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是重點大學研究生,而她的老公更加厲害,985博士,兩個人妥妥的學霸。所以她在懷孕時擔心過孩子的身高外貌,卻從來沒考慮過孩子的智商問題。卻不料,在這個上面翻了跟頭。
其實這種情況很多,比如三代教授的家庭來了個學渣、雙胞胎輪流坐莊倒數第一、每年十來萬的培訓費砸進去都聽不出個響、還有輔導功課到心臟搭橋的媽媽……旁人當成笑料段子,哪裏知道父母的苦。
學霸父母也有"學渣"娃,成績不好為哪般?
俗話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充分説明了遺傳的重要性。現代科學也承認了,人的外貌、性格和智商都是先天基因 後天環境造就的。那麼,家有學霸,為何會生出一個"學渣"孩子呢?
1、智商均值迴歸
首先舉一個小例子,如果按照絕對的基因理論,那麼高個父母的孩子應該越來越高,而身材矮小的家庭只能生出更加矮小的孩子。但達爾文的表弟高爾頓在測量了205對夫妻和他們的928個成年子女的身高,發現:父母身高很高的話,娃也比普通人高,但通常會比父母矮,相反也成立。
父母的極端特徵不會完全遺傳給下一代,這個特徵在後代身上,會慢慢向大眾平均值靠近。這就叫"均值迴歸"。
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智商遺傳上也存在這種迴歸現象。簡單説,就是智商高的家族,這種智商不會一直高下去;普通家庭呢,孩子也不會一直普通的。
也許,這就是大自然的智慧吧,否則學霸永遠被那一兩個家族壟斷,怎麼實現階級流動和公平呢?
2、學霸父母的期望值太高
學霸生出學渣還有一個因素,就是父母的過高要求。因為這些父母自己就是十分優秀的人,所以在判斷孩子是否優秀這個問題上,他們有更高的標準。
普通人:"我家娃一歲半會説詞語了,真棒!"
學霸:"一歲半就開始雙語輔導了,可是效果不好,看來孩子太笨。"
另一方面,因為"學霸父母"的閃閃標籤,周圍人會對他們的孩子有更高的期望值,導致父母有比較大的壓力。同時,他們把這種壓力轉嫁到了孩子身上。
在不斷的攀比和焦慮中,學霸父母會更加嚴格的管教孩子。而有些孩子由於一時達不到標準,反而破罐子破摔,不求進取,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博士JoanLuby的一項研究證明:父母干涉越多,孩子的大腦越被動、越習慣依賴父母。反而是給予孩子更多信任和自由的家庭,孩子的大腦才能充分開發,變得聰明。
3、對"智商"的理解過於片面
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什麼是"學霸"?對於孩子,大家的默認定義就是"這個孩子學習成績好",才有資格擔任學霸一職。但多元智能理論提出,人的智力包括語言、邏輯、空間、音樂、運動、自然、自省和人際等多種因素。所謂的"學渣"只是語數外考試成績不好,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某個領域的人才。
曠世有名的達芬奇,在幼時就被他的老師斷言:"這個孩子以後絕對不會有出息"。後來達芬奇的父親發現他的繪畫興趣後,着重培養他這方面的能力,才避免天才蒙塵。
Tips:一個人是否成功和優秀,並不是只有一種定義。折斷孩子興趣天賦的翅膀,才是最可惜的。
育兒不是單項選擇題
有的父母説,道理我都懂,但看着孩子一點都沒繼承我們的智商,心裏還是着急。其實教育是長年累月的過程,所謂的育兒不是父母多教孩子幾道題,考試多拿兩分。而是在我們能力範圍內,為他創造更好的環境和良好的"刺激與激勵"。
首先,要保證高質量的陪伴。
李玫瑾教授説過,"孩子的前6年,父母一定要陪在身邊"。
高質量的陪伴一方面可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良好生活、學習習慣;另一方面,悉心的照顧和觀察,才能明白孩子擅長和熱愛什麼,短板在哪裏?從而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其次,家長要以身作則。
也許智商是天生的,但優秀的人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斷的學習和長期的堅持。所以在教育孩子時,我們不要用蒼白的語言對孩子説,"你要好好學習啊!"、"你怎麼這麼笨呢!",這樣只會引起孩子反感和對抗。
行為比語言更重要。如果父母在工作中表現出色、認真負責,生活自律、追求進步,孩子作為模仿者,自然會不經意的學習和追隨。
最後、父母需管理好焦慮。
我們打開朋友圈,發現別人不是在度假就是在血拼,似乎只有自己窩在辦公室裏。實際上,大家都是社畜,只不過把最光鮮的一面展露於人。
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這樣,經常逛育兒羣的父母都會焦慮:
月月三歲就可以英語交流了;
豆豆才兩歲,繪畫天賦就了不得;
小亮還沒上幼兒園,平衡車已經拿了多次全國大獎……
再看看身邊的娃,恨不得反手給他兩巴掌。
可是,這也只是其他父母有意展露出的光鮮面。會英語的孩子可能連飯都不會自己吃;會畫畫的孩子可能跑步就摔跤。沒必要拿自家孩子的短處,跟別人的特長去比較,只會徒增煩惱。
小辮子媽有話説:
每個孩子都像一顆種子,只要父母悉心培養,耐心等待,總能開花。漫長的一生中,充實快樂的生活和健全的人格,不比一次考試成績更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