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面對騎兵,古代步兵應如何取勝?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經典

騎兵作為冷兵器時代的重要兵種,由於其具有行動輕捷,受地形、氣象影響較小的特點,所以歷來都受到當權者的重視。

騎兵通常擔負正面突擊、迂迴包圍、追擊、奔襲等任務。一支有組織的騎兵部隊,能快速的打擊對手,也能在戰況不利時迅速撤退,脱離戰場(除非和他們交戰的也是支移動力極高的快速部隊)。無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還是清朝的八旗騎兵,都是統治者重視騎兵建設的表現。


那麼,當步兵在野外遇到騎兵時該怎麼辦呢?古人大致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長槍陣。長槍陣這種稱呼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各個國家,各個朝代都有不同的組合方法。比如遠近聞名的馬其頓方陣,就是由純長槍兵組成的,這裏我們一筆帶過,主要説一下中國的情況。漢代時期的長槍陣也是純長槍兵陣,戰士手持數米長的長槍,依次排列,通過長度來降低騎兵賴以生存的速度優勢,達到破敵的效果。但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比較嚴重的缺點,一旦大量騎兵衝入長槍陣,數米長的武器很難進行近距離格鬥 。於是漸漸地出現了多兵種融合的長槍陣,陣前為鹿角、拒馬、盾車等障礙物,陣的前排為刀盾兵組成的盾牆(不光有盾,也裝備了近戰用的刀),其後為戟兵,也有的為長槍兵或者陌刀兵(盛唐陌刀兵聞名天下),最後為弓箭手進行壓制。這樣將多兵種進行有序結合的方陣,實現了多層次的對騎壓制與攻擊,最大程度減少了傷亡。


第二種就是弓箭陣了。通過大規模的發射箭雨來阻斷騎兵的進攻,這種方法一般對護甲單薄的輕騎兵有效,對護甲稍厚的騎兵就比較吃力了。而且還必須考慮弓箭手臂力和箭支的消耗問題。


總之,在野戰中,步兵與騎兵相比處於天然的劣勢,所以無論是長槍陣還是弓箭陣,都是一種抱團防禦性的進攻方法。當然,也有選擇主動進攻的,比如大宋朝赫赫有名的岳家軍,就做到了用步兵砍馬腳這種高難度動作。這種方法只能做個例參考,畢竟步兵要和騎兵對攻,不僅需要高超的作戰能力,還要有過人的膽識,也就只有岳家軍這樣的精鋭才能做到吧。

——小編碼字不易,各位看官的點贊與關注就是對小編的最好支持,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