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之年的高考:一場特殊的“成年禮”|新京報社論

疫情,是無法迴避的人生歷練。將它看作成長的“養料”,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特殊之年的高考:一場特殊的“成年禮”|新京報社論

在見證諸多歷史的2020年裏,這場特殊的高考,對千萬考生來説也註定是“歷史性”的。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社論

時隔17年後,又一場在7月進行的高考,在今天鳴鑼開場。

如果説高考是每一位考生的“成年禮”,那麼今年這場屬於2020年考生的“成年禮”,註定有些特別。疫情暴發後,千萬考生經歷家中複習備考、考試時間推遲,能夠坐到考場,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這屆考生不容易,是社會共識。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學習方式發生變化、高考時間推遲,難免打亂既有的學習計劃、影響備考心態;疫情也給不少考生的生活乃至家庭,產生了重大影響。且這些都是全新的“考試”,沒有“模擬題”可以借鑑、學習。

毫無疑問,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加上高考本身的壓力,讓這些“小大人”的身心承受了更大的考驗。正如有調查顯示,面對疫情僅有7.31%的考生學習狀態很正常,完全沒有受到干擾。

但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從另一角度看,外部環境的變化,也讓高考這道“成年禮”變得更為厚重。在備考的過程中,考生對抗疫的參與和親歷,對新的困難的克服,都不啻為是一種品性和精神的淬鍊。

比如,疫情給整個社會帶來了一場生命與責任教育,在備戰高考的重要關頭,經歷這樣一場社會教育,也必定讓考生們對生命、責任有更深刻的感悟,而這是從教材中很難學到的。另外,疫情所展示出的不確定性,也應該讓即將走向成熟的考生們,對未來人生中的風險和未知,保有更開放、豁達的胸襟。

甚至我們看到,由疫情帶來的社會大考,到千萬考生的人生大考,這也藴含着一種精神傳承。如有武漢考生在考試前,接回抗疫“考場”歸來的媽媽,對母親説,現在“該我上考場了”。

特殊之年的高考:一場特殊的“成年禮”|新京報社論

北京多家老字號餐廳為高考家庭開闢了免費休息區,考生不在店內就餐,也可以免費預約休息區。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而考試過程中,同樣需要考生克服更多困難。相較往年,今年天氣更熱,作答試卷的同時還需注意個人防護;一些地區還取消了家長送考。這些都要求考生能夠展現出更強的獨立自理能力,也反映出今年高考這場“成年禮”,不僅是學業意義上的,也是身體、精神上的。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際遇。對今年的高考考生而言,疫情對生活、備考等多方面的影響,就是一種深刻的時代際遇。我們無需美化磨難和挑戰,也應該盡心盡力為考生創造更好的考試環境。但一如疫情到來,註定需要社會的全力應對,每個人的人生中也總有一些挑戰和磨礪,是必須去承擔和經歷的。

疫情之於千萬初出茅廬的考生,是無法迴避的人生歷練。明確這一點,將它看作成長的“養料”,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其實也是“成年”的應有之義。

而由疫情所揭示的社會發展短板,疫情給社會方方面面帶來的變化,這些也都需要正在經歷高考的新生代們,在未來的人生中去努力補齊、去適應,並讓社會朝着更美好的方向發展。

特殊之年的高考:一場特殊的“成年禮”|新京報社論

7月6日一早,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大楊樹鎮第二中學鄉村老師李佰芳(中),和考生們乘坐5117次“共青團號”高考專列,前往阿里河鎮參加高考。這是全國唯一一趟高考專列。而18年前,李佰芳也是乘5117次列車去高考的考生之一。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江山代有才人出。高考是人才選拔、是“新人”出場的儀式,它面向未來,也孕育着社會持續不斷變好的希望。而我們仍在經歷着的這個特殊之年,“希望”和“信心”顯得無比重要。在這個意義上,雖然推遲,但仍順利舉行的高考,也是社會信心和希望的一次展示。它對於我們最終渡過疫情難關,對於疫後的經濟社會發展恢復,都是一次有力的鼓舞。

在見證諸多歷史的2020年裏,這場特殊的高考,對千萬考生來説也註定是“歷史性”的。期待每位克服困難與壓力走向考場的考生,都能沉着應答、無愧青春。也祝願他們的未來人生路,能從這場特別的“成年禮”蓄力起步,越走越寬。

編輯:何睿 校對:張彥君

特殊之年的高考:一場特殊的“成年禮”|新京報社論

特殊之年的高考:一場特殊的“成年禮”|新京報社論

▲在見證諸多歷史的2020年裏,這場特殊的高考,對千萬考生來説也註定是“歷史性”的。資料圖。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社論

時隔17年後,又一場在7月進行的高考,在今天鳴鑼開場。

如果説高考是每一位考生的“成年禮”,那麼今年這場屬於2020年考生的“成年禮”,註定有些特別。疫情暴發後,千萬考生經歷家中複習備考、考試時間推遲,能夠坐到考場,本身就是一種勝利。

這屆考生不容易,是社會共識。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學習方式發生變化、高考時間推遲,難免打亂既有的學習計劃、影響備考心態;疫情也給不少考生的生活乃至家庭,產生了重大影響。且這些都是全新的“考試”,沒有“模擬題”可以借鑑、學習。

毫無疑問,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加上高考本身的壓力,讓這些“小大人”的身心承受了更大的考驗。正如有調查顯示,面對疫情僅有7.31%的考生學習狀態很正常,完全沒有受到干擾。

但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從另一角度看,外部環境的變化,也讓高考這道“成年禮”變得更為厚重。在備考的過程中,考生對抗疫的參與和親歷,對新的困難的克服,都不啻為是一種品性和精神的淬鍊。

比如,疫情給整個社會帶來了一場生命與責任教育,在備戰高考的重要關頭,經歷這樣一場社會教育,也必定讓考生們對生命、責任有更深刻的感悟,而這是從教材中很難學到的。另外,疫情所展示出的不確定性,也應該讓即將走向成熟的考生們,對未來人生中的風險和未知,保有更開放、豁達的胸襟。

甚至我們看到,由疫情帶來的社會大考,到千萬考生的人生大考,這也藴含着一種精神傳承。如有武漢考生在考試前,接回抗疫“考場”歸來的媽媽,對母親説,現在“該我上考場了”。

特殊之年的高考:一場特殊的“成年禮”|新京報社論

▲北京多家老字號餐廳為高考家庭開闢了免費休息區,考生不在店內就餐,也可以免費預約休息區。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而考試過程中,同樣需要考生克服更多困難。相較往年,今年天氣更熱,作答試卷的同時還需注意個人防護;一些地區還取消了家長送考。這些都要求考生能夠展現出更強的獨立自理能力,也反映出今年高考這場“成年禮”,不僅是學業意義上的,也是身體、精神上的。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際遇。對今年的高考考生而言,疫情對生活、備考等多方面的影響,就是一種深刻的時代際遇。我們無需美化磨難和挑戰,也應該盡心盡力為考生創造更好的考試環境。但一如疫情到來,註定需要社會的全力應對,每個人的人生中也總有一些挑戰和磨礪,是必須去承擔和經歷的。

疫情之於千萬初出茅廬的考生,是無法迴避的人生歷練。明確這一點,將它看作成長的“養料”,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其實也是“成年”的應有之義。

而由疫情所揭示的社會發展短板,疫情給社會方方面面帶來的變化,這些也都需要正在經歷高考的新生代們,在未來的人生中去努力補齊、去適應,並讓社會朝着更美好的方向發展。

特殊之年的高考:一場特殊的“成年禮”|新京報社論

7月6日一早,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大楊樹鎮第二中學鄉村老師李佰芳(中),和考生們乘坐5117次“共青團號”高考專列,前往阿里河鎮參加高考。這是全國唯一一趟高考專列。而18年前,李佰芳也是乘5117次列車去高考的考生之一。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江山代有才人出。高考是人才選拔、是“新人”出場的儀式,它面向未來,也孕育着社會持續不斷變好的希望。而我們仍在經歷着的這個特殊之年,“希望”和“信心”顯得無比重要。在這個意義上,雖然推遲,但仍順利舉行的高考,也是社會信心和希望的一次展示。它對於我們最終渡過疫情難關,對於疫後的經濟社會發展恢復,都是一次有力的鼓舞。

在見證諸多歷史的2020年裏,這場特殊的高考,對千萬考生來説也註定是“歷史性”的。期待每位克服困難與壓力走向考場的考生,都能沉着應答、無愧青春。也祝願他們的未來人生路,能從這場特別的“成年禮”蓄力起步,越走越寬。

編輯:何睿 校對:張彥君

推薦閲讀:

“白宮要求民眾‘忍受’病毒”,特朗普此舉還是為了選票|新京報快評

“龍吟”也就算了,散佈“恐怖假信息”玩出格了|新京報快評

莫迪突訪中印邊界地區,刷存在感毫無益處|新京報快評

“野火青年”們,別假裝關心洪災受災同胞了|新京報快評

李子柒進語文試卷,漠視了孩子的“無知權”| 新京報專欄

特殊之年的高考:一場特殊的“成年禮”|新京報社論

特殊之年的高考:一場特殊的“成年禮”|新京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