。要不惜重金引進高水平教師,加強學科專業建設,以高水平的教學牽引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要加強在職教師的培訓,採用選派教師到國內外重點大學進修、校內培訓、專題研修的方法給教師“補營養”、教方法,促使其儘快提升業務素質。
教學,顧名思義,是一個教和學的過程,離開了學,教學就不完整。如何抓學生的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法獲得的。蘇霍姆林斯基也説過:“讓孩子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閲讀、閲讀、再閲讀。”
高校“金課”建設,要始終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閲讀放在首位。要制定制度和相關措施,引導和促使學生圍繞提高通識素質閲讀、圍繞學習的課程閲讀。規定通識閲讀學分,達不到要求,拿不到學分;規定課程閲讀學分,讀不完指定的書籍,該門課平時成績不及格。只有建立在堅實的自主學習和深入閲讀的基礎上,“金課”建設才能收到真正的實效,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質量。
綜合素質提升
“高分低能”是教育中出現的一個問題。基本原因是學生動手能力差,技能訓練不足。高校要全力破解這一難題,尤其是應用型高校,要把學生的技能訓練當作重中之重,採取措施切實抓好。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應用型高校“金課”建設就是捨本求末,應用型大學就名不符實。
一是要制定制度措施,逼學生練技能。如實行“一專三證”制度,即學生畢業時必須有一個學位證,一個職業技能證,一個畢業證。無職業技能證不能畢業。
二是開放實驗實訓室,為學生練技能提供必要的場所。學校的實驗實訓室應全天候、無假日向學生開放,使學生能有足夠的場所練技能。
三是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練技能提供真實場景。要對接社會行業,對接企業崗位,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真學真做,跟着師傅練技能。
四是大力開展經常性的行業和校內外的技能比賽,吸引學生廣泛參與,讓學生在賽前練,賽中比。要重獎技能比賽的優勝者和指導教師,使學生願意賽、教師自覺抓,從而形成千軍萬馬練技能的良好局面。
抓“金課”建設離不開體育。如果“金課”建設帶來的是學生知識的充實和技能的提升,造成的卻是學生體能的下降,那“金課”建設就偏離了正確的方向。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在“金課”建設的同時,不偏廢對學生的體育訓練,讓學生知識技能的提升和體能的提升成正比。反過來,體能的提升又會促使文化課學得更好。各級各類學校在抓質量建設時絕不能忽視體育,要把體育作為“金課”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通過體育課和廣泛的體育活動,培養每個學生產生一個體育興趣,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形成一種鍛鍊習慣,養成優良意志品質。這樣的“金課”建設環境才稱得上真正的“金課”建設。
踐行大學精神,教師要率先垂範。正如梅貽琦在論述大學氛圍和師生關係及教師在學校教育中的表率作用時所説:“學校猶水也,師生猶魚也,其行動猶游泳也,大魚前導,小魚尾隨,是從遊也。從遊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大學精神就是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下達到“不求而至,不為而成”的薰陶漸染作用,引導學生走向成才之路。
《中國教育報》2020年08月31日第3版
來源: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