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加本商學院,主修金融,輔修數學
GPA: 3.8+
GRE: V160 + Q170 + 3.5
TOFEL: Waived
三段量化實習+一段科研
申請情況:
AD: MIT Sloan MFIN, Columbia MAFN, JHU Finmath, USC MFE
Reject: Oxford MFE, Stanford ICME
Waiting list: Cornell FE
Pending: Columbia MFE, UCLA MFE
説在前面
我不善言辭,很多事情經歷過後時間過得越久就會慢慢淡忘當時的感受,整篇文章是我整個大學四年來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在選專業到選課,再到確定申請目標,到最後拿到offer。我是非常感謝世畢盟的(尤其是我的mentor和培訓師姐姐),這種感謝不是為了宣傳,而是發自內心的感激。
前期準備
我是大二的時候接觸到了GGU,也開始慢慢在學校裏瞭解金工金數這個領域,並且也有在美國讀研的想法,就開始申請金工的準備。和GGU簽約後,很快老師安排了mentor和培訓師,並且約上了第一次meeting。第一次meeting我就能感受到她們的專業。她們給我梳理了時間線,並建議我儘快考出GRE,補充數學課和編程。因此我選擇了輔修數學,並且側重於數學gpa的穩定(最後minor gpa是4.0)。在大三的時候補充了quantnetc++的網課,給自己的量化背景進一步做提升。Mentor同時建議我實習relevant>big name,所以我在找實習的時候側重於找量化部門更加相關的實習。關於GRE,我其實沒有花太多時間準備。大二的暑假我用了近一個月突擊GRE並且一戰分手。其實GRE Verbal最主要的是先背好單詞(我在大二下學期開始每天都花30min背,利用在學校的瑣碎時間,比如食堂排隊或者下課間隙,重複幾次加強記憶效果),再到做題時要關注邏輯,而不是這個單詞的中文解釋。另外就是考試時候的心態,儘管我兩次模考都沒有取得非常滿意的成績,但到了真正考試的時候,我不再想是不是一定要一次考出來或者會考的很差,而是把它當成一次練習,在真正的環境中模擬一遍,考差了大不了一個月以後再戰。對於金工來説,實習是必須的。在一開始的實習中,我也總是做一些比較瑣碎的事情,但在第二段實習裏,我開始主動和supervisor交流溝通(也是我其中一位推薦人),他不僅在我的實習裏給了很多建議和指導,同時也給我職業規劃提供了很多參考幫助。後來我漸漸發現主動和別人溝通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可怕,我開始主動走出舒適圈,努力擴充自己的人際關係,因為不開口永遠都不會知道結果。
申請過程
選校
選校的時候我和mentor還有培訓師溝通了好幾次,她們也和我分析了各個項目的風險,最後根據我的職業規劃定下了選校。但我後來發現選校的時候考慮項目和自己背景是否match也很重要。我雖然補了不少編程課,但cs背景和Science& Engineering的同學比確實薄弱了些,所以迄今為止,我所有computational finance相關的項目都沒有收到錄取。最後我申請到的項目也確實是和自己背景非常match的。在查看學校項目介紹的時候會發現有些學校的課程其實自己並不喜歡,或者學校的理念和自己的職業規劃不匹配,這樣的學校其實申請到了也不會去的,所以多瞭解一下項目信息,再做決定。也是在申請過程中,我明確了自己心裏最喜歡最想去的項目-MIT MFin,也開始全力準備。
文書
一開始寫文書的時候我毫無想法,本身就很不愛表達的我不知道怎麼才能寫好一篇好文書。Mentor讓我多關注我每一段之間的邏輯還有我的感受,我也終於明白我不需要為了迎合學校去寫一篇非常fancy但不屬於我自己的文書。所以我開始回憶自己整個申請的路,從自己一開始的motivation到中間做了什麼準備,還有每段實習的感受,把它們串聯起來。文書中還要寫到職業規劃或者why program,這時候項目的match就很重要了,把自己的職業規劃以及特點和學校聯繫起來。每次我寫完文書mentor都會很細緻的再幫我修改並且提供建議,直到最後定稿。
面試&其他
整個申請季對我而言是非常難熬的,戰線拉的很長以及每一天的等待都很煎熬。在11月收到了讓人意外的oxford mfe面試以後,對面試有點畏懼的我只能硬着頭皮開始準備,並且想為以後mit的面試做準備。GGU給我約了兩次Mock Interview,也讓我對真正面試沒有那麼畏懼。這裏誇一誇GGU的mock interview,老師們非常專業,會建議從面試官的角度去思考答案。
在真正的面試裏,我自我感覺良好並且問題都在mock interview出現過,但我卻沒有收到oxford mfe的offer,這讓我開始自我懷疑,懷疑自己面試的能力。這裏我真的非常感謝我的培訓師,給了我非常多的鼓勵和安慰。我也開始慢慢冷靜下來準備其他學校的申請。二月開始各個學校也開始陸陸續續髮結果了,裏面ad夾雜着reject,還有很多沒有消息。在收到了第一封offer哥大金數以後,我終於擺脱了失學的恐懼,但心裏還是更想衝一衝自己的dream school。為了準備mit的面試,我寫了30多頁的準備稿(mentor在這裏給了我很多指導,比如怎麼讓每段回答能更好的體現自己的優點),對於每一段經歷我都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比如為什麼要選這個實習,為什麼以後是這樣的職業規劃)。我也放棄了背稿子,而是在梳理了自己完整的心路歷程後去和麪試官進行友好談話,我們整個過程聊的比較放鬆和愉快。3.8號那天,我接到了來自馬塞諸塞州的電話“Welcome to MIT Sloan”,我激動的説不出話來,但我也明白,我能收到這樣的offer離不開父母,教授,朋友以及GGU的幫助和支持。
關於GGU
有GGU在這幾年的陪伴,我感覺自己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Mentor和培訓師的專業讓我在申請裏少走了不少彎路,也讓我逐漸看清了自己的職業規劃。在培訓師的鼓勵下,我不斷的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挑戰了很多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或者自己沒有想到能完成的事。感謝佳韻和淼姐,感謝幫我每次潤色文書的native,幫忙預約面試的老師以及模擬面試的老師們,謝謝你們的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