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維京人的盾牌

盾牌具體是什麼時間出現的,至今已經無法考證了。不過據説在黃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盾牌,當時被稱做"幹",山海經中所描繪的刑天也曾經手持斧與幹作戰。現在可知的是,商周時期就已經將盾牌廣泛裝配至軍隊中了,隨後一直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之中不曾退出。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黃帝畫像

在冷兵器時代,人們一旦被鋭器劈砍或刺殺就會出現外傷傷口。由於醫療水平低下,很容易就會感染進而危及生命,這也是古代戰爭中為什麼許多士兵沒有陣亡在戰場上,而是亡命於傷兵營中的原因。在這種大背景下,人們急需一種能夠起到良好防禦的護具,盾牌因此應運而生。

其實不難理解,自從戰爭出現以來,盾牌就應當隨之很快出現了。在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時間後,盾牌依然被廣泛使用在各個領域,從未被歷史所淘汰。如現今的防暴警察手中就大多裝備着輕型防爆盾;在一些小規模戰場上,士兵往往會手持盾牌向前衝鋒,為自己及身後的隊友提供最有效的防護措施。種種因素都表明,盾牌不僅重要,也不會被歷史所淘汰。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持盾的刑天

早期的盾牌主要是以木頭或皮革為原材料製成,木質的則更多一些,畢竟木材相較起皮革來説更加廉價且容易獲得。人們將木頭打磨或切割成長方形,或者是製作成上寬下窄的盾牌,這主要是因為上半身的面積較大,所以更需要寬闊的盾牌來進行防護。即便是將盾牌製作成上窄下寬,在不考慮防護效果的情況下,連對盾牌進行準確操控都很難完成。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上寬下窄的盾牌

盾牌剛一面世就收穫了不錯的效果,不僅能夠防禦絕大多數的遠距離武器,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格擋冷兵器的殺傷,對此《韓非子·難二》中曾有記載:

"趙簡子圍衞之郛郭,犀盾、犀櫓,立於矢石之所不及,鼓之而士不起···簡子乃去盾、櫓,立矢石之所及,鼓之而士乘之,戰大勝。"

從上述史料中可以看出,早期的盾牌在面對弓箭手時已經產生了很好的防禦效果。雖然當時的盾牌相對簡陋,但是弓箭同樣簡陋,無法造成更大的穿透力和傷害,所以二者在對抗時還是盾牌稍勝一籌。但是,此時的盾牌在面對冷兵器近距離刺殺時仍然不能夠起到有效的防護作用,不過這已經是這一時期的極限了。

前言已經提到,人們需要有一種甚至更多的護具來保護自己在戰場上的生命安全。想必當時的人們一定想要製造類似頭盔、胸甲等等的護具,但是受生產水平限制,這也只能夠存在於想象之中,畢竟當時的鍛造工藝沒有辦法打造出適合頭部或其他肢體輪廓的護具。不過,盾牌就可以繞過這些技術上的劣勢,從而達到最佳的防護效果,所以盾牌便先於其他護具面世了。

促使盾牌出現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弓箭的出現和被普遍列裝部隊。弓箭的殺傷力主要來自於箭頭,雖然早期的箭頭以石料磨製而成,並不鋒利且射程較近,但是一旦命中仍然會給人體帶來巨大的殺傷。如果射中要害部位更是會一命嗚呼。當面對箭雨時,士兵們更是隻能閉上雙眼等待生命結束的那一刻了。而盾牌,則可以有效避免這些結果的出現,而且還能夠極大減少戰鬥傷員,這便是盾牌被創造出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持盾的士兵

雖然盾牌至少在商代就已經出現了,不過記錄當時情況的史料實在過於匱乏,在周代時,盾牌就已經受到了重視,周王朝甚至專門設置了負責看守盾牌的官職。對此,《周禮·夏官司馬·虎賁氏》中曾有相關記載:

"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以待軍事。及授兵,従司馬之法以頒之,及其受兵輸,亦如之。···司戈盾掌戈盾之物而頒之。祭祀,授旅賁殳,故士戈盾。授舞者兵,亦如之。軍旅、會同,授貳車戈盾,建乘車之戈盾,授旅賁及虎士戈盾。及舍,設藩盾,行則斂之。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而掌其守藏與其出入。"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使箭矢獲得更大沖擊力的弓

從上述史料我們可以發現,周王朝將司兵、司戈盾、司弓矢三種官職並列而述,應當是意味着三者之間在當時存在着莫大的關聯。況且材料中提到了祭祀二字,證明當時的盾牌還有着禮器的功能。既然身兼禮器的屬性,那麼這種盾牌的表面自然會被塗滿各種用於祭祀的花紋,同時也能夠看出盾牌在當時人們心中的重要性。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人們依然使用木質或皮製的盾牌,不過此時的盾牌樣式較先前發生了較大改變。首先便是多數盾牌的表面會被塗上漆,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防止木頭腐爛或被蟲蛀,同時也可以讓盾牌變得更加美觀。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裝備盾牌的魏武卒

盾牌之所以被大量使用的另一個原因,便是防護效果要較其他護具更加優越。隨着科技水平的進步,人們終於可以按照人體輪廓打造出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甲冑和頭盔。起初這些甲冑的材料強度非常低下,根本起不到多麼良好的防禦效果。

秦漢之際的甲冑多以皮革、鐵片為原材料,並將其製成一個又一個小鐵片並鑽孔連接起來,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延長甲冑的使用年限。蔣文孝在《中華第一石甲冑——秦始皇陵石甲冑出土紀略》中提到了更為詳盡的數據:

"人甲一般由領、肩、前後身、腰、左右披膊構成。甲片形狀有長方形、方形、梯形、魚鱗形等。甲片表面微微向外鼓起,形成一定的弧度,甲片長3.5—10釐米,厚0.2—1.1釐米。各邊緣鑽有穿連用的圓孔,邊稜及疊壓處各個角均經打磨光滑,甲片之間以扃銅絲相互連綴,形成一幅完整的鎧甲。原銅絲多已斷裂腐朽不可用。"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秦代所使用的甲冑

在當時那個沒有防鏽技術的年代,甲冑非常容易在雨天或南方的潮濕天氣中生鏽或漚爛,這時就可以將損壞的部分取下替換上新的鐵片或皮片即可。這種甲冑的防禦能力僅僅限於近身格鬥時躲避敵人的一些力道較輕的攻擊,但一旦遇到冷兵器的刺擊和大力道的砍殺時,則變得毫無意義。

隨着科技水平的進步,人們漸漸拋棄了皮甲,轉而使用更為厚實的純金屬鎧甲。同時還出現了一些要害部位的防具,比如護心鏡、護腿、護腕等等,這些護具都能夠在近身格鬥時減少士兵受到的創傷。不過,由於採用了純金屬製成的鎧甲,重量自然會更大,這也會使使用者的動作變得更加遲緩。

簡單舉例,一個輕步兵在面對一個重裝步兵時,輕步兵可能會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兩次刺殺或劈砍,但重步兵只能夠完成一次,這無疑會讓重步兵在戰場上失去主動權。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防護力得到大幅提升的金屬甲冑

不僅如此,雖然甲冑的厚度和材料都得到了加強,但在面對弓箭時依然是蒼白無力的。更多情況下,甲冑只能夠抵禦一些遠距離射來的流矢,或者避免箭頭不會刺入身體過深的位置。在面對一些動能較大的箭矢時,甲冑基本上沒有任何防禦的能力。

再讓我們看看盾牌,盾牌則可以更加有效的防禦弓箭帶來的殺傷,並能夠給予持盾者最大的防護面積。在兩軍對陣時,雙方弓箭手通常會進行幾輪齊射,造成的劍雨無疑會給地方陣型前列的士兵帶來嚴重殺傷。如果裝備了盾牌的話,就可以使盾牌兵相互靠攏從而形成一堵盾牆,從而起到良好的防禦效果。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重型盾牌

不過甲冑的意義則更多是為了在敵人搶佔先機完成刺殺或劈砍後,披甲者還能夠擁有立刻反擊的機會。試想一下,即便持刀者用較輕的力道傷及未披甲者的肩膀、膝蓋或手腕等部位時,依然會導致戰鬥力的減弱甚至喪失,在接下來的近身格鬥過程中自然處於劣勢。但是如果被甲冑所擋,那麼就依然可以及時予以還擊,極大提升了士兵近身格鬥過程中的生存概率。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今人復原的古代重甲

而盾牌被製造出來主要是為了防禦弓箭手的射殺,而且持盾者只要使用的盾牌足夠寬大,就可以將自己完全處於防護面積之後,根本不會受到任何傷害。不過,盾牌也不僅僅是隻能夠防禦箭矢,在近身格鬥時依然有着不錯的實用性。

古代近身格鬥使用的輕型盾牌可以單手進行持握,在面對敵人的劈砍時就可以起到不錯的格擋效果,隨後就可以立刻將自己的戰鬥姿態進行轉換,從而以被動轉化為主動出擊。所以説,盾牌不僅能夠抵禦遠距離攻擊,在近距離格鬥時依然能夠發揮出不錯的效果,這才會被歷朝歷代的軍隊所廣泛採用。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輕步兵所使用的小型盾牌

即便是在現代,盾牌也仍然沒有被遺棄,而是被加以改進使其性能更加優越。由於冷兵器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所以現代盾牌主要還是考慮防禦熱兵器帶來的衝擊,而並非只需要單一考慮弓箭或其他鋭利的冷兵器所帶來的傷害。不過,這並不代表防禦冷兵器的盾牌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如今的警用防爆盾牌主要就是為了防禦冷兵器的衝擊。

現代盾牌由於現代科技和製造工藝水平已經遠勝古代,所以在為盾牌選擇材料時則有了更多選擇,更多堅固、輕便的材料被用如今的盾牌之上,比如聚碳酸、PC材料,玻璃鋼等。不同於古代盾牌的另一點是,現代盾牌已經可以做到透明化,使持盾者可以在盾牌後看清正前方的情況,而這是古代盾牌根本無法達到的。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現代防爆盾牌

現代防爆盾牌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警用,一種為軍用。警用盾牌能夠有效抵禦冷兵器的攻擊,並可以給持盾者帶來優良的防護。同時其重量應當屬盾牌中最輕的,所以在使用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不會因長時間持盾而帶來嚴重的疲勞感。淮北市公安局警察訓練支隊副支隊長張建在《淺議防暴盾牌在暴力警情中的實戰應用》一文中曾提到這樣一組數據:

"警用防暴盾牌是用於防禦傷害性打擊的裝備,具有抗擊打、防穿刺等功能。據專家研究,其盾體能承受147焦耳動能的衝擊,衝擊後盾體受力點不應有穿洞或在該點半徑50毫米外發生破裂;盾體用標準試驗刀具,以20焦耳動能、垂直方向的穿刺時,刀尖不能透過盾體。"

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警用盾牌在防禦冷兵器時有着相當出色的效果。不過在面對更大的衝擊當量時,就需要防護力級別更高的軍用盾牌了。

無論是警用盾牌還是軍用盾牌,其重量和防護程度都要遠遠超過古代的各種輕型和重型盾牌。而且古代盾牌大多以金屬製成,在潮濕天氣下很容易出現生鏽的情況,防護力自然大打折扣。再加上金屬盾牌重量過大,會給士兵帶來嚴重的行軍負擔。即便是輕型盾牌,也會讓士兵在使用的過程中因長時間舉起而感到疲勞,對戰鬥力將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無論是古代盾牌還是現代盾牌,都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並對持盾者形成最大的保護,這便是盾牌所存在的意義了。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現代軍用盾牌

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將盾牌視為一種重要的防禦武器並加以使用。在中國古代戰爭中,除非參戰方並非正規部隊(如輔助部隊,後勤部隊),否則一定會在戰場上使用盾牌。盾牌不僅能夠給予士兵們最好的防護,抵禦弓箭或冷兵器的攻擊,甚至還能抵禦一些輕騎兵的衝鋒。雖然在防禦騎兵的衝擊時效果並不是很好,但至少要好過用肉體直接去抵禦這種傷害。而同為重要護具的甲冑,在面對騎兵時防禦效果甚至還不如盾牌。

不過,盾牌並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防禦器械,實際上也有着一些重大缺陷,有時還可能成為作戰過程中的累贅。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防護力,那麼就必然要加厚盾牌的厚度,重量自然而然就會提高,這對士兵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所以兩軍在對壘之時,前排的盾牌兵基本上只能夠雙手持盾,沒有同步持盾持械的機會。

而輕型步兵雖然可以做到左手持盾、右手持械,但是單手持械所能夠進行劈砍、刺殺的力道卻遠遠不及雙手持械。當輕步兵在面臨身着重甲的對手時,如果需要他以重擊的方式給予敵人最大的殺傷,那麼此時的盾牌便會成為累贅,甚至會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反噬效果。所以説,盾牌從來都不是一個無懈可擊的防禦護具,只不過是因為能夠提供更多方面的防護,再加上生產起來的成本非常低廉,所以才會被廣泛使用。

參考文獻:

1.《韓非子·難二》

2.《周禮·夏官司馬·虎賁氏》

3.《中華第一石甲冑——秦始皇陵石甲冑出土紀略》,蔣文孝著

4.《淺議防暴盾牌在暴力警情中的實戰應用》,張建著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09 字。

轉載請註明: 盾牌為什麼會成為冷兵器時代防禦護具的最佳選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