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軍:涵養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的基本特質
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怎樣的教育創新才是真正有益於創新人才的不斷湧現?在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校長、書記許軍看來,從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角度看,可以用眼界寬闊、格局高遠、思維理性、能力卓越這四個關鍵詞描述創新人才必備的基本特質。
本文原載於《上海教育》 2020年06月B刊,更多內容,詳見雜誌。
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校長、書記許軍
2020 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伴隨而來的一系列複雜的國際外部環境,再次讓我們深刻意識到:當今世界,國家之間的競爭日益體現為以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的競爭。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教育。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教育在集聚、培養人才方面具有決定性作用。如何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怎樣的教育創新才是真正有益於創新人才的不斷湧現?從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角度看,可以用眼界寬闊、格局高遠、思維理性、能力卓越這四個關鍵詞描述創新人才必備的基本特質。
眼界寬闊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寬闊的視野是推進學生創新潛能發展的“助推器”。它不僅能夠喚醒學生潛在的學習需要,而且能讓學生具有寬闊的胸懷、前瞻的思考、高位駕馭的能力和更豐富的人生選擇。對學生而言,寬闊的眼界從何而來?無他,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中國古代文人一向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治學傳統。“讀萬卷書”注重於理論中豐富積澱,厚植素養;“行萬里路”強調於實踐中學以致用,增廣見識。未來的創新人才不僅要具備紮實的專業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藴,更要能夠走出校門,具有與社會對話的能力,具備主動融入世界的意識。
格局高遠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格”是對認知範圍內事物認知的程度,“局”是指對時間與空間認知範圍的大小。不同的人,因認知差異不同,而有格局大小之分。可以説,一個人認知格局的大小,深刻影響着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而一個人的人生境界則決定了其自身的精神高度和生命品質。在華為頻頻受到美國政府打壓的時候,任正非並沒有就事論事地站在企業自身立場考慮應對壓力與挑戰, 而是立足於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高度,關注教育,思考未來,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教育是中美較量的本質,更是未來中國的底線。這體現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的高遠的格局。有這樣的領軍人物,才能帶來企業行穩致遠, 壯大發展。
思維理性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人生做出正確的選擇、正確的決策,理性思考是關鍵!在這個世界上,每臨大事發生,總是跟風起鬨的多, 也不少見造謠生事者。就以這次疫情來説,我們看到了諸多紛紛擾擾的信息,或真或假。在信息狂轟濫炸之下, 能不能保持清醒,對今天的成人和孩子來講,都是一種考驗。具有理性精神,才會有真正的獨立思考,才會有真正的批判性思維,才有可能以一種非常穩定的心態去帶領一支隊伍去創新、去創造、去發展,看問題做事情, 才不會有非此即彼的極端表達。理性和獨立思考是怎麼來的?其實是經歷了對事情的判斷、思考,和事情之後的審辨反思而積累形成的。
能力卓越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一定是具備創造“根基”的、能力卓越的人才。那麼,創造“根基”從何而來?卓越能力的培養路徑又在哪裏?
美國國家資優研究資源中心總監蘭祖利在其著名的資優三環説中認為,資賦優異是三個條件的綜合,這三個條件為:智力在中等以上;顯現出創造思考的特質,即有高度創造力;有高度的工作熱忱。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才能稱為資賦優異。這樣的定義強調,先天具有的潛能並不是決定一個人日後成就的主要因素,大多數人的智力都在中等或以上水平,一個人能否有成就,主要取決於他能否以持續不斷的熱誠,將其潛能充分激發出來。從這一理論來看,創新能力是每個正常人所具有的自然屬性與內在潛能。因此,培養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特質的資優人才應該從僅僅關注資優學生的發展,向既關注資優學生,也關注普通學生潛能開發轉變。
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所必備的卓越能力與一般意義上的“技能”有本質上的不同。絕大多數技能是可以傳給他人的,一定是可以重複的,而可以被一再重複的則不一定具有創造性。培養創新人才能力的過程就像一顆種子生長、發芽、結果的過程,需要土壤、陽光、雨露、空氣等諸多因素共同作用。如果將這顆種子放在適合的土壤中,提供適當的氣候條件,並給予精心的灌溉、除草、施肥,它就能更加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學校教育就好比是對自然生態的優化,它有能力為學生營造一種更加適合創造性發展的教育“小生態”,使學生置身其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於涵養,人才是教育過程涵養出來的,而不是催生出來的!學校對人才培養,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着眼、着手:一是厚植基礎,厚積薄發;二是適性揚才,發展個性;三是豐富閲歷,見多識廣;四是手腦雙揮,心靈手巧;五是藝體並舉,涵養靈性。
總之,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人才需要教育與社會發展同頻共振。學校教育用正確的理念、豐富的課程、有效的方法,實實在在地為創新人才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編輯 | 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