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有不少外來的侵擾。一般説來,元朝以前的“外患”,大都來自陸上,主要是北方和西北方;元朝以後,尤其是從明代開始,來自海上的入侵日趨增多,已出現了“倭寇之患”,到了明代前期由於當時國力強盛,尚能對付,並給予了應有的打擊。可是到了明代中期,特別是嘉靖年間,政治、經濟日益衰敗,“倭寇”日益猖獗,加上西洋“海盜”的入侵,遂成為明王朝的極大威脅。因此,這些來自海上的嚴重外患,促使明朝自朱元璋起,不僅大力發展水師和戰艦,而且十分重視海防建設。
一、明代的海防制度
早在宋代,為了防禦契丹貴族的侵襲,曾在登州置刀魚寨,並派出水軍三百名戍守沙門島。其後,元代也曾設置元帥府於登州,並分兵駐守牟平一帶。這些海防設施,雖系戰術或戰役性的,但可視為我國海防建設的萌發和初創。
我國海防建設,從明太祖朱元璋起日臻完善,逐漸形成了全面的、互相配合的戰略性海防部署。
二、保衞京城成為明代海防戰略部署的重點
洪武五年,亦即明代建立不久,朱元璋就命令廣洋、江陰、橫海、水軍四衞增置多櫓快船,平時巡邏海疆,敵人一旦入侵,則配合大船進行作戰,敵人逃跑,則以快船追擊。各衞所配屬的戰船,也都定期出海巡邏。朱元璋還曾親自命令一些大將如信國公湯和、魏國公徐輝祖等出海巡視,可見明太祖朱元璋對海防是十分重視的。
明政府為了全面地加強海防建設,部署防禦體系,將沿海地區劃分為遼東、山東、直隸、浙江、福建、廣東和北平七個大戰略區,各設都指揮使司統一指揮。其重點守備地區,在南為浙江,福建,北則為整個渤海地區。實際上自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保衞京城顯然成為海防戰略部署的重點。
以上三營,除統一調度與指揮各衞軍隊外,還各駐有一部分機動部隊,以便聞警支援。三營互成犄角之勢,扼守軍事重地山東半島,保衞着渤海的大門,護衞着京城的南冀。
在遼東,明政府設衞二十五,守禦千户所十二,關二,寨二十九,營堡一百,墩台約七十餘,駐軍九萬九千八百七十五人。在金州、復州、海州、廣寧、錦州、遼陽等地設衞,扼守海防要地,與山東半島遙相呼應,拱衞京城的北冀。
四、明朝政府在吳淞口以南的海防部署
在我國東南沿海和南部沿海的江蘇、浙江,福建、兩廣,實際上形成了又一大戰略區。我國長江口以南沿海多沿岸,故可依地勢築城,置衞所防守,如今之川沙、柘林、乍浦、玉環、廈門等均為海防要地。有的地方則在海邊連成水寨,建立港口,如劉家口等。
嘉靖以來,由於倭患日熾,明政府對組織建制和海防設施進行了調整和加強。
明朝政府在吳淞口以南的海防部署,看來有幾個特點:
一是重視島嶼設防。諸如台灣,在明太祖朱元璋時即沿用元代制度,設立巡檢司,到萬曆二十七年就正式命名為台灣。至於澎湖,則在巡撫南居益於天啓年間驅逐“紅毛”後,增設遊擊一員,把總二員,統兵三千,築城池、修炮合據守。浙東沿海之陳錢、金塘、玉環、南麂山四島,設南麂副總兵以統領;在此之前,明政府已派遣戰船防守舟山羣島的普陀、大衢等島。正如明兵部所指出的:“防禦之法,守海島為上。”
二是重視戰區結合部的設防。諸如浙直分路之始的陳錢山,浙閩交界處的温州、處州和三江,劉澳,閩廣接界處之南澳,均增派防兵,增設軍官,加強防守。
三是海防和江防並重,統籌兼顧。朱元璋開國之初,即於今南京長江設水兵三千,後增至一萬二千人,造戰艦四百艘,並派駐陸軍於江北岸浦子口,互相配合策應以保衞南京。沿江上下,則從今湖北的廣濟、黃梅,至九江、安慶,直抵下游的蘇、松、通、泰,均有江防部署。
四是水陸協同,重點設防,大縱深配備,控制強大的預備隊。
總的來説,我國海防建設系萌發於宋,初創於元,完善於明初。這些古代海防軍事建設,有力地防禦和抗擊了外來的侵擾,對保衞祖國人民羣眾的生產和安全發揮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