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劉邦:不如意的人生才是真實的

由 泉亮霞 發佈於 經典

劉邦打敗項羽、當上皇帝時,已經是一個54歲的老人了,但他並沒有因此過上太平日子。

相反,在他剩餘的歲月裏,他人生的關鍵詞仍然是忙碌。

至尊之位,給他帶來了無上的榮耀和權威,卻並沒有給他帶來舒適安心的生活。

你若不信,不妨看看劉邦成為皇帝之後都做了些什麼。

他稱帝的當年,燕王臧荼起兵造反,劉邦"自將擊之",俘虜了燕王臧荼。

劉邦沒歇多久,原先項羽的部下利幾又造反了,他又"自將擊之",平定了利幾之亂。

第二年,有人告發楚王韓信謀反,劉邦採納了陳平的計謀,又不顧舟車勞頓,長途出差到洞庭湖一帶,把韓信抓回了京城。

第三年,韓王信和匈奴串通,據太原而謀反。劉邦帶領大軍"自往擊之",沒想到反被匈奴大軍圍困,這就是著名的"平城之圍"。

這一戰,劉邦搞得灰頭土臉,最後用了陳平的計謀才得以脱身。

第四年,劉邦又親自帶兵攻打韓王信,還差點在趙國被貫高等人謀害。

第五年,貫高意圖殺害劉邦的陰謀暴露,劉邦大興刑獄,殺了很多人,這一年雖然沒有大戰,但想必他也不怎麼高興。

第六年,陳豨造反,劉邦又不得不"自往擊之"。

第七年,劉邦依然在出差,攻打陳豨的殘餘勢力。這一年,他和呂后合作,還殺了韓信、彭越。淮南王黥布兔死狐悲,於是造反。

第八年,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年,他想讓太子領兵去平定黥布,但是所有人都説太子不行,還是得皇帝自己上,於是他不得不又一次長途跋涉"自往擊之"。

在劉邦的這八年時間裏,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是"造反"和"自往擊之"。

他就像一個救火隊員,到處撲火滅火,尤其是考慮到他五六十歲的高齡,你也不得不感慨,即使是皇帝,也逃不過人間諸事的辛勞。

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説明了,成年人的字典裏,從來沒有容易兩個字。

想要佛性生活,想要歲月靜好,即使對劉邦來説,也是異常奢侈的。

人生不如意,才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