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強大數據分析應用,學校防疫策略措施將動態調整
8月27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佈會,總結當前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形勢與特點,並表示要加強跟蹤指導,加強健康教育,要根據境外疫情形勢發展變化和國內常態化防控要求,及時調整完善學校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加強大數據分析應用。
首先是“外”與“內”兼顧,全球疫情持續上升,境外輸入風險不斷加大,國內持續面臨境外輸入病例導致疫情傳播的態勢。國內疫情發生的時間與地點不確定,潛在的輸入傳染源或可能殘存的個別傳染源導致疫情發生風險持續存在。
“常”與“新”交織。秋冬季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導致的多種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也是校園防控傳染病的關鍵時期。新冠肺炎容易與多種常見呼吸道傳染病交織出現,增加早起發現、鑑別和診斷難度。
“寬”與“嚴”並存。當前,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疫情防控風險等級為低風險,社會面防控要求相對“寬”。學校全面開學復課,校園防控措施要比社會其他羣體更“嚴”。
“多”與“險”並存。近3億師生將集中大規模流動、大規模聚集,特別是高校開學涉及超過千萬師生跨省份、跨地市流動,加大疫情防控難度和傳播風險。
“面”與“點”結合。全國不同地區情況差異較大,教育部面向教育系統的部署着力在“面”,具體到每個地區、每所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需根據當地黨委和政府部署,在“點”上做出針對性強的細化安排。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户端|記者 劉冕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