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縱覽古今歷史,綜合重大歷史事件,暢聊名人名士,扒一扒不為人知的趣味野史。
蘇軾與辛棄疾的異同
辛棄疾,我國南宋時期的豪放派詩人,生於金國,他的詞中有着濃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因為國家常年征戰,戰鬥的精神也隨處可見。與蘇軾並稱為“蘇辛”。
辛棄疾畫像
蘇軾的詞,被譽為“為詞立法”突破了以往詞的傳統作法,擴大的詞的意境,而辛棄疾繼承了蘇軾在詞上的改革,並將他繼續發展,將詞功能發揮到最大。而且蘇軾與辛棄疾都屬於豪放派的詩人,且都是性情中人,在詞的創作上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蘇軾的詞與傳統的詞作有很大的差異,詞多表現的自由曠達。他在題材、風格上都做了重大的突破,將語言演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態度,在詞的創作中,加入了對祖國的壯麗河山、日常生活、人生哲理的描寫,宣泄自己的情感。而且蘇軾受到儒家和道家的薰陶。
辛棄疾的詞多顯豪健悲憤,辛棄疾滿腹愛國的熱性,卻壯志難酬,讓他產生了矛盾,內心痛苦不堪。他的詞已經不限於蘇軾時期的對祖國的壯麗河山、日常生活、人生哲理的描寫,內容擴大了很多,題材也寬闊了很多,凡是能寫入文學的東西,辛棄疾都將其寫入其中,書寫他難酬的壯志之志。
辛棄疾在言語技巧方面也有突破,他的詞形式鬆散,句意連貫,在注重節奏和語氣的基礎上,句子寫的比較長,不拘泥於套路。有人評價他們,蘇軾是以詩為詞,辛棄疾是以文為詞。
蘇軾是什麼之一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像
“唐宋八大家”有唐代的韓愈和柳宗元以及宋代的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和曾鞏構成的。
“唐宋八大家”並不是在那個時代就有的稱呼,而是在明朝初期的時候才出現的。“唐宋八大家”這個稱號是由着朱右首先提出的,然後到了明朝中期,葉唐也選了八個人編了一篇文集。之後到了明朝末期,茅坤承這個人結合了前面兩個人的説法,編選了一下,有了《唐宋八大家文鈔》這一個書。這個書在那個時候還是提供流行的,於是“唐宋八大家”就確定下來了。“唐宋八大家”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唐宋的古文運動中佔據中心地位的人,他們也都提倡散文以及反對駢文,並給了當時還有後世的文壇一個深遠持久的影響。
蘇軾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學實力是不容置疑的。在“唐宋八大家”中,蘇軾也是一個很出色的存在,有着很獨特的文學觀點,這使得他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名副其實的。蘇軾的文藝觀是體現在他的創作中。
蘇軾留下的詞有着《水調歌頭》、《江城子》、《浣溪沙》、《蝶戀花》這一些,散文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等。這些都是給了後世很深的影響的一些文學作品。蘇軾的風格也是被無數的後輩模仿。蘇軾是因為足夠厲害才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而不是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出名的。
蘇軾是什麼派詞人
蘇軾是“豪放派”的詞人,雖然蘇軾不是“豪放派”的創始人,不過“豪放”這個詞是蘇軾第一個用來評價詩詞文章的,而且,蘇軾創造了宋詞“豪放”的一個巔峯。可以説宋詞的豪放就是從蘇軾開始的。
蘇軾畫像
在蘇軾的詞中不難看出那一份別人學習不來的豪放不羈,他不僅在是寫一篇短短的詞,他是在詞中構建了一份宏偉的藍圖,讓人不得不為這份氣勢所傾倒。説起來,豪放派的特點可以總結為創作的視野是比較廣闊的,氣象是比較恢弘雄放的,還喜歡用一些詩文的手法和句法來寫詞,所以這就使得詞中的語詞宏博,而且不不拘守於音律這些東西,所以在有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奇怪,一些比價守舊的人就會覺得這些東西就是一些亂七八糟不能稱之為詞。不過這才是“豪放”啊。從蘇軾的詞中,我們是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個特點的,所以説蘇軾是“豪放派”的詞人,這一點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以“老夫聊發少年狂”作為開頭,這就是豪放啊。有一種和別人不一樣的感覺就這麼出來了。就是是表達思念也是帶着豪放的。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是在表達思念,可是還是帶着一份不一樣的氣勢在的。試問,有多少人敢去“把酒問青天”呢?
所以説,蘇軾是豪放派的詞人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如夢令蘇軾
蘇軾的《如夢令》有幾首不同的詞,其中《如夢令·為向東坡傳語》是蘇軾《如夢令》中成就最高的一首詞。
蘇軾畫像
《如夢令·為向東坡傳語》與蘇軾被大家所熟知的風格是不一樣的,顯得比較清淡。不過清淡不是沒有味道,而是更加的自然純粹。
蘇軾字東坡,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這首詞是寫給自己,用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的一首詞。《如夢令·為向東坡傳語》是蘇軾從黃州回到了京城之後因為厭倦了官場的爾虞我詐而想念起在貶到黃州的那段日子。那段日子雖然有些鬱悶,可是生活的卻是很合自己的心意。蘇軾對於那樣的日子分外想念,就給自己寫了首詞,就有了《如夢令·為向東坡傳語》。詞中的“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就是正好驗證了蘇軾想要回黃州過安逸日子的想法。這首詞是蘇軾少見的一種風格。
《如夢令•春思》是蘇軾的另一首《如夢令》,這首詞中有“居士,居士莫忘小橋流水。”這一句詞,這和《如夢令·為向東坡傳語》中的“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表達着同一種感情,都是在嚮往着舒適安逸的日子。
不過蘇軾想過田園生活,可是就是不能如意,那可不就是“如夢”一般的想法嗎?身在朝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所以只好用作詞來安慰一下自己,至少在詞中,蘇軾是在他嚮往的生活中。
蘇軾婉約詞
蘇軾是我國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型人物,是一代文學大家,堪稱大文豪,蘇軾的詩詞歌賦都具有非常高的成就,特別是蘇軾的詞更是開創了“豪放派”的歷史先河,在蘇軾生活的那個年代,“豪放派”剛剛形成,婉約一派還佔據主導地位。蘇軾也有大量的婉約詞作留存下來,其婉約詞的成就也是非常高的。
蘇軾塑像
蘇軾的婉約詞作流傳下來的有很多,之所以能夠被流產下來就是因為其非常的絕妙,甚至有一些已經成為了現代人耳熟能詳的口頭話語言,可見蘇軾婉約詞的深入人心。下面我們就開欣賞一首蘇軾的婉約詞。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芳草。牆裏鞦韆牆處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詞的意境是非常優美的,寫出了春天裏燕子飛翔、綠水繞人家、柳絮飛舞、牆內鞦韆佳人笑,牆外行人側耳傾聽,聽到牆外有行人,牆內佳人笑聲漸漸變得“悄悄”的情境,可以説是一首絕妙的詞作,特別是其中“天涯何處無芳草”和“多情卻被無情惱”更是成為了現代人的流行語。很多人都會使用這兩句話,但是卻並不知道其來處,可見蘇軾的婉約詞對一千年後的我們的影響之深。
蘇軾的婉約詞雖然也是表達了婉約詞的內容,但是鑑於蘇軾豪放的性格,寬闊的胸襟,使得婉約詞也有着開闊的意境和清麗的詞風。所以説蘇軾的婉約詞也可以獨成一派,而與其他的婉約詞具有非常不同的意境。
蘇軾性格
蘇軾的詩詞為千古所流傳,他自己也成為了近千年家喻户曉的人物,他的性格是怎樣的呢?大家可能都會説蘇軾的性格的是豪邁的、是樂觀的,可能大家是針對蘇軾的詩詞裏面所抒發的感情色彩而肯定的,那麼蘇軾的性格到底是不是豪邁的呢?
蘇軾雕像
首先,蘇軾的曠達、好爽、樂觀是來自於他性格最本身的直率,而且這個才是他的本質,是天生帶有的,蘇軾的一生官運坎坷,也就是他直率的原因,得罪了很多的權貴,而她的詩詞也是與直率有很大的關係。他的一生充滿了坎坷,首先是自己的生活,再一個就是他的仕途,可以説是起伏不定的,從生到死,都是在起伏中度過的。
雖然蘇軾的人生充滿了坎坷,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與他的性格是有很大的關係,他直率的性格也造就了他有一顆博愛和寬闊的心,慢慢的他的詩詞裏面也充滿了豪放和輕鬆,更是有一種淡泊名利的氣氛和一些看清事實的獨特眼光,這些都在他的文學作品裏體現了出來。
蘇軾的性格也決定了他的一生,從大的方面講,他成了北宋各個集團之間爭搶的產物,而從他自身來講是因為他看清了一切,加上性格原因他心裏無所牽掛,自然而然的就豁然開明,自然一切事情對於他來説都無所適從了。
蘇軾因為心中無牽掛,最終以豪邁的本色走完此生。
蘇軾豪放詞
蘇軾,其詩詞多為豪放瀟灑,當然也有婉約的詞。但是,蘇軾作為詩詞“豪放派”的鼻祖,他的詩詞皆慷慨豪邁,令人讀之無不感嘆其作品的豪放氣息,一曲讀罷,心中的豪情萬丈,蕩氣迴腸,彷彿也經歷詩詞中的一事一物。
蘇軾畫像
蘇軾豪放詞的代表作有《江城子》、《水調歌頭》。
一曲“大江東去浪淘盡”衝擊了宋代詞壇,一改往日的靡豔風格,豪放派進駐了北宋詞壇。蘇軾也因此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人。豪放是指,詩詞中語言激盪,言豪情,説壯志,頗有一番拋頭顱,灑熱血的架勢。
這是蘇軾在後期的主要風格作品特點,與早期的類似婉約不同。通過詩詞,描寫心中的壯志與抱負。《赤壁懷谷》,一開始就描寫大江大河,上下五千年,這雄渾壯闊,綿延千里的大境界。
在這樣大的境界中,作者心胸也跟着化在這宏大的天地之間。在這虛無飄蕩的世界裏,感嘆自己人生的短暫,將人生的挫折也化為這個世界裏,彷彿一切困難都沒有那麼嚴重了。作者在這個空間裏,學會了去抗爭,同樣也跟蘇軾這不甘沉淪的高傲的品質有關。
蘇軾一生漂泊,但是,在他後期的詩詞作品中,基本都是以一些激盪豪放的詩詞為主。蘇軾豪放瀟灑的詞,使人們尊他為豪放派領頭人。豪放飄逸的詞,在宋朝時期,其詩詞多以豔為主,而豪放飄逸的詞作為一種新的事物存在。
蘇軾是什麼居士
蘇軾是宋朝文學界的頂尖人物,他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唐宋八大家之一,但這麼一位不但在歷史上留下眾多詩詞,而且性格十分豪爽的著名詩人,在朝廷任職期間卻多次被貶,但也因為他的被貶經歷,讓他為自己取了一個響徹天下的的稱號,東坡居士。
蘇軾像
在蘇軾被貶的經歷中,有一次是被貶到黃州,當時他雖然身上有一個‘團練副使’的職位,但並沒有什麼實權,而且每個月給的俸祿也很少,加上蘇家當時的人口很多,因此一家人生活的十分貧困,儘管生活的有些困難,但日子還是可以勉強維持下去的。
可就在兩年之後,隨着蘇家人口的增長,每天的開銷逐漸變大之後,連這種苦日子也都快過不下去了,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好友馬正卿來黃州看他,看見自己的好友現在生活的艱難這麼之後,就去找了他的同學,也就是當時的黃州太守幫忙,看在馬正卿的面子上,黃州太守給蘇軾找了一塊不用的土地讓他種點糧食什麼的來維持生計。
而這塊地正好黃州城東山坡上,蘇軾想到自己一直崇敬的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擔任忠州刺史的時候,曾經在城東山坡栽過樹,還經常去那裏散步、作詩,而現在他所開墾的這塊土地也在一塊坡地上,和白居易那個時候有些相似,出於對白居易的敬意,他就給自己取了個東坡居士的名號,也在那過了近兩年的農夫生活。
蘇軾的詞風
蘇軾作為宋代著名的大文學家,也是我國文學史上影響力最深遠、貢獻最大的文人之一,他的詩極具有創新精神,作為新派詩人的代表,蘇軾突破了傳統詩詞的規則和約束,開創了新一代詩詞新形象,為宋代詩詞的發展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
蘇軾像
蘇軾的詩風格多變,特點鮮明。這也和他生性豁達、為人直率並且喜歡道家風範有着莫大的關係。在他的兩千七百多首詩詞中,具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前期時候蘇軾主要通過詩句表達他對社會問題的憂慮和自己對於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十分鮮明的做出對現實的批判。例如《夜泊牛口》中就是如此,通過詩句的描述寫出了百姓生活的勞苦和對他們的憂慮。第二個特點就是蘇軾的詩具有很重要的美學價值。蘇軾是出了名的愛美食愛美景愛出行,他喜歡暢遊在大好河山之間,而這個時期他描寫的詩句就非常的優美,將景物描寫的淋漓盡致,情景相生的感覺讓人彷彿和景色混為一體。
這個時期蘇軾作品非常多,例如《惠崇春江晚景》、《題題西林壁》等,這是十分優美而歡暢的詩作,讓人耳目一新,其中形象生動的比喻和新奇的擬人手法別具一格。第三個特點也是非常重要的特點,蘇軾的詩兼容幷包開啓了詩詞革新的風潮。蘇軾的詩詞突破了傳統詩作的束縛和條條框框,內容格局較之前恢宏了許多,其內容更是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