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怎麼只有朱棣一個人參與皇位之爭,其他的皇子是不夠優秀還是沒有野心,那麼能夠拿下王位,是他的野心足夠大還是他的智慧過人呢?
他能夠從侄子手裏奪的王位,不是説其他的皇子不夠優秀,他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都是很優秀的。當然他的哥哥就是建文帝他父親,當了25年的太子後,抱憾離開了人世(要是他在世,估計就沒有他兒子和朱棣什麼事了,可惜了)。
朱棣當時經過三年的時間從侄子手上奪得王位,其他的那些個皇叔的,就沒有人和朱棣有一樣的想法的麼?或者説沒人跟他一條心麼?他有找他的弟弟朱椿幫忙,他弟弟就用四個字作為回應。如果説朱椿和他一樣有爭皇位的野心,朱棣不一定是最後的贏家。
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朱椿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物。他是朱元璋的第11個兒子,他是朱元璋最敬重的一個妃子的兒子,再加上他自己本身非常的聰明,很是受他父親的喜愛,在他8歲的時候封他為蜀王,本來到了十六歲的時候,藩王就要去當地就職的,可是朱元璋愣是在他身邊多留了四年,才放他走的。
朱椿在當藩王的期間,讓他的父親刮目相看。他從小就是善良,喜文不喜武,所以他在自己的藩地養的兵馬非常的少,主要是用教化來治理的。明朝時期,民族的排異行為很明顯,有點地方的民風不化,一些少數民族是很難管理的,可是他卻用這一招讓百姓們都很信服。
這讓他父親和侄子都讚賞不已。但是這樣的治理方式,雖得民心,但是勢力卻很一般。建文帝上位期間,急於削藩,引起藩王們的反抗,其中勢力最大的當然是朱棣了,當時支持朱棣的還有朱橞,而朱橞和朱椿一母同胞,於是朱棣就像拉着他也一起幫着造反,當時的朱椿只是用“忠孝為藩”四個字作為回應。
看了這個之後,朱棣沒有什麼可説的,這四個字足以説明他的立場兩邊誰也不倒,不管誰是最後的王者,他都是一個衷心的藩王,可見他是非常的聰明的。所以在之後朱棣奪了王位之後,也並沒有為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