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五言詩夜夜曲全文賞析 沈約與梁武帝什麼關係
夜夜曲沈約
南朝名士沈約的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其詩歌以清怨著稱,他的五言詩《夜夜曲》亦是如此。夜夜曲沈約全詩共八句,描寫的是一位思念中的女子久盼良人而不歸的心情。
夜夜曲
前四句“河漢縱且橫,北斗橫復直。星漢空如此,寧知心有憶?”通過對星漢浩渺無垠的描述,襯托出女子心中的“空空如也”。後四句“孤燈曖不明,寒機曉猶織。零淚向誰道,雞鳴徒嘆息。”則通過“孤燈”“雞鳴”等具體描述該了女子獨守空閨,難以成眠的孤寂。《夜夜曲》屬樂府詩的一種,帶有民歌特色,但此詩講求聲律,則與前代的樂府詩有所差別,是沈約詩歌的創新之處,屬於“永明體”的風格。
“永明體”是詩歌的一種創新形式,由沈約和另一位南朝文豪謝朓創立。沈約是南朝文壇翹楚,一生傾心於史學著作,著有《宋書》《晉書》等多部史書。不僅如此,沈約於詩歌方面也頗有見地,著有《四聲譜》,提出”四聲八病“的理論,強調作詩應注重工整對仗,講究聲音押韻,因此在吸取前代樂府詩精華的基礎上和謝朓一起創造了“永明體”。“永明體”的倉做形式介於樂府詩和律詩之間,是古體詩向近體詩轉變的過渡。唐代律詩之所以盛行,與其押韻有關,因為律詩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更為人所喜愛。因此,沈約的“永明體”為唐代詩歌的盛行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而《夜夜曲》則是沈約“永明體”詩歌的代表作。
沈約傳
沈約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武康人,著有《晉書》《宋書》等多部史書,在著作的過程中開創了史書“家傳”的先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頗有成就的史學家;沈約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開創的試客體裁“永明體”促成了中國詩歌向近體詩的轉變。關於沈約的生平事蹟,在《沈約傳》中有較為清晰的記載。
沈約所著《宋書》
家世淵源
南朝注重門閥,士族子弟享有特權,朝中官職也多被士族子弟壟斷,而沈約就出生於江南豪強士族,當時“有江東之豪,莫強周、沈”之説,可見沈氏一族的地位比一般士族更高。沈約的父祖都是南朝宋國的大臣,祖父是宋國的大將軍,父親則是一方太守,因罪被殺,所以沈約雖家世顯赫,但自幼孤貧流離。
沈約與梁武帝
梁武帝蕭衍在稱帝之前也頗愛附庸風雅,經常與一班文士相往來,當時的南齊竟陵王喜歡招攬名士,梁武帝和沈約、謝朓等八人經常出入於竟陵王府,被稱為“竟陵八友”。沈約和梁武帝關係密切,後來蕭衍取代南齊皇帝自立為帝,據説也是沈約和“竟陵八友”的另一位名士範雲“勸説”的結果。可以這麼説,在梁武帝當皇帝之前,沈約與梁武帝既是朋友也是“戰友”,關係非同一般。
沈約之死
沈約有着高貴的出身,同時具有不凡的才名,後人總喜歡將沈約想象成一個俊美瀟灑的美男子,也總是喜歡從史書上找到蛛絲馬跡來證明他的風流倜儻。事實上,沈約有才不假,但他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所以,當他不再受到梁武帝信任,並且受到庶族官僚排擠的時候,他病了,人也越來越瘦,沒過多久就在憂懼中死去,結束了他具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沈約篤志好學
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文風繁盛,不僅士大夫階層以吟詩作賦為時尚,還出現了像“竟陵八友”這樣的風流雅士,沈約是其中文學成就較高者之一。沈約文采斐然,為後世所推崇,但這絕非天生,而是與沈約篤志好學分不開。
沈約雕像
沈約出身於南方豪族世家,但早年喪父,因此“孤貧”。但是沒有父親管教的沈約既沒有像其他世家子弟一樣不務正業,也沒有自暴自棄,他酷愛讀書,每天都讀書到很晚。沈母擔心兒子積勞成疾,常常勸他早點休息,但沈約手不釋卷,仍舊挑燈夜讀。儘管讓母親多操了點心,但刻苦的沈約的沒有白費功夫,往往白天讀過的書,晚上就能背誦出來。
沈約喜歡吟詩作文,尤其對史學有着濃厚的興趣,一生著作有《晉書》《宋書》等多部史學作品,可惜的是除了《宋書》以外,沈約的史學作品大多沒有流傳到後世。《宋書》文風清逸,除了史學價值之外,還具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由於沈約本人在宋齊梁三朝都做過官,而《宋書》又在宋齊梁三朝期間分階段完成,所以書中“為尊者諱”的地方很多,後世學者評價宋書“諱莫如深”。
除了在史學方面的成就之外,沈約在詩歌方面也有較高的造詣。沈約開創的“永明體”使中國詩歌開始由古體詩向近體詩轉變,他本人的詩歌作品《悼亡詩》是中國詩歌史上著名的四首悼亡詩之一。
沈約瘦腰
“沈約瘦腰”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風流軼事,不瞭解出處的人常因此認為主人公沈約乃風流瀟灑人物,就如同後世因為“唐伯虎點秋香”的戲文就誤以為唐寅的“風流”才子一樣。事實上,沈約瘦腰的來歷和“風流”二字扯不上半點關係,相反它含有病體消瘦之意。
後人想象中的沈約形象
“沈約瘦腰”的典故來自沈約的傳記,在《梁書》《南史》中均見載。原文大意如下:沈約想當宰相,大家都覺得很合適,而梁武帝卻始終不允許。於是,沈約就請求外調,梁武帝又不答應。沈約於是心灰意冷,想告老還鄉,但是又擔心皇帝有所不滿,所以寫了一封信給與他交好的徐勉。信裏説道,自己年老多病,腰肢每月要縮小半分,皮帶常常要縮緊,希望能告老還鄉。
沈約之後,關於沈約瘦腰的説法開始流傳,並被賦予了其它含義。在詩文中,“瘦腰”大多時候是寫一個人因憂愁所致,身體逐漸消瘦,有時候也藉以描寫男子身材苗條,具有讚美其儀表之意。同時,也有人將“瘦腰”二字借來描述細細長長的物體,比如人的皮帶之類。另外,“沈約瘦腰”在後世被戲曲和豔情小説廣泛引用,以指男女因相思不得,形容日漸消瘦。繁此諸類,常因作者的用意不同而衍生出不同含義。
在歷史上,除了沈約瘦腰的典故為人熟知之外,亦有其它不少因病致瘦的記載,以南梁為最。如沈約昭明太子傳記雲:“體素壯,腰帶十圍,至是減削過半”。南梁簡文帝蕭綱所作《賦得當壚》詩云:“欲知心恨急,翻令衣帶寬”。可見,以“瘦腰”形容病體日漸消瘦在當時很是流行。
悼亡詩沈約
悼亡詩是中國古代常見的詩歌體裁之一,本意是“悼念亡人”,自晉代潘岳悼亡詩得到廣泛流傳之後,悼亡詩開始成為丈夫悼念亡故妻子的詩歌專稱。歷代文士所著悼亡詩頗多,南梁時期的沈約也曾著《悼亡詩》一首,用以紀念他逝去的夫人。那麼,悼亡詩沈約所寫的內容是什麼呢?沈約《悼亡詩》如下:
沈約像
悼亡詩·沈約
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簾屏既毀撤,帷席更施張。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牀。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全詩不過短短几十字,卻將沈約心中對亡妻的思念之情表露無遺。詩的前四句以四季週而復始表現自然的永恆,到了第五句突然筆鋒一轉,發出人生無常,一去不復返的悲嘆。而詩的後半部分則着重描繪妻子逝去之後的悲涼情境,借景抒情,借“虛座”“空牀”來表達物是人非的悲傷。沈約詩歌的特點在於“清怨”二字,即悽清幽怨的意思。在沈約之前,悼亡詩大多哀而不傷,而自從沈約的《悼亡詩》流傳以後,悼亡詩開始向“既哀且傷”的境界轉變。可見,沈氏悼亡詩對後世具有一定的影響。
在沈約之後,唐代的元稹、宋代的蘇軾、明代的吳偉業以及清代的納蘭性德也都寫過著名的悼亡詩體裁。其中,蘇軾的《江城子》知名度最高。“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可謂字字真情,句句催淚,為沈約之後歷代悼亡詩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