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清朝,就不得不提康熙皇帝的九個兒子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後來我們把這次事件稱為九龍奪嫡。最後以四阿哥胤禛為首的陣營取得了勝利告終。胤禛登基後,次年改年號雍正,因此,也被稱為雍正皇帝。
大家都知道,雍正皇帝也被稱為最勤奮皇帝。他在位13年,雷厲風行,大力發展政治改革,解決了康熙時代留下的國庫空虛問題,為乾隆盛世打好了基礎。然而一個如此勤奮的好皇帝,為何僅僅在位13年就駕崩了呢?要知道,康熙8歲登基,14歲執政,在位整整62年。而乾隆皇帝在位也長達六十年。
對於雍正的死,大家都十分意外,據史料記載,雍正在死之前,雖然身體不適抱病,但並沒有一病不起,反而堅持在處理政務。然而第二天就宣佈病危離奇去世,在史書上也沒有寫明原因,雍正為何突然病危成了一個謎。不過後世一直流傳着幾種原因,總結一下,大概有以下幾點。
第一,熬夜
雍正政務上的勤奮是大家公認的,完成可以用“拼命四郎”來形容。他幾乎每天處理朝政到很晚,批閲大量的奏摺,每天平均睡眠時間只有4小時。工作強度如此之大,身體自然承受不住。到了現代,熬夜的人更是不少,殊不知這樣對身體十分不好。
第二,暗殺
當時民間最流行的説法是,當年雍正為了鞏固政權,興起文字獄,很多人因此而死。而其中有一個叫呂四孃的女子,她的父親和爺爺在其中。為了報仇,呂四娘借選秀混入了宮中,並在一次侍寢中刺殺了雍正。
第三,丹藥中毒
晚年時期,由於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雍正的身體出現了問題,開始服用丹藥。然而現在的我們當然知道,古代的丹藥裏面含有大量重金屬,剛服下去,精神會短時間變好,但是一旦長期服用,毒素在身體積累,就會導致慢性中毒。因此,也有傳言説雍正是中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