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偉、連綿的喜馬拉雅山脈東段,有一個神秘的國家,經濟落後,但幸福指數極高;明明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是經濟、軍事、外交卻處處受制於人,儼然矛盾的結合體。
這個國家就是我國與印度交界之處的不丹。
不丹本是吐蕃的一個部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在9世紀,不丹開始成為獨立的部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與我國的西藏有分不開的牽連。正因為如此,不管是在文化還是風俗方面,它與西藏都有着極高的相似度。
不丹地域狹小,僅僅只有3.8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我國國土面積的三百分之一,人口只有七十多萬。當我國中原迎來大唐繁華時代的時候,不丹作為大唐的附屬國,即向其定期朝貢。元朝時期,朝廷更是曾在西藏設立宣政院,統領西藏事務,而不丹是其中的一部分。自古以來,不丹的人民和百姓始終保持着淳樸、可貴的品質。
這一情況在1772年英國殖民者踏上這片土地發生了改變。當時正值西方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工業革命,他們憑藉先進的技術與堅船利炮將觸角延伸到了世界上的每個角落,在美洲、在非洲、在亞洲,到處都可以清晰地見到他們的身影。
當時我國正值清朝乾隆時期,面對附屬國不丹被侵略,朝廷選擇了沉默,這讓英國殖民者更為飛揚跋扈。此後,大清國力每況日下,不丹在英國的威逼下通過一紙《普那卡條約》,正式宣佈脱離清政府管轄,取而代之的是悉數聽從英國政府命令。從此,不丹向中國長達1000多年的朝貢制度就此終結。
1945年,二戰結束後,世界範圍內掀起了民族獨立的浪潮,不丹也如其他國家一樣,終於迎來了一段美好的時光。然而,幸福總是非常短暫。此時,在不丹的南面,另外一個大國印度也贏得了民族獨立,並拔地而起。
它就是印度。
由於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印度很快成為南亞的第一號大國,儘管談不上是強國,但是卻足以在整個印度半島上縱橫千里。由於曾經受到英國殖民者長達數百年殖民統治,印度在獨立後展現出了獨有的政治野心。這好像是一種報復,或者是一種複製:先是武力佔領克什米爾地區,然後侵佔藏南9萬平方公里土地,還有武力侵吞錫金王國。
它的種種野心,足以證明它是除卻美國之外的在印度半島的第一號威脅。事實上,在面對超級大國之時,印度還是非常畏首畏尾的,只是在欺負這些小國方面卻是一把好手。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欺軟怕硬”。
除了這些已經被印度侵犯的國家和地區外,不丹也未能倖免於難。1949年,印度為了對不丹進行滲透,逼迫不丹與其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名義上是“和平”、“永久”,背地裏卻是狼子野心。
當年,錫金被吞併之時,錫金人民在國王領導下展開了不卑不亢的鬥爭。然而當時也正值美蘇爭霸,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都無暇顧及這個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腳下的彈丸小國,實力太過於弱小的錫金遭到了無情的鎮壓,被迫淪為其中的一部分,而國王也被迫逃亡國外。
在這樣的情形下,不丹也收到了印度的死亡威脅:若不聽從調遣,必大兵壓境。
具體來看,在外交方面,不丹想與哪個國家建交,都要經過印度的允許,而國王想要訪問哪個國家,都要經過其批准;在軍事方面,印度派遣多達2萬數量的軍隊兵駐不丹,名義上參與不丹的邊防,實質上是對其加強控制;在經濟方面,加強對不丹支柱產業的壟斷,包括貿易、石油、電力領域,牢牢把控其經濟命脈。
不丹人民熱情好客,但是當前局勢已是水深火熱,在夾縫中生存。當前,印度又在我國邊境作怪,作為主權國家的我們必定要認識清楚它內在滿是罪惡的野心,捍衞主權,寸土不讓,才能免遭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