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年輕教師爭當班主任,現在卻連賽課都不願參加,為何?

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那就是,現在的中小學,跟上世紀80年代相比,變化特別大!

而最令人詫異的變化,那就是:上世紀80年代,年輕老師們,爭着搶着當班主任,可現在呢,一線老師,尤其是年輕的教師們,不要説不願意當班主任了,就連學校組織的賽課,都直接拒絕了,這是為何呢?

八十年代年輕教師爭當班主任,現在卻連賽課都不願參加,為何?

上世紀80年代,教師的工作熱情,是非常高的。至今我還記得,我是那個年代讀的初中和師範,老師們講課時,簡直就是全身心的付出,一道題反覆講,那個年代根本沒有補課這一説,校園裏經常可以看到被老師留下來的學生,放學留在教室,寫作業或者背課文。我們參加教育教學工作,是90年,大家都分配到了農村教書,熱情高漲,同樣對學生十分負責,寫不完作業、完不成學習任務的,放學後也會將他留在教室,直到完成為止。當班主任,那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學校的各類活動,大家都積極參加,整個學校,洋溢着青春的氣息,向上的氣息,非常美好。

而現在呢,年輕的教師們,這都是怎麼了?辦公室裏牢騷怨言,工作推三阻四?

細想了一下,主要原因在於以下幾點:

八十年代年輕教師爭當班主任,現在卻連賽課都不願參加,為何?

第一、收入待遇問題。

地區,各學校,班主任的津貼,是不一樣的。有些發達地區,一個班主任,可能每月能拿到兩三千元。但是農村地區,一個班主任,一學期都拿不到幾百塊錢。現在是經濟社會,大家都向錢看,很正常。當班主任是最辛苦的,從早盯到晚,還要負責學生的安全、思想問題,搞不好,家長就找上門來指着鼻子罵了。吃力不討好,因此,目前對於班主任工作,年輕人似乎並不“感冒”。

第二、工作成就感、自豪感問題。

當教師,本身就沒有什麼地位,這在同行們的認識裏,是一致的。一個職業,如果沒有更多的成就感,帶不來自豪感,那麼,也不會有幸福感。就目前來看,年輕教師們,追求更多,迫切想要獲得認同感,但是呢,卻很難得到。再加上評高級職稱難度特別大,這方面也打擊了年輕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整個社會環境,教師們的整體口碑也一再被唱衰,也令年輕教師們沒有了那種激情。

八十年代年輕教師爭當班主任,現在卻連賽課都不願參加,為何?

第三、學校評價機制,年輕人的上升通道問題。

現在,各學校都有自己的一套評價機制,有自己的量化考核辦法,另外,年輕教師們,都是希望憑藉自己的工作能力,有一個很好的上升通道的。比如,優秀教師,可以升為學校中層,成為學校的校長,如果有這樣的機會,老師們肯定願意多吃苦,努力工作的。只可惜願望總是美好的,現實卻不那麼讓人舒服。大多學校裏,人情大於工作,上升通道被堵塞,這些因素,都令年輕教師們不願意當班主任,去賽課去展現自己,越來越走向了佛系。

同行們,對此,你是如何看的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32 字。

轉載請註明: 八十年代年輕教師爭當班主任,現在卻連賽課都不願參加,為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