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吐字不清必須要矯正?只是語言障礙的問題嗎?

語言障礙是兒科臨牀最常見的發育問題之一,常見於2-5歲兒童。在語言障礙家族中,吐字不清佔據大部分病例。一些兒童是因為先天病理性因素而導致的構音障礙,一些兒童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大舌頭,還有一些純屬是被家長耽誤了治療時間。

我們在以往接待學員時,會碰上一些家長,他們對語言障礙的認知並不完整,甚至可以説幾近一無所知。在面對孩子吐字不清問題時,他們覺得“只是説話有點大舌頭,不耽誤吃不耽誤喝,再説了,可能過兩年就自己好了”。大家不要覺得好笑,這種觀念在很多家庭中依然佔據主導地位。

語言能力是孩子的起跑線,是人類學習知識和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直接影響其認知、學習、社交、心理等多方面的發展。為什麼這麼説呢?我們可以回顧一下自己的成長過程,是否有一個事件沒有語言的參與?我想是沒有的。

我們上課學習,需要老師的講解;我們出門買菜,需要語言的溝通;我們談情説愛,需要甜言蜜語;我們上班談項目,需要伶牙俐齒;哪怕我們要騙別人,也是叫“説謊”……

如果我們滿嘴大舌頭,一張口就會發出讓一般人聽不明白的語音,也許別人會覺得小時候的我們萌萌噠,但長大之後,問題和障礙就會接踵而來,溝通障礙、學習困難、消極心理,一個小小的吐字不清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超乎你我的認知。

還有的家長認為“語言矯正不就是糾正孩子的發音,讓孩子好好説話嘛!這我也行,我自己在家訓練照養能行”,這就是小看我們語言矯正的科學性和專業性了。一些父母在不正規的機構上完課之後,發現孩子的情況並沒有多少好轉,還是彆扭、不如別人家孩子,這是因為語言矯正並不只是語言糾正這麼簡單。

評估兒童語言口頭表達能力的要素包括髮音、共鳴、功能、呼吸、表達、節奏、心理等幾大方面,大多數語言障礙的孩子都會同時存在多種問題。學員在上課之前要先經過一個複雜的語言測試,以評價孩子的語言能力,並初步找出孩子的語言問題,這才能對症下藥。比如有的孩子只有“zh,ch,sh”説不清,但有些孩子好幾個輔音都説不清。

最可惜也是最可氣的就是眼看着孩子的吐字不清一點點變好,家長卻讓孩子的課程戛然而止,認為能正常對話就行,沒必要搞得像普通話考試一樣嚴格。但是,各位家長要想一想:你們認知中的語言問題就是普通人眼中的語言問題嗎?

你們覺得孩子發音很標準,可其他人聽到後也會這麼想嗎?我想是不會的。許多人都是對別人嚴格,而對自己放縱,嘴裏一點點的問題在一般人聽來,都是非常清晰的。另外,發音只是評估語言能力的因素之一啊!

我們剛才説了,評價語言表達能力的因素有很多,發音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孩子只是發音標準,而説話的節奏、韻律和語言理解能力不達標的話,也不能視為畢業的。語言機構的目的是還原孩子清晰、流利、自如地表達,並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有勇氣主動和別人交流,這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5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孩子吐字不清必須要矯正?只是語言障礙的問題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