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説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過程
吳承恩與西遊記
吳承恩作為明代傑出的小説家,流傳於後世的作品其實並不多,最膾炙人口也最經典的當數他的《西遊記》了,其餘的作品只有《射陽先生存稿》四卷以及志怪小説集《禹鼎記》,後者目前已經失傳,這不得不説是古代小説文學發展的一大遺憾。
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劇照
吳承恩寫《西遊記》並不是偶然的,他自幼喜歡搜奇獵怪,每每喜愛涉獵一些稗官野史、志怪小説,從而內心對於神話傳説、神仙鬼怪、民間故事都特別熟悉。後來,生活和官場上的失意讓吳承恩加深了對官場腐敗、社會黑暗的認識,他更願意用創作志怪小説的形式來表達對現實的失望和不滿。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西遊記》誕生了。一開始,吳承恩寫了《西遊記》的前十幾回,中間則因故停止多年未能繼續寫下去,直到晚年被人誣告而辭官歸來才得以完成《西遊記》的後續部分。
作為中國四大經典名著之一,《西遊記》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它的出現,無論是在其故事本身、表現形式,還是背後藴含的深意,都是值得很多學者去認真研究的。
《西遊記》不僅僅只是一本師徒四人歷盡磨難,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它也體現了作者個人的抱負和在官場上的理想。吳承恩本身的性格其實和唐僧有着不少的共同點,比如耿直、善良、寬容、慈愛,但奈何前往西天取經靠着唐僧一個人是絕對完不成的,這正如吳承恩在現實生活中達不到的個人政治理想。所以,他在小説中幻想着感化敵人,有了徒弟三人護送並求得正果。
2010年,為紀念吳承恩與《西遊記》,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播出,讓觀眾能更深刻地瞭解到他們之間的故事。
吳承恩圖片
吳承恩的一生雖然經歷坎坷、境遇拮据、生活困頓,但他歷時7年完成的著作《西遊記》在後世廣為流傳,成為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然而這位明代傑出的小説家留存於世的肖像圖卻並不多,更多的還是後來世人為了紀念他,在熒幕上創造出的各種生動鮮活的作品形象以及人物形象。
吳承恩古代畫像圖
從現在流傳最廣的一幅吳承恩古代畫像圖來看,他的形象是頭戴帽子,兩邊的眉毛稍稍上挑,眼睛微睜,鼻樑不高,嘴唇緊閉,下巴長有一撮鬍子。他的面容不若一般的人物像那樣給人以嚴肅拘謹之感,反倒是神態平靜,眼神温和,透出一股睿智以及淡然。再結合他的經歷,彷彿能讓人透過畫像看到他平凡卻又偉大一生。他在生活和官場上可以説是失敗的,經歷的生活困頓和科舉腐敗都讓他感受到了社會的黑暗,從而不得不對現實生活充滿失望。可他在小説上的成就無疑又是巨大的,《西遊記》的誕生對當時乃至後世小説文化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為了紀念他,2010年播出了一部名為《吳承恩與西遊記》的電視劇,裏面由六小齡童扮演吳承恩,演繹他的一生,使得觀眾更加了解這位寫就《西遊記》的人到底有着什麼樣的故事和經歷。此後,提到吳承恩,並不再止於單純的古代人物畫像了,他的形象在大眾面前愈加生動豐滿起來。
吳承恩為什麼要寫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講述的是唐僧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個徒弟的護送下,師徒四人歷經各種艱難險阻,一路上降妖伏魔,前往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這部小説對當時以及後世小説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作者吳承恩是中國明代有名的小説家。那麼,這本偉大的小説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呢?吳承恩又是因何才會寫下這本《西遊記》呢?
《西遊記》人民文學出版社
首先,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小説發展的繁榮階段,這為吳承恩寫《西遊記》提供了更多的素材積累和更好的文化氛圍。當然,朝代的文化發展有着一定的影響力,但更多的還是與作者自身的緣由分不開。
吳承恩自幼家境清貧,但他非常聰慧,勤奮好學,閲讀過非常多的稗官野史、志怪小説,熟悉各種神話傳説和民間故事,早年博覽羣書的基礎造就了他深厚的文學底藴。
吳承恩雖然在讀書時期憑藉自身的努力,得到了當時龍溪書院創建人葛木的賞識,但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生活的困頓和多年科考不中,讓他加深了對官場、考場腐敗的認識。直到1550年,吳承恩補得一個歲貢生,然而那時他已年近五十。好景不長,吳承恩自身性格上的清廉耿直讓他不容於官場。1558年,他因被人誣告,憤而辭官,拂袖歸去。
官場科舉和封建社會的黑暗,使得吳承恩更多的寄情於創作志怪小説,表達內心的憤懣,抒發鬱結。《西遊記》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它體現了作者個人的抱負和在官場上的理想。吳承恩本身的性格其實和唐僧有着不少的共同點,比如耿直、善良、寬容、慈愛,但奈何前往西天取經靠着唐僧一個人是絕對完不成的,這正如吳承恩在現實生活中達不到的個人政治理想。所以,他在小説中幻想着感化敵人,有了徒弟三人護送並求得正果。
這就是吳承恩之所以要寫西遊記的原因,他以此來揭露讓他失望不滿的現實,並寄託變革社會的強烈願望。
吳承恩是哪裏人
吳承恩是哪裏人呢?到今天為止,有兩種説法,一種説吳承恩是江蘇淮安人,還有一種説法是説吳承恩是安徽人。那麼到底吳承恩是哪裏人呢?
吳承恩雕像
曾經對《西遊記》有很深研究的陳松郭老先生,對作者吳承恩籍貫的考證有很大的收穫。他自稱吳承恩是江蘇淮安人是不對的惡,應該是安徽樅陽人才是。其中有一本《桐城耆舊傳》中這樣記載,有一位名叫‘吳承恩’的明代河南省新野知縣,其始祖即為桐城高甸(今樅陽境內)吳氏。
在吳承恩留下的為數不多的史料中,也提到他曾在新野擔任知縣。不過,也有學者對“吳承恩是安徽人”的説法提出質疑,他們認為“此吳承恩非彼吳承恩”。在一本清乾隆十九年《新野縣誌·名宦卷》中有如是記載:“吳承恩,桐城貢士,嘉靖三十五年任知縣,賦性明敏,清慎自持,革吏弊,禁遊民,修理學校,表揚貞節,刑清政舉,吏畏民懷……任期所著《水利議》”。
雖然外界一般流傳吳承恩是江蘇人,可他們依據縣誌記載一直認為吳承恩是安徽人。到底孰是孰非,可能還需要歷史的新發現。但不管怎樣,小説《西遊記》已成為我國一部婦孺皆知的文學作品,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不僅僅是受到中國人的喜愛,國外的受歡迎程度也不低。吳承恩的作品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的感悟,人們從中能學到東西,感受着他作品中的經典。
吳承恩怎麼死的
吳承恩是中國明代有名的小説家,其著述的小説《西遊記》是中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後世廣為流傳。
電視劇《吳承恩與西遊記》吳承恩晚年劇照
吳家原本是學官之家,吳承恩的曾祖和祖父都曾為官。後來祖父病逝,祖母只好帶着吳承恩的父親回到家鄉淮安,那時其父才只有四歲,家中沒有積蓄和收入,生活越來越窮困。吳承恩出生的時候,家庭就是這樣經濟困難、人丁凋零的情況。
吳承恩雖自幼聰慧,但其實他早年生活很不平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生活的困頓和多年科考不中,讓他加深了對官場科舉腐敗和封建社會黑暗的認識。儘管後來補得一個歲貢生,然而那時他已年近五十,且此後的官場之路也是坎坷艱辛。直到1558年,他因被人誣告,憤而辭官去,拂袖歸故里。
吳承恩辭官後的晚年生活並不平穩,生活依然窮困潦倒,境遇拮据,曾輾轉到過杭州、南京等地靠賣詩文謀生。也就是在此期間,他完成了《西遊記》的後續部分,使得這本著作得以問世。這樣一位偉大的小説家,在生活上卻有着如此艱辛的境遇,令無數人感到難過和心酸。
官場生活對待他已經如此的不平順,可在現實生活中,痛苦依然沒有減少。吳承恩曾有一個兒子鳳毛,可惜後來夭折了。喪子之痛加上晚年無兒無女,景況甚是淒涼,他終回到淮安老家安養,後無病而終,享年八十二歲。
吳承恩紀念館
從古至今,淮安孕育出了許許多多的優秀人物,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就是其中一位,現今吳承恩的紀念館就位於淮安的河下古鎮。
吳承恩生平陳列廳
由於吳承恩唯一的兒子鳳毛早喪,他膝下又再無其他子女,導致身後無人繼承,歷經動盪不安的舊時居所也早已蕩然無存。1982年,為了紀念明代這位傑出的小説家逝世四百週年,淮安縣人民政府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在吳承恩原先的舊址上按照原有房屋的佈局結構復建了他的故居。故居建成後,不計其數的海內外遊客紛至沓來,細細地感受這座吳承恩紀念館中的歷史價值和文學氣息。
淮安吳承恩紀念館的建築風格古樸典雅,廳內陳列着吳承恩的半身塑像,內還珍藏有大量的文史資料和吳承恩的畫像圖等。另一處美猴王世家藝術館是現代電視劇《西遊記》裏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捐贈了自己家族幾代人收藏的大量藝術品而建立的,以此表達對吳承恩的紀念和感激。後花園“悟園”則是吳承恩創作和休息的主要場所。
吳承恩曾在其詩作《秋興》中表達了對家居環境的喜愛,詩中有草閣、露桐等景物,黃昏時還能看到晚飛的玄鳥,實在是妙趣橫生,頗有意境。來到淮安吳承恩紀念館,彷彿能讓無數緬懷吳承恩的世人透過這座古色古香的建築,看到當時那位偉大的小説家在悟園奮筆疾書,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文學功底和神話小説素材,寫下那部舉世聞名的《西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