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一個影響深遠的大事件,後世的史學家們一直將三家分晉作為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中,這個大事件也被當成開篇之作來描述。簡單來説,三家分晉值得就是韓趙魏家的三位大夫把智氏打敗後,瓜分了晉國。一個晉國的滅亡在歷史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
首先,三家分晉塑造了戰國。在三家分晉之前,中國只有5個大國(還有數個小國),他們是齊、楚、燕、秦、晉,三家分晉之後,戰國七雄的局面就正式形成了,變成了齊、楚、燕、秦、韓、趙、魏。戰國七雄相互征伐,把身邊的小國較全部滅了,天下共主的形式已經基本上名存實亡了,他們彼此之間不斷征伐,拉開了一段比春秋還要激烈、殘酷、禮崩樂壞的時代。
能夠躋身戰國七雄,足以看出韓、趙、魏三家都有不俗的戰鬥力。尤其是趙國,他們一度是秦國最強大的對手,一場長平之戰,打得趙國元氣大傷,但是秦國士兵也死傷過半,糧草不濟,趙國依舊進行了邯鄲之戰,給秦國帶來了近30萬人的傷亡,此後秦國不得不改變既往“全面打擊”的政策,改用各個擊破的策略。
趙國是秦國統一六國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如果韓、趙、魏三家沒有分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而是作為一個整體共同抗秦,秦國還能統一六國嗎?關於這個問題,王立羣先生在《百家講壇》上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如果當初不是韓趙魏三家滅掉了智氏,而是智氏滅了另外三家,那麼晉國就會是智氏一家的。而如果智氏一家獨霸了晉國,那秦還有可能統一天下嗎?那就不可能了。
當初智氏的族長智伯瑤原本都要滅掉趙襄子和趙家了,如果不是智伯瑤策略失誤,霸氣外露得太厲害,韓康子和魏桓子也不會擔心趙襄子被滅掉後輪到自己,他們也就不會臨陣倒戈,三家合起來一起滅掉智氏,那麼三家分晉也就不會成功了,三家分晉不發生,秦國也不會一統天下……歷史就是這麼奇特,有時候一個人的錯誤判斷,一個家族的滅亡,竟然能夠改變未來幾千年中國的命運,這大概就是歷史學中的“蝴蝶效應”了吧!還是挺讓人感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