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德國在二戰中傲視羣雄,橫掃半個歐洲,其陸空作戰能力更是讓對手聞風喪膽,德國之所以有如此出眾的作戰能力,無非也就是因為這三點:戰前準備充足,有壓倒性的軍事力量,全新的作戰理念和作戰方式。
最讓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是德國的閃電戰,如同它的名字一樣,這種戰術以快速取勝,配合積極的方式,再加上集中的部隊優勢,也就大大增加了取勝的可能性。二戰中德國使用這種戰術,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不過它的弊端也顯而易見,就是對後勤的依賴度非常大,時間就是它的勁敵,一旦後勤出現問題,對德軍而言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1944年至1945年,二戰已進入末期,德國遭受了盟軍東西南面的三方圍攻,本土瀕臨不保,這時候德軍想出一項名叫“保衞萊茵河”的秘密作戰計劃,來爭奪二戰西線的主動權,並想要複製“敦刻爾克”,再創二戰奇蹟,這場戰役是二戰西線最後也是最大規模的戰役,但這場戰役以德國慘敗結尾,20萬德軍精鋭慘敗於美軍之手,西線盟軍踏上了直搗柏林之路。
1944年12月16日,阿登戰役爆發,這場戰役還發生了一個插曲,我們都知道二戰時德軍的得意武器是其強悍的裝甲兵團,這場戰役德軍也毫不意外地把這些秘密武器集結了起來,20多個師中有多達7個裝甲師,還有一個裝甲旅,德軍計劃集中這些優勢兵力,嘗試突破盟軍的防線,並奪取給盟軍提供物資幫助的主要港口安特衞普。
戰鬥剛剛打響,德軍一路順利,其機械化裝甲部隊對美軍發起了強勢攻擊,戰役打了三天後,美軍第106步兵師三個團中,就有兩個未能承受住火力,被迫向德軍投降,戰爭的殘酷顯而易見,但是在戰爭後期,德軍後勤部隊竟然進入了“塞車模式”,甚至元帥都開始充當交警,只為疏通這糟糕的道路狀況。
阿登地區多為森林,沼澤和荒地,山路非常難走,崎嶇不平而且狹窄,德軍裝甲兵團通行本身存在困難,當時正值隆冬季節,大雪覆蓋,導致路況更加複雜,給前往前線的部隊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幾乎所有該地區的道路都接連陷入交通擁堵的狀況。
莫德爾元帥是整場戰役的最高指揮官,在一次後勤運輸中,下車充當交警指揮起了交通,這與我們印象中的元帥大相徑庭。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這件事的起因是各部隊急於上前線,都不遵守交通規則開始搶道,1500輛軍車堵成一團,導致交通癱瘓。毫無疑議,這樣的狀況對於閃電戰來説是致命的打擊,莫德爾元帥深諳其中關要,一怒之下就下車鳴槍示警,開始指揮交通疏散道路,避免貽誤戰機。
莫德爾還表示對於一些不守規矩,違規搶道的軍車駕駛者,將一律槍斃,在鐵血手段之下,這塊區域的交通擁堵狀況開始有所緩解,莫德爾元帥及時有心疏散,但也無能為力同時疏散那麼多條道路,戰場瞬息萬變,後方多次發生這種狀況,對德軍而言無疑是致命打擊。
歷史也證明德軍的失敗是必然的結果,在後勤保障支援不能及時到位的情況下,德軍前期的優勢蕩然無存,西線接連潰敗,德國大勢已去,士兵心裏開始崩塌,隨之東線也開始節節敗退,德軍精鋭部隊死傷無數。不久之後便宣佈無條件投降,接受審判。阿登戰役為盟軍進攻德國奠定了基礎,也促使了德國的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