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對話·寶山》系列微黨課之《校園裏的星火燎原》

在白色恐怖下開展地下工作,要最大限度爭取人心、凝聚人心,其中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有自己的隱蔽基地。藻北小學就是這樣的基地。

《紅色對話·寶山》系列微黨課之《校園裏的星火燎原》

今天,我要講述的就是發生在藻北小學裏的故事。

《紅色對話·寶山》系列微黨課之《校園裏的星火燎原》

講述人:倉基武

《紅色對話·寶山》系列微黨課之《校園裏的星火燎原》

1944年秋,藻北小學成立,我擔任校長。經組織同意,以學校為基地,開展地下工作。我憑藉合法身份和社會關係,積極聯絡開明人士顧紀長,藉由開展鄉村教育之名,興辦了一批鄉村小學和職工夜校。我和同志們以教師身份為掩護,白天給學生上課,晚上給農民羣眾講課,特別是抓住吃“供飯”的機會,和學生家長交朋友,傳播革命思想和黨的主張。國民黨縣政府和軍隊多次突襲檢查,幸好有同志提醒,我們及時調整授課和談話內容,每次都讓敵人悻悻而去。漸漸地,羣眾認識到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腐敗和黑暗,並願意主動幫助我們。

按照上級組織要求,我策劃了藻北地區的對敵策反工作。根據鬥爭需要,我組織朱保和等3名同志油印200餘份《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和策反信件,藏於中藥材荷包內,混過國民黨軍隊的大場檢查站,並利用凌晨公路行人很少、霧氣重、視線不清的掩護,分別投送給當地鄉保長及以上公職人員,幫助他們認清形勢、知錯即改。由於計劃周全,再加上同志們的機智勇敢,他們開始收斂自己的言行,其中一部分人主動加入革命隊伍。

《紅色對話·寶山》系列微黨課之《校園裏的星火燎原》

藻北小學是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在寶山的重要基地。在這裏,先後發展黨員30多名,通過宣傳教育把廣大羣眾團結到黨的周圍,為上海解放取得軍政全勝打下了堅實的組織基礎和羣眾基礎。同時,地下黨員積極做好統戰策反工作,瓦解敵對勢力,減少了流血犧牲。

我是李西坪,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

4分鐘聆聽一個“四史”故事,第一人稱視角帶觀眾穿越歷史場景、走進歷史事件、直面主人公內心情感和關鍵時刻的抉擇……作為“融媒+智庫”的一次新嘗試,寶山區融媒體中心攜手寶山區委黨校打造的“四史教育”全媒體微黨課項目《紅色對話·寶山》發佈了首個系列課程——《以黨之名》,通過對紅色傳播力的探索創新,讓寶山紅色歷史人物“活起來”,讓寶山的紅色故事、紅色精神插上翅膀飛入尋常百姓家。

《紅色對話·寶山》系列微黨課之《校園裏的星火燎原》

編輯:餘婧瑤

《紅色對話·寶山》系列微黨課之《校園裏的星火燎原》
《紅色對話·寶山》系列微黨課之《校園裏的星火燎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47 字。

轉載請註明: 《紅色對話·寶山》系列微黨課之《校園裏的星火燎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