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評審重師德 高校教師怎麼看

教育部網站7月27日公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目前正在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

其中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並提到不以SCI論文作為前置條件,不簡單把論文、專利等作為限制性條件,那麼對此高校教師如何看?此次改革將給他們帶來哪些影響?對科研和學術研究的積極性是否也會有影響?日前,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

究竟培養什麼樣的“好老師”才能以德育德

近日,教育部公開曝光8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問題,引起了網友廣泛關注。在此之前,徵求意見稿明確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那麼師德表現真的那麼重要嗎?

愛因斯坦曾説過:“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

在教育生活中,為達成育人目標,需要開發各類資源,其中良好的師德師風具有特殊意義,既是育德立德的關鍵資源,也是推進五育並舉、育人樹人的保障性資源,成為最有力的教育資源之一。

“師德也是教師職業操守之一,是高校教師應該要有的品質,但是最核心的問題是高校怎麼去考評師德。”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李志瓊説,為此我們需要思考,究竟培養什麼樣的“好老師”才能以德育德?

例如,現在不少高校採用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的方式,這種評教方法李志瓊認為較為片面。“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對學生嚴格要求,那麼一部分學生可能覺得你要求高、為難他,最後老師的評教效果並不是很好。所以説該怎麼去考評師德才是最核心的目標,作為教師職稱制度的一個首要條件,我覺得這個更是必要條件。”

把論文、專利等作為限制性條件不合適

“過去倡導要有科研教學環境,減少對科研創新和學術活動的直接干預、營造濃厚學術氛圍等要求。所以,高校會對教師提出完成教育任務,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要有科研,就形成了一種趨勢。”李志瓊説,一方面教師把科研做好了以後,能把一些新的東西在課堂上傳遞給學生,從而對學生有所啓迪或影響,也許會影響學生將來的研究方向;但另一方面,一些高校老師以教學為主,自己沒有做出科研成果,沒有發表論文,對評職稱有所影響,這種情況也是有的,所以確實不應該把論文、專利等作為限制性條件。

李志瓊認為,雖然過去把論文、專利等作為限制性條件不合適,但也不能絕對排除。“如果高校老師脱離了科研、論文,純粹用師德去衡量好壞,那就無法去量化一些指標,或者説這些量化的指標就不一定很準確了。”

此外,不以SCI論文作為前置條件,不簡單把論文、專利等作為限制性條件,會不會影響對科研和學術研究的積極性呢?

“高校教師職稱是與收入直接掛鈎的,隨着評價標準的轉變,如果未來把論文、專利等條件排除在外,我個人覺得會影響部分高校教師對科研和學術研究的積極性。”李志瓊説。(李迪 盛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00 字。

轉載請註明: 職稱評審重師德 高校教師怎麼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