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多數家庭還是隻有一個孩子。
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並且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孩子身上。
有些家長因為自己的原生家庭缺愛的原因,暗暗發誓產生了一定不讓孩子重複自己的老路,他要什麼就給他什麼的念頭。
因此這樣的愛很容易越線,變成溺愛。
什麼是對孩子的溺愛呢?
1.無視規則
家裏的制定的規矩在孩子身上是失效的。
朋友家的有一條規矩是吃飯時必須到餐桌上吃,但是對孩子這條規矩彷彿不見了,只看到孩子拿着爸媽辛苦喂的飯在客廳跑來跑去...
遇到好吃的菜就把那道菜端孩子面前,在外面餐廳吃飯也是如此,吃不完隨意剩下。
晚上不想睡可以隨意看電視,早上可以隨意賴牀...等等一些基本的規則家長都不要求孩子去遵守,長期以往,不僅損害他的身體健康,也不利於孩子形成遵守規則的概念,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將來難以融入社會。
2.過度保護、控制
溺愛孩子也包括對他的控制慾。從簡單的衣食住行到成年的工作娶嫁,樣樣都需孩子按照自己的規劃來。
家長認為用自己過來人的經驗能讓孩子少走彎路,但這樣控制孩子,是打擊他的積極性的,他會認為他做出的每樣選擇都會得到反對,容易讓孩子養成依賴型人格,做不到真正的獨立。
3.生活上的巨嬰
一定曾聽到過或説過“你只管好好學習,剩下的你不用管”這樣的話。家長重視成績無可厚非,但真的只讓他學習可就慘了。他會逐漸喪失動手能力以及簡單的生活能力。
看着他帶回來的一張張優秀成績單,但在生活中卻是個大寶寶,以後怎麼能把自己照顧好呢,畢竟他不能學習一輩子,家長也不能管一輩子。
4.過度自由
過度控制的相對面便是過度自由,什麼事情超過一個度,就會走向極端。今天不想去幼兒園了,好,那咱不去了;不想去上補習班,好,那咱不去上;想看電視,看;想玩手機,玩...
事事順着孩子,有天他提出更過分的要求時,你該怎麼辦?
因此,給予他適度的自由與空間留給孩子去探索,這也是鍛鍊他自控力的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