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想要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家長要牢記這幾個“秘訣”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經典

常青藤名校聯盟的錄取條件中,有一項特別吸引中國家長的注意:孩子是否具備領袖氣質。不少家長誤以為是要求當過“班幹部”,實際上領袖氣質不是“當領導”,而是可以帶領團隊勇往直前、果斷堅毅、令人信賴的能力。

領袖氣質可以具象化為積極熱情的精神狀態、面對問題時勇敢無畏的態度、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寬容善良有影響力的個性特徵。可以看出,這些“軟實力”都產生於兒童性格形成過程中。3歲以前是領袖氣質培養的黃金時期,家庭教育在領袖氣質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具有領袖氣質的兒童,不一定處於團隊管理者的位置,而是能帶動他人朝着同一個目標努力,是團隊的凝聚力所在,是真正的隊伍核心。孩子在推動團隊合作的過程中獲得個人成就感,同時成就團隊中的其他人。

1、讓孩子做領導者的機會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參與者”的形象,由家長代替自己做決策。實際上,2-3歲的孩子是有能力主導簡單的遊戲或生活小事的,家長不妨嘗試讓孩子作為領導者,為遊戲或家庭活動作出一些安排。

孩子可以在其中觀察到身為團隊領袖需要考慮的諸多問題,加強責任感和成就感。

2、多問“假如”

前瞻力和決斷力是領袖氣質出眾的人必備的兩項能力,“可能性思維”是領導能力的一個標誌,比如簡單的一個“假如是你,你會怎麼做?”,就能幫助孩子鍛鍊這種能力,引發孩子換位思考,從而發現孩子的優缺點和長短板。

3、鼓勵孩子要勇於表現

在面對問題時,家長應當鼓勵孩子勇敢嘗試、勇敢表現。比如鼓勵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多發言,在別人面前毫無羞怯地表現自己是一項最重要的技能。不過,每個人在團隊中的角色不同,家長千萬不要強行讓孩子非要“領頭”,而是讓孩子通過嘗試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積累經驗。

此外,家長記得多跟孩子説,“做錯沒關係,再試一次”,幫助孩子疏導心理壓力。

4、培養孩子的決策能力

比如你在買東西或穿衣服時,給他一個自己選擇的機會,他就會用小手指去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些都是決策力最初的萌芽。但如果你常常用家長式的權威去替寶貝做決定,那寶貝的這種能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

5、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個唯唯諾諾、説不清話的人是無法在團隊中產生凝聚力的。平時家長應當珍惜孩子的自我表達,多留一點説話的機會給孩子。切勿隨意評判孩子的想法,認為孩子“很可笑”、“很幼稚”,或是隨意打斷孩子説話,打擊孩子表達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5、培養孩子的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的培養格外需要家長的介入與配合。應當讓孩子明白,與他人合作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但需要相互的配合與妥協。

在遊戲中家長可以設置一些依靠個人無法完成的關卡,讓孩子產生對團隊的需要感;可以讓孩子擔任團隊中的不同角色,理解相互配合的含義和價值。

6、培養孩子冷靜思考問題

一個能夠掌握自己情緒的人是強大的,也是可怕的。領袖作為給集體掌舵、給大家引路的人,是不應該意氣用事的。

想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被外物輕易刺激,就需要你有平靜的內心。哪怕外面天翻地覆,你的內心依然風平浪靜,你不會慌亂,因為你知道,不管多難,你都能挺過去的。

7、培養孩子探險精神

孩子樂於欽佩和追隨那些願意冒險和能應付挑戰的人。可是我們家長,就怕孩子磕着、燙着、摔着,如此謹慎入微,很容易削弱孩子的冒險精神。

領袖氣質是個人魅力的集中體現,也是團隊執行力和影響力的關鍵所在。推動孩子變得更勇敢、更寬容、更善良,無論在哪一個團隊中都能與他人互相成就,這才是培養孩子的領袖氣質真正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