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忽必烈就是四個字:得位不正!
不過,成吉思汗雖然表達了他希望窩闊台做自己繼承人的願望,但事實上誰能做汗,還是要由蒙古的忽裏台(即諸王及貴族參加的大會)推舉決定。所以在成吉思汗死後、王位空缺的兩年內,拖雷監攝國政。1229年秋,蒙古宗王和重要大臣便正式舉行選舉大會。大會爭議了40天,分成兩派,一部分人主張推舉拖雷做大汗(這實際上就是反對成吉思汗的意思,但支持者還是很多),另一部分則支持窩闊台。在此時刻,察合台投下關鍵一票給了窩闊台,由此奠定大局。
1246年,窩闊台死後誰來繼承這個汗位?同樣是忽裏台大會,諸王、貴族都到和林來參加大會。諸王中,“長子西征”統帥拔都威望最高,但是他不願意支持窩闊台的兒子貴由,卻又沒有別的人選,所以只能託辭有病,拒絕赴會,讓自己的弟弟過來參加。而這一次大會的推選結果,確實是選了貴由做大汗——也就是在這次大會上,蒙古貴族還立誓道:“只要你(指貴由)的家族中還留一個哪怕是裹在油脂和草中的人,我們都不會把汗位再給別人。”
貴由死後,拔都便以長支宗王的身份發飈,他遣使邀請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亞草原的駐地召開了一次忽裏台,在會上他極力稱讚蒙哥能力出眾,應當即位,而窩闊台後人,已經沒有繼承汗位的資格(因為違背了忽裏台大會的宗旨,限定了繼承人)。所以最終這次大會的結果,是拖雷的長子蒙哥成了大汗。
也正是這一次大會,造成了窩闊台、察合台兩家與朮赤、拖雷兩家的對立。蒙哥於是又遣使邀集各支宗王到斡難河畔召開忽裏台,最後在1251年再度選舉,蒙哥終於獲得多數票,成為廣受認可的蒙古大汗。
所以説,從成吉思汗開始,窩闊台、貴由、蒙哥都是忽裏台大會選舉的結果,這是蒙古人認可的首領產生模式——但是,忽必烈不是這樣的!
此時,忽裏台大會仍在發揮其作用,但忽必烈,卻沒有經過任何大會的推選,便自稱大汗(從某種程度上説,這就好比是當初的啓,在父親禹死後自立為國君,開啓了中國式父死子繼的時代)。忽必烈這麼做,當然是違背了蒙古的傳統政治規則的,察合台、窩闊台兩系以及蒙哥的兒子們,都支持阿里不哥繼承。1260年的忽裏台大會,最後選舉出來的蒙古大汗,就是阿里不哥。而拔都後裔那邊,同樣對阿里不哥表示支持,譬如説金帳汗國稍後的錢幣,就是刻着阿里不哥的名字。惟有伊兒汗,貌似對忽必烈有所支持。
雙方征戰的結果,卻是阿里不哥輸給了忽必烈。也就是説,忽裏台大會選舉制輸給了皇帝繼承製。但是,雖然忽必烈贏得了戰爭,卻沒能贏得全體蒙古人對他的認可。也就是從這一刻開始,朮赤、察合台、窩闊台三系,都與元朝開始各奔東西,甚至是與元朝關係最好的伊兒汗,事實上也走上了獨立之路——換句話説,蒙古汗國的共同體機制,由此土崩瓦解、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