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窯青釉蓮瓣紋帶託碗

洪州窯青釉蓮瓣紋帶託碗
洪州窯青釉蓮瓣紋帶託碗,年代:南朝 通高6.7釐米,托盤口徑17釐米,碗口徑9.2釐米。此洪州窯青釉蓮瓣紋帶託碗:年代久遠,品相基本完整(只有少量脱釉現象),碗敞口,直身,內斂,實心圈足,外刻蓮瓣紋;託為敞開式花口,內刻蓮瓣紋,線條粗獷,中間有一圈隆起,恰與碗底相扣。釉面光潤泛黃,開片小而密。

洪州窯青釉蓮瓣紋帶託碗
文獻記載最早見於唐陸羽《茶經》:“越州上,婺州次,嶽州次,壽州、洪州次……越州瓷、嶽州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皆)不宜茶。”經過多次考古發掘就所出土的茶具而言,洪州窯各類青瓷杯有敞口、斂口、外卷唇之分,有鼓腹、削腹、折腹之別,底腹交接處旋削螺旋紋,或假圈足或玉璧形底等多種形制,紋飾有重圈紋、重圈環點紋、重圈環水波紋、雙層重圈間弦紋、蓖點紋、梅花和聯珠紋等多種。其中的把手摺腹杯和雙層重圈紋折腹杯,紋樣新穎,造型雅緻,胎質細膩,釉色瑩潤,用以盛茶,茶汁清澈。其盞託呈盤狀,淺腹,璧形底,盤心塑有圓凸圈,用以承託茶杯,製作精良,設計考究。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曾為洪州窯鳴不平:“陸羽以瓷色為主要標準,只能算是飲茶人的一種偏見。”
洪州窯位於今江西南昌市南郊三十多公里的豐城市境內,唐時那裏屬於洪州轄區,故稱洪州窯。洪州窯始燒於東漢,盛行於南朝和隋朝,所燒的青瓷雖不如越州青瓷影響深遠,但也不乏有精美之器。尤其是它晶瑩的釉面,玻璃質感極強;這是其他窯口所不及的。洪州窯青瓷在裝飾手法上有刻花、劃花、印花、堆塑和鏤空等技法,紋飾以蓮瓣為主;器物的類型有碗、壺、罐、盤、杯等,難以忘懷的有博山爐、青瓷灶、雞首壺等;那些精湛的工藝、瑩潤的釉色時時讓人讚歎不已。

洪州窯青釉蓮瓣紋帶託碗
青釉蓮瓣紋帶託碗,該碗口微外撇,器壁斜直,小平足。碗外沿是一週蓮花瓣實紋;施釉不及底,底足露胎。整個器物釉色晶瑩,釉面玻璃質感強,開冰裂碎片,是一對典型的南朝青瓷碗,給人以秀麗挺拔、古樸自然之感。充分顯示了古人制造它時的高超技術;況且托盤與碗風雨同舟了這麼多年,沒有分離也沒有破損,實在是一對可遇不可求的完美佳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62 字。

轉載請註明: 洪州窯青釉蓮瓣紋帶託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