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蘇軾的個人資料介紹 著名的蘇軾是什麼家
蘇軾的資料
翻閲各種記錄,關於蘇軾的資料的確很多,但是確顯得雜亂不堪,下面通過整理歸類,從幾條索引線來看看偉大學者蘇軾的一生。
蘇軾的素描
根據人物線,可以這樣來描述蘇軾。蘇軾,字子瞻,也稱東坡居士,隨着時間推進,到了後來,蘇東坡這個名字反而比蘇軾顯得名氣更大,人們也只記得蘇東坡這個名字了。蘇軾在家中並非獨子,正史中並沒有詳細的記錄蘇軾排行第幾,有幾個兄弟姐妹,但卻因為他的父親和他的弟弟名氣很大,被人們默認為家中只有兩個兒子,蘇軾排行第一。但野史中關於蘇軾的兄弟姐妹的描述卻並非如此,蘇軾家中除卻弟弟蘇轍以外,還有一個更為有名的妹妹,名字不詳但外人皆稱呼她為蘇小妹,也是一大才女,可惜早年因病去世。蘇軾一生共有三任妻子,姓氏皆為王姓,與第一任妻子的感情最為深厚,但卻是第二任妻子陪伴他經歷了更多的風雨波折。
根據時間線,蘇軾的一生經歷了起起落落無數。從他趕考題名,到赴任就職,這為他的第一起。而後因進言針砭新政弊端,得罪大臣王安石政途被貶為他的第一落。蘇軾被貶並未磨滅心志,在杭州任官時依然盡心竭力為百姓謀福,為朝廷解憂,仕途逐漸也慢慢有所起色,是為他的第二起。但卻經過有心人對他詩詞的刻意歪曲,被朝廷問罪並且遭遇牢獄之災,此為他的第二落,也是他人生的最低谷。而後,雖然復為朝廷官員,但終其一生在政途上終究沒有太大的起色。
蘇軾是什麼家
眾人眼中的蘇軾,蘇東坡,是當之無愧、名副其實的大文學家。但卻很少人還知道他的另外一項技能,那便是書法,蘇軾的書法也能算得上北宋時期的一絕,雖比王羲之稍微遜色,但擔任大書法家也是名至實歸的。
蘇軾劇照
首先,蘇軾作為大文學家,他都哪些才能,或者説他都有哪些作品,以至於後人評價他為一個大文學家。
想當日,蘇軾,與其父、弟三人共同趕赴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三人同時金榜題名,放榜當日,蘇家門前幾乎被人踏破,可謂是人聲鼎沸。其後,他們三人同時入朝為官,蘇軾的為官之路最為坎坷,正是這種坎坷,加之他的天賦,造就了他創作了大批量的文學作品,在政論上建樹不大的蘇東坡,卻開創了宋詞的一個新派別,豪放派。在他的詩詞中,前半段寫景大氣霸氣,後半段抒情豪邁壯闊,一改那小女兒家的嬌羞之態 ,並且在蘇軾的大多數作品中的抒情都是積極向上的,表現了主人公雖然身處逆境,但仍然能夠心懷希望,着眼於遠處,相信自己的未來之路必將越來越為之光明。著名文集有很多,如《念奴嬌》等。
其次,他作為一個書法家,被後世之人稱為北宋四大書法家之首,可與王羲之比肩,可見他的書法確實是開創了當時之先河,並且在行書中的成就可謂是卓越不凡,著名的作品有《寒食帖》等。
蘇軾的名句
蘇軾,一生留下了許多享譽古今、傳名中外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人們雖然不能全篇背誦,但卻是有很多名言、警句被信手拈來,或比喻某事,或抒發某情,或描述某人,或感慨某物。
蘇軾名言
蘇軾所寫下的名言警句實在是太多,如千里共嬋娟等等,不勝枚舉,在此便不再一一贅述了。今天選取的是他關於《前赤壁賦》中的一段話,如上圖所述,詳細分析蘇軾為何會寫下這段話,以及此段話的表明意思和具體所指。
此作品的創作時期,正是作者蘇軾一生中最為困難艱辛之時,那時候的他從政被貶於黃州,並慘遭他人設計陷害以致於身陷囹圄。後期雖然脱離了牢獄,但在獄中的種種已經深深刻入蘇軾的腦海之中,他深感到了政治的黑暗,對自己的人生規劃產生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迷茫和困惑。
蜉蝣,是最為原始的昆蟲,生的十分美麗,具有不為人知的特性,另外此種昆蟲的壽命十分短暫,一般最長壽命只能活一週左右。上圖中所示的這段名句,整體意思如下,通過對事物的描述後,作者感嘆自己如同蜉蝣一般,在這廣闊的宇宙中,人的生命彷彿像是粟米般那麼渺小,不值一提,相對於浩瀚的宇宙,我們的人生是多麼的短暫,想要飛上天空傲遊世界,想要獲得與明月同等的壽命是不可能實現的,心中滿腹均是遺憾之情,卻無計可施,只能寄託在這吹來的瑟瑟秋風之中。
蘇軾的詞
蘇軾,死後被後輩們追封為宋代傑出詞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見他在宋詞中的造詣之深厚,令人歎服。
蘇軾畫像
詩詞的區別,詞源自於詩,但卻比詩演化發展的更為精妙,詩受着格式的束縛,沒有很大的施展空間,而詞卻不一樣,詞首先字數沒有強制性要求,而且押韻方面管理的更為寬泛,更適合抒發自己的情感。
蘇軾的詞在宋朝中所有詞人裏面,又是極其特殊的一位,他開創了宋詞的另外一種風格。在蘇軾之前,宋詞的整體風格是清麗的、婉約的,在現代來看是適合小資情調的,而自蘇軾起,宋詞的風格就發生了重大的轉變,由清秀轉變成了豪邁。從小清新的風格轉為了曠達開闊之風格。
再結合蘇軾的整個人生經歷,創作宋詞的具體風格來分析,蘇軾的文學創作又可以簡要地分成兩個時間段,前半生和後半生。從政經歷的第一次大落便是一個十分明顯的分水嶺。前半生的蘇軾,飽懷激情,將自己的滿期抱負寄託在宋國的朝廷上,期望自己能夠通過科舉制度報效國家,事實上他也確實通過科舉成功。但朝廷之複雜豈是一個單純的熱血青年所能隨意馳騁的天地,在與王安石的衝突中,在與新派政客的矛盾中,蘇軾的人生髮生了重要的變化,他的詞風變得由婉約變得無比慷慨,他將自己滿腔的情懷盡抒發在宋詞之中,變成為了我國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其中《念奴嬌赤壁懷古》便是最為代表的作品。
定風波 蘇軾
定風波,作為蘇軾的又一系列力作。定風波也是冠以這一系列的詞牌名。在此係列中,最為有名的便是《莫聽穿林打葉聲》了,下面就來看看這首詞的內容。
定風波 蘇軾
整首詞分為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上面的暗紅色小字,交代了創作此詩詞的時間和背景,創作的時間為當年的三月七日,地點為黃岡東部的沙湖,當時蘇軾正值人生低谷時期,就如同他在途中遇到的那場雨一樣,將自己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但是自己卻不自覺,後來雨過天晴,這便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的創作背景了。
第二部分便是這首詞的正篇了。通篇的意思大致是這樣的:在行進的路上不要因為聽到風雨聲而感到害怕,為何不能以便吟誦一遍慢慢行走,拿着一根竹棍穿着一雙輕便的鞋便能夠比騎馬更好,不要怕,披着蓑衣便能在江湖中行走,平安一生。凜冽的春風撲面而來,使得我的酒意醒了過來,感覺到身上有些冷,但雨後太陽卻在迎接我,經歷過這場風雨後回首看,繼續行進下去,不要管它是天晴還是風雨。
蘇軾當時從政正經歷着人生的最低谷,為官被貶至偏僻的黃岡沙湖之處,正可謂是正在經歷風雨,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不知是該進還是該退。正如同此詞中的第一段描寫,但蘇軾為人心胸開闊,細細思考過後便能豁然開朗,從容面對,表現出作者處於逆境並不灰心,繼續堅持目標的偉大志向。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飲湖上初晴後雨》是蘇軾的一首詩,蘇軾是宋代偉大的詞人,他一生創作出了無數的有名詞句,給後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記憶,被後人所崇拜,被後人所模仿,蘇軾的精神永不消滅,流傳於今。
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在詞上的造詣已經談過了很多,現在掉轉回頭,重新來欣賞下蘇軾的詩。詩不同於詞,詩的格式較為固定、單一、整體感覺乏味、舊時、刻板。詩只分為五言、七言兩種,而詩的格式上又只有四句和八句的分別,就算是進行排列組合,也逃不出那四種組合,所以久而久之便讓人覺得枯燥無趣,這也是為何後期詞的推出後,立刻便贏得名聲之大噪了。
但蘇軾的詩卻給人眼前一抹亮色,讓人覺得清新無比,也讓人的心情為之開闊,精神為之一振。比如他的這首《飲湖上初晴後雨》,便將山水之景色刻畫的栩栩如生,將西湖的擬人化,造就了千古一絕作。
同樣的,這首七言律詩,前兩句描述景色,後兩句通過近處之景,抒發遠處之情。先看前兩句,在燦爛的陽光下面,西湖的水顯得清澈無比,十分美好,而在下雨天的時候,西湖被羣山圍繞,顯得煙雨濛濛,充滿了其妙的色彩,也是十分奇妙的。後面的兩句是借景抒情,本意是將西湖比作西子,猶如是一個妙齡的美女,怎麼樣的裝扮都顯得十分美麗,實際上是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嚮往,以及對杭州西湖的熱愛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