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義有哪些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義

拓跋宏,史稱孝文帝,是我國北魏時期的皇帝之一。拓跋宏是在幼年時期登位為帝,直到自己二十四歲時才開始親自主持朝政。孝文帝登基時期所採取的改革非常易見,具有令人琢磨的意義。

孝文帝像

孝文帝的改革按照時期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實行經濟改革,孝文帝深知經濟對國家實力的重要性,所以首先從該處開始。第二階段是將漢的文化加入到日常的生活。第三階段是逐漸讓鮮卑族學習漢族文化,學習禮法。

孝文帝的改革使得後人對於當時國情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及對多個方位的相關重大意義。實力改革方面主要體現在實行了把國家擁有的田地分給百姓,讓百姓人人有田鍾,眾所周知,田地收成佳便能推動百姓手中有結餘,這就是這項舉措成為了發奮劑。政治方面的改革主要體現在推行廉潔的官吏制,嚴懲貪污欺負小百姓的官員,整頓官風。這項改革使得孝文帝在眾人的心中形象向前推動了一個檔位。然而更深一層的主要表現在在全國推行漢族文化,讓鮮卑族融入到漢之中,也顯得每個人之間地位是一樣的,因為當時漢族人民仍占人民總數的大部分,孝文帝讓眾人的心感到暖意,更好地堅實了國家的統治。

孝文帝的改革為北魏距離今後的多個年頭的發展帶來了敢為者的體現,這使得當時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孝文帝之所以要改革政策是因為經濟、政治和民族等多方面的原因,所以才不得不開始改革。首先是經濟,經濟上相比其他時期相對落後,再是政治,因為是少數民族的原因,所以跟中原漢族的政治體制比起來就明顯落後,甚至還是奴隸社會,而北魏初期時為了鞏固政治,使用了宗主都護制,由於都護制方案不完善,所以適得其反,嚴重的影響了北魏的經濟税收。

孝文帝畫像

另一個是民族關係,因為北魏是由少數人民來統治漢族人民,所以漢族人民其實在心理上是不認同的,而且而且鮮卑族又是比漢族落後很多的國家,所以漢族人民不服鮮卑族來統治他們也是理所當然的,而且民族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鮮卑族的統治者一直以來都是以掠奪為業,經常把很多漢族人和其他民族的人變成他們自己的奴隸和雜户,並且實行相當殘酷的統治,日子一長,漢族人民便決定不再妥協,他們徹底的激起了漢族人民和北方的各族人民不斷的反抗,而這種民族矛盾嚴重的影響到北魏的政治和權力的相對和諧。

政治體制的變化,經濟上税收的手段,以及民族間尖鋭的矛盾,都大大影響着北魏政權的穩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孝文帝才不得不對其進行改革,以此來緩解國內的矛盾,維護自己的統治,改革佔用了他很多的時間,孝文帝的改革方案為隋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北魏孝文帝改革時間

為了改革的持續和深入,孝文帝改革共分為兩個階段了執行。前期主要由馮太后主持改革,改革時間為公元471年至公元490年。孝文帝五歲時候登基為皇帝,朝政大權都由馮太后主管。在馮太后的主持下,前期主要進行了政治和經濟上的改革。

孝文帝劇照

馮太后意識到了朝廷官吏的黑暗,為了不讓北魏朝廷腐敗和衰弱,她決定先從吏治改入手。為了肅清朝廷官員貪污腐敗現象,馮太后決定製定一套官吏俸祿制度。公元484年,北魏朝廷規定,各級官吏的俸祿都有明文規定,如果朝廷官吏膽敢收取一匹絹布,那麼朝廷就會將這位官員處死。這樣一來,警告了朝廷官員的政治作風,肅清朝廷貪污腐敗的風氣。其次,為了恢復北魏的經濟活力,減輕百姓們的賦税壓力,馮太后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均田制、設立三長制、推行租調製。這三項經濟制度相互配合,緩解了社會矛盾,以加強孝文帝的統治。除此之外,三項賦税政策的實施,打擊了藉機收取税收的不法人士,喚醒了北魏社會的生產活力。

公元490年至公元499年,北魏實行第二次改革,這次由孝文帝主導進行。孝文帝一邊推行第二次改革,一邊深化第一次改革。孝文帝第二次改革主要針對遷都和文化改革。孝文帝意識到文化上的差異,是阻礙國家發展的根本因素。為了讓北魏政權長期存在,孝文帝決定將北魏首都遷往洛陽,讓北魏人們更加便捷的接受漢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縱觀歷史上每一次的改革,都是因為經濟滯後引發的社會矛盾尖鋭和突出,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身的政權,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改革,旨在恢復國家的生產力和生產水平。有的國家因為改革走上了國富民強的道路,比如商鞅改革和李悝變法。

孝文帝畫像

孝文帝登基後,北魏的弊端日益顯露,這引起了孝文帝的重視。為了鞏固北魏統治者的政權,孝文帝決定在北魏實行改革。

首先,北魏政權是由孝文帝的祖先們在馬背上建立起來的。在鬥爭和兼併的過程中,民族矛盾日益尖鋭,這威脅了北魏的政權統治。北魏中期時候,雖然民族矛盾沒有早年尖鋭,但是統治階級對底層百姓不斷進行剝削和壓迫,這引發了貴族階層和市民階層的矛盾。公元445年,胡人蓋吳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將近10萬多百姓響應蓋吳的號召,北魏政府動用了大批士兵進行鎮壓。雖然,這場農民起義以蓋吳被殺而得到了鎮壓,但是也讓統治階級看到了階層矛盾的尖鋭性。隨後,農民起義不斷爆發,拓跋宏即位後,意識到改革的迫切性。

其次,北魏經濟滯後,以放牧為主的鮮卑族人意識到畜牧業的薄弱性。國家生產水平低下,百姓的生活沒有基本的保障,這極大的阻礙了北魏的發展。第三,北魏政治腐敗,官吏們借用職位之便大量搜刮百姓的財產,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響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對北魏社會產生了深遠而積極的影響。首先,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有利於北魏統治者政權的穩固,並且緩和了社會和階級的矛盾,促進了北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的發展。

孝文帝畫像

其次,北魏孝文帝實行的漢化政策,有利於提高鮮卑人的文化水平。從根本上來講,迎合了統治階層和貴族階層的根本利益。北魏族人基本全是由鮮卑人構成,遊牧民族所獲取的知識,大多從實踐生產生活中而來。對於儒家思想沒有太多的瞭解和接觸。孝文帝考慮到鮮卑人沒有獨立的改革思想,抑制了國家的整體發展。為了北魏政權的長久建立,孝文帝實行了改革政策。

第三,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涉及了移風易俗,旨在讓鮮卑人穿漢服,説漢語,加速了民族大融合。以鮮卑族人的服飾來説,比較籠統和繁瑣,降低了生產的效率。漢服和胡服相比,漢服更加簡潔、方便,更加有利於生產和生活。

總體來説,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場全面的社會改革,它從政治、農業、文化、科舉制度等各個方面入手,通過借鑑漢族改革經驗來實現北魏的整體發展。就孝文帝個人而言,這也是統治階級在思想上的一次進步,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而有意義的影響。北魏通過孝文帝改革後,逐步走上了國富民強、兵力強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