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山區,位於魯東南臨沂市中部,為臨沂市市轄區之一,中共臨沂市委、臨沂市人民政府駐於此。地處東經118°06’~118°20’,北緯35°03’~35°23’。蘭山區周圍與五個縣、區相鄰,東隔沂河與河東區相望,西與費縣、蘭陵縣相接,北鄰沂南縣,南通羅莊區。總面積839平方公里。蘭山區轄境內地形以平原為主,間有丘陵分佈,較著名為金雀山、銀雀山,最高峯為艾山,海拔254.6米。蘭山區形態呈南北狹長條帶形,東南向祊河與南向沂河交匯形成“Y”字形水系,將沖積平原分割為三部,蘭山區轄境範圍大約包括西部平原及北部平原南端。東南向祊河將蘭山區劃分為兩部,祊南為蘭山街道、銀雀山街道、金雀山街道、義堂鎮,前三街道即老城區;祊北為柳青街道、半程鎮、方城鎮、李官鎮、汪溝鎮及棗園鎮,柳青街道又稱北城新區,為市委市政府駐地。
按,在敍述縣域沿革時,若祊南老城區設縣治即不另添它縣,漢臨沂縣雖初設於祊北之白沙埠鎮東北6公里之“諸葛城”,然其設置涉及市名流變,記之;若祊南無縣治則記祊北轄今蘭山區之縣;若祊河南北均無縣治則記今蘭山區外所能轄蘭山區之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析置蘭山縣按《大清一統志》卷140載“蘭山社在州南九十里,即故蘭山縣”,今位於今蘭陵縣轄境內,涉及區名淵源,故記之。縣域變遷資料較零散,不能完整反映縣域變遷全貌,不記;縣户口無法得到連續統計數字,不記。在敍述縣以上級行政區劃時,唐總管府、節度等因存是否具備政區公能爭議,不記;唐代道亦存改爭論,不記;明清督撫非穩定行政區劃設置,不記。又,有關縣址、年代、歸屬等存爭議,憑作者能力暫無法辨析説法,置於敍述之下。
蘭山區具備縣邑雛形之始,當上溯至魯哀公三年(前492年)“季孫斯、叔孫州仇帥師城啓陽”,開陽此後記闕。
《荀子·強國篇》有“楚人則有襄賁、開陽,以臨吾左”,則魯亡前已失啓陽於楚。按,開自當為避漢景帝諱改,後不再贅述。
按,周振鶴先生曾梳理縣制起源為三階段,並將已具備作為國君直屬地且長官不世襲之縣邑之縣作為郡縣之縣前身。“有些諸侯國的地方組織雖稱邑,但其性質卻與縣無異,魯國的情況就是這樣”,故魯國之邑亦當列入縣邑之縣行列。雖啓陽築建之事僅見季孫、叔孫二家而無公室參與,但就其長官設置而言,考察築開陽左右即有子路為武城宰、子夏為莒父宰之先例,啓陽當從是。
另魯啓陽城址歷來多有混淆 。《水經注》稱“沂水又逕開陽縣故城東,縣故鄅國也”,《太平寰宇記》又“漢開陽縣城在縣北十五里,即春秋鄅國”。以上二説均以啓陽為鄅都,誤。“(哀公)二年(前491年),春,王二月,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帥師伐邾,取漷東田及沂西田”,此事當為城啓陽之背景。稱“田”則表示該地例無城郭,“城”則為修築義。且據《春秋左傳正義》記載“魯黨範氏,故懼晉,比年四城”,若利用原鄅都則無需如此頻繁修築。鄅都今址位於蘭山區柳青街道鄅古城村,在祊河北;而啓陽則位於蘭山區金雀山辦東關居委、東北園居委,在祊河南,現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知二者絕非一也。所不同者,《水經注》以啓(開)陽為鄅都,而《太平寰宇記》誤作鄅都為啓(開)陽。
《荀子·強國篇》,“楚人則有襄賁、開陽,以臨吾左”以諫齊。按,開自當為避漢景帝諱改,則彼時楚已有啓陽。按《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荀子)年五十始來遊學於齊……人或讒荀卿,荀卿乃適楚,而春申君以為蘭陵令”;又《史記·春申君列傳》“春申君相楚八年,為楚北伐滅魯,以荀卿為蘭陵令。當是時,楚復彊”,得楚考烈王八年(前256年)滅魯前楚已據有啓陽。
並據《史記·春申君列傳》載,“後十五歲,黃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邊齊,其事急,請以為郡便。’因並獻淮北十二縣。請封於江東。考烈王許之。”則楚或於啓陽設縣,並於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2年)屬郡統轄,因郡不知名,暫以淮北郡稱之。
此後啓陽記闕,當於楚王負芻五年(始皇二十四年,前223年)隨王翦、蒙武破楚,入秦為縣。
啓陽縣不見記載,暫闕。
啓陽縣不見記載,暫闕。
《水經注》“魯縣……始皇二十三年以為薛郡”,且據《中國行政區劃史·秦漢卷》考,始皇二十六年,“薛郡北界大致在今山東臨沂”,又始皇二十八年,“分今山東棗莊東南之地置東海郡”。則秦時魯啓陽縣當屬薛(前223—前219)、東海(前219—前207年)二郡。又東海治郯,故東海郡亦稱郯郡。
項羽以梁楚地九郡自封西楚霸王,東海郡屬之。全祖望以東海為秦郡,《中國行政區劃史·秦漢卷》同是説。則啓陽縣自東海郡屬西楚。
開(啓)陽縣記載暫闕。漢景帝前元元年(前157年),啓陽縣當因避諱故更名開陽縣。
按,以承秦制算。則高帝五年(前202年)置楚國,徙齊王信王楚。此時東海郡應劃入楚,啓陽隨之。據《漢書·高帝紀》載,“高帝六年(前201年)以碭郡、薛郡、郯郡三十六縣立弟文信軍交為楚王”。景帝前元二年(前156年)削楚之東海郡入漢,開陽隨之。
十三州刺史置後,東海郡屬徐州刺史部。
然按《中國行政區劃史·秦漢卷》説,開陽漢初乃屬城陽,後漸漸析入城陽王子侯國,遂入東海郡,王子侯國國除後復併為開陽縣。置年不詳,治今山東臨沂北。又臨沂縣以地望當為城陽王子侯國合併而成。置年不詳,治今山東臨沂北。其出處為詳,故存疑列出。此處為臨沂一稱謂首次出現與史籍。按,據《大清一統志》記載,臨沂“在蘭山縣北,漢置縣”“臨沂社在州北五十里,故縣治此”。即今蘭山區白沙埠鎮東北6公里,俗稱“諸葛城”。
十三州刺史置後,城陽國屬徐州刺史部。
據《漢書》卷28《地理志第八上》載,“開陽,故鄅國。莽曰厭虜”,則新莽時更開陽縣為厭虜縣。
又據《漢書》卷28《地理志第八上》載“東海郡,高帝置。莽曰沂平”,另有析東海置沂平説。則厭虜縣當屬沂平郡。
沂平郡屬徐州刺史部。
開陽縣記載暫闕。
更始二年(24年),董憲起於東海,光武六年(30年)敗。憲事詳見《後漢書》卷1《光武帝紀》。
開陽縣仍承西漢置。
光武帝建武六年,憲敗,東海郡屬漢廷,領有開陽。
建武十五(38年)年封皇子陽為東海公,十七(40年)年晉爵為王。事詳見《後漢書》卷2《顯宗孝明皇帝紀》。建武十九年(42年),東海王由陽(莊)改為強,是為東海恭王。永平元年(58年),強病,及薨,臨上疏,“誠願還東海郡”,東海重為漢郡。則38年—40年,開陽屬東海公國;40年—58年,分屬劉陽(莊)與劉強兩系東海王國。章帝建初五年(80年),琅琊王京上書“願徙宮開陽,以華、蓋、南武陽、厚丘、贛榆五縣,易東海之開陽、臨沂。帝許之”則開陽由東海郡別屬琅琊國,為國治。則80年—216年,開陽為琅琊國治。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殺琅邪王熙,國除”,琅邪復為漢郡。故216年—220年,開陽為琅邪郡治。
東海國(郡)、琅琊國(郡)屬徐州刺史部。
注,東海郡還於漢廷後,東海王實封於魯郡。
曹魏開陽承漢置,《魏書》卷18《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有“及(文帝)踐阼,進封(臧霸)開陽侯,徙封良成侯。”則黃初元年曹魏曾置開陽侯國,是年旋廢。《魏志》卷5《后妃傳》有“黃初七年(226年),進封(卞秉)開陽侯”,則是後開陽更置侯國。
臧氏開陽侯國及卞氏開陽侯國間當復置開陽縣。
曹魏沿襲東漢三級州郡縣地方行政體制,開陽縣(國)例屬琅邪郡(國),為郡(國)治,屬徐州。曹魏琅邪郡承漢置,則自黃初元年至太和六年(220—232),開陽縣(國)屬琅邪郡,為郡治。《魏志》卷20《曹敏傳》:“(太和六年)(232)改封(曹)敏琅邪王”,則此後開陽國為琅邪國治。
又曹魏設置都督府為軍事轄區,其都督由州刺史兼任。由於都督加節具備專殺特權,則其軍事控制區內刺史亦需受其轄制,故實際形成於州之上又一層行政區。曹魏建國前即置青徐都督區以綏靖東土。漢建安末,牽招曾“將兵督青、徐州諸軍事”;甘露四年(259年)六月,更由青徐都督區中分置徐州都督區,“鍾毓都督徐州”。
按,根據上文梳理,開陽在臧氏侯國期間為開陽國治及琅邪郡治,卞氏侯國期間先為開陽國治、琅邪郡治;後為開陽國治,琅邪國治。按理本不應將郡(國)治另闢為侯國,筆者推測,兩次開陽侯均未就封。臧霸之開陽侯國置一年內旋廢,且其時“與曹休討吳賊”,文帝“遂東巡,因霸來朝而奪其兵”,則是時臧霸掌兵伐吳,不當於封國。至於卞氏開陽侯國,按秉薨,子蘭嗣;蘭薨,子暉嗣。按《三國志》補魏略有“蘭獻賦贊述太子(明帝)德美”及卞蘭數諫明帝且拒引巫女水方至於亡二事,則卞氏一族當以外戚長居洛陽。二支開陽侯均為就國,當為維持地方行政系統正常運行一關鍵因素。
開陽縣記暫闕。
開陽縣記暫闕。
開陽縣記暫闕。
開陽縣記暫闕。
開陽縣記暫闕。
開陽縣記暫闕。
“(泰始元年,265年,封皇叔司馬)倫為琅邪王”,“咸寧中,改封於趙”;“(咸寧三年,277年)(司馬伷)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封琅邪王”。則琅邪國於西晉為司馬倫及司馬伷兩系琅邪王掌控,未設郡,開陽為國治。琅邪國屬徐州。
青徐都督區,太康初,琅琊王司馬伷以平吳之功由徐州都督“並督青州諸軍事”,然不常設。西晉承魏徐州都督區,鎮下邳,例督徐州。永嘉四年,徐州監軍王隆自下邳奔揚州都督周馥,此後徐州都督遂不可考。
東晉開陽縣(316年-321年)
“(永昌元年八月)(321年)琅邪太守孫默叛,降於石勒”,則琅琊郡永昌元年沒。則是時開陽屬東晉,為琅郡郡治。琅邪郡屬徐州。
按,琅邪國改郡當於建興五年司馬睿於江左承晉王時,此後晉雖襲置琅邪王爵位,然據“更封裒琅邪,嗣恭王后,改食會稽、宣城邑五萬二千户”,則琅邪王食邑實於會稽、宣城。故琅邪實際地方行政區劃為郡,齊長冠稱太守而非王國慣稱之內史。
後趙開陽縣(322年-350年)
後趙趙王四年(東晉永昌元年,322年),“琅邪太守孫默叛,降於石勒”開陽縣當自東晉來屬。是時琅邪治陽都(今山東沂南縣磚埠鎮孫家黃疃、裏宏、大小汪家莊一帶),開陽不為郡治。至永寧元年(350),琅邪郡領縣當不變。後趙琅邪郡屬徐州。
段國開陽縣(350年—351年)
永興元年(350)七月,段龕引兵東據廣固,自稱齊王,青州之地歸於段龕,同時佔據徐州琅邪、東莞二郡,開陽、臨沂二縣當自此時來屬。《慕容儁載記》載“(永和十二年二月)龕所署徐州刺史王騰、索頭單于薛雲降於恪。段龕之被圍也,遣使詣建鄴請救。穆帝遣北中郎將荀羨赴之,憚虜強遷延不敢進。攻破陽都,斬王騰以歸。恪遂克廣固。”段龕所署徐州刺史鎮陽都,則此時陽都或為段國徐州州治,亦為琅邪郡治。
東晉(段國)開陽縣(351年—356年)
《資治通鑑·卷九十九》:“(永和七年351正月)段龕請以青州內附;二月,戊寅,以龕為鎮北將軍。封齊公。”此時琅邪郡名義上屬於東晉,但為段國實際控制。
東晉開陽縣(356年—372年前)
《慕容儁載記》載“(永和十二年二月)攻破陽都,斬王騰以歸。恪遂克廣固。”《資治通鑑》晉穆帝永和十二年十一月載,“荀羨聞龕已敗,退還下邳,留將軍諸葛攸、高平太守劉莊將三千人守琅邪”由上可得,自永和十二年(356)後,琅琊郡實屬東晉。彼時開陽入東晉。
前秦開陽縣(372年前—384年)
據《太平御覽》卷122《偏霸部六》,建元八年(372)五月,苻堅“以高平徐攀為琅邪太守”,則彼時或早前琅邪郡已由東晉陷入前秦,開陽縣亦從之,彼時琅邪郡屬青州不屬徐州。
東晉開陽縣(384年—394年前)
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前秦敗於淝水後,其所據豫、兗、青、徐之地逐漸為東晉所取。此年“謝玄遣陰陵太守高素攻秦青州刺史苻朗……軍至琅邪,朗來降。”開陽復隨郡入東晉。
據《晉書》卷64《元四王·琅琊王裒傳》載,西晉建興四年(316),司馬睿揚言北伐“遣宣城公裒督徐、兗二州,鎮廣陵,其後或還江南,然立鎮自此始也。”故316年—321年、351年—372年及384年—394年三時段東晉所復琅邪郡均當徐州都督區,開陽從之。
後燕開陽縣(394年前—399年)
後燕建興九年(394年),承東晉置琅邪郡,領陽都、開陽、臨沂等八縣。至後燕建平元年(399年),琅琊郡領縣當不變。後燕琅邪屬徐州。
南燕開陽縣(399年—409年)
後燕慕容寶即位以後,以慕容德為冀州牧鎮鄴。北魏伐燕,慕容寶走保龍城,燕元年(398年),慕容德棄鄴,遷居滑台,稱燕王。燕二年(399年),滑台兵變,慕容德無所歸,隨東擊闢閭渾,攻克廣固,據有青州。燕二年(399年),又進據琅琊,寇陷莒城。開陽當自此時來屬。南燕琅邪屬徐州。
東晉即丘縣(410年—421年)
義熙六年(410年)劉裕平慕容超徐境復全入晉,則義熙六年復置琅邪郡。《宋書》不復見開陽、臨沂二縣,推測於是時隳壞,併入即丘,宋從之而未設。故該時以即丘轄故開陽、臨沂地,今蘭山區屬即丘(河東區湯河鎮故縣村)轄,蘭山區境內不復存縣治。琅邪郡屬北徐州,治費。又《大清一統志》卷140載,“(臨沂)宋大明五年省”,不知其出處,暫置於此。
元興、義熙之際,徐州都督區廢,淮北乃另置都督區,鎮山陽。據《宋書》卷51《宗室·臨川王道規傳》載,“元興末,劉道規以幷州刺史督淮北諸軍事。義熙七年(411年)移琅邪郡屬北徐州”。據《宋書》卷51《宗室·長沙王道憐傳》載,義熙七年,劉道憐“解幷州,伽北徐州刺史,移鎮彭城。”淮北都督區改為北徐州都督區。故義熙六年琅邪屬淮北都督府,七年後屬北徐州都督府,開陽從之。
南朝宋即丘縣(421年—467年)
據《宋書》卷35《志第二十五·州郡一》記載,琅邪郡領縣二,分即丘,費,治費。泰始四年琅琊、蘭陵二郡失守,至此陷。
宋徐兗都督區承晉末北徐州都督區而來,歷轄淮北,以徐州刺史兼領,鎮彭城。永光、景和之際,徐兗都督區廢,徐州獨立為一都督區。景和元年(465年),薛安取代義陽王劉旭為徐州刺史、督徐州、督徐州、豫州之梁郡諸軍事。故琅邪郡421年—467年屬徐兗都督府,465年—467年屬徐州都督府,即丘從之。
北魏即丘縣(466年—524年)
天安元年(466)九月,劉宋司州刺史常珍奇以懸弧、徐州刺史薛安都以徐州內附。據《魏書》卷106《地形志中》記載,琅邪郡領縣二、即丘,費,將即丘列為首縣,則當移治即丘。
南朝梁即丘縣(524年—527年後)
(北魏正光五年,南朝梁普通五年,524年)蕭梁拔潼城、睢陵、琅琊、檀丘。則此時或隸南朝梁北徐州。
北魏即丘縣(527年後—534年)
(孝昌三年,南朝梁普通八年,大通元年527年)圍琅邪。拔臨潼、竹邑、蕭城、厥固,即丘當於是年或後下。琅邪郡屬徐州,即丘從之。永安二年(529)琅邪郡劃歸北徐州,即丘從之。沂州臨沂縣:“州理城,後魏北徐州城也。莊帝永安二年(529)築,北徐州理之,周武帝改為沂州,至今不改。”則是年於即丘縣轄境內復臨沂城,位置即於蘭山區白沙埠鎮東北6公里諸葛城即故臨沂城。則是即丘下分臨沂、即丘二城,前者為北徐州州治,後者為即丘縣治,依前亦當為琅邪郡郡治。又《大清一統志》卷140載“(東)魏武定八年(550)復置(臨沂)屬郯郡”,恐誤。
東魏(北齊)即丘縣(534年—577年)
據《魏書》卷106《地形志中》,東魏武定年間(543-550)北徐州領有東泰山、琅邪二郡。即丘縣屬琅邪郡。臨沂城仍為州治,即丘或為郡治。據《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下)東魏北齊部分所考,天寶七年(556)之後,北齊徐州領有琅邪一郡。
北周即丘縣(578年—581年)
周武帝宣政元年(578年)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東臨沂水,因以名之。即丘屬之,沂州僅轄琅邪郡一郡,即丘屬之。臨沂仍沿襲為州治,即丘當為為郡治。
開皇元年(581年)沂州領琅邪1郡,郡領即丘、費、武陽、新泰4縣,全州共領4縣。開皇三年地方政區改革整頓後,各州所領屬郡全部廢除。沂州仍領4縣:即丘、費、武陽、新泰。
開皇十六年(596年)新增沂州臨沂縣,其大致轄今蘭山區境。見《大清一統志》卷140,“隋開皇十六年,置臨沂縣為沂州治”大業二年(606年)省並沂州即丘縣入臨沂縣。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沂州改為琅邪郡,沿襲漢郡舊名。見《大清一統志》卷140,“大業初,(臨沂)為琅邪郡治,省即邱入之。”
“(大業十年五月,613年)壬寅,賊帥宋世謨陷琅邪郡”,則彼時琅邪郡及所屬臨沂縣已脱離隋政府管控。武德四年(621年),析置臨沂縣置費、臨沭、蘭山、昌樂四縣。
武德元年(618年),宇文許罷沂州復為郡。武德二年(619年)七月,“海岱賊帥徐圓朗以數州之地請降”。此時復郡為州,臨沂縣為州(郡)治。
武德六年(623年),省臨沭、蘭山、昌樂三縣來屬臨沂縣,臨沂為沂州治。天寶元年(742年),隸琅邪郡,為郡治。乾元元年(758年),復隸沂州,為州治。貞元十三年(707年),沂州領臨沂、承、費、新泰、沂水五縣,治臨沂縣。
按,武德元年所析置蘭山縣,據《大清一統志》卷14載,“蘭山社在州南九十里,即故蘭山縣”則(今山東臨沂市羅莊區冊山街道),雖非今蘭山區轄地,然此為蘭山最早出現於史籍之記載。
臨沂縣為沂州治所,沂州轄縣一如唐貞元十三年未變。
建隆元年(960年),宋受周禪。得沂州,為防禦州,上州。治臨沂,五縣:臨沂、承縣、沂水、費縣、新泰。至道三年(997年),始定天下為十五路,沂州屬京東路。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分京東為東西二路,沂州屬京東東路。此間沂州屬縣未變。
臨沂縣承襲宋舊制,為沂州治所。
“建炎三年(金天會七年,1130年)九月丙辰,金人陷沂州”。克之次年予偽齊。“天會十五年,詔廢齊國,降封豫為蜀王”,沂州仍舊。泰和八年為上等防禦州。天會十五年,轄縣二:臨沂、費縣。泰和八年同。
天會十五年(1137年)置山東東路,治益都府,統益都、濟南府及沂、濰等九州與寧海、城陽軍。
臨沂縣當承襲舊制,為沂州治所。
貞祐二年(1214年),蒙軍攻沂州,旋即退出。
興定元年(1217年)十一月庚寅、十二月己未記載。興定元年十一月,再克沂州,又棄去,至十二月“大元兵復攻沂州,官民棄城遁”。沂州遂為民間武裝所據。
興定二年(1218年),即為金將田琢收復。
興定三年(1219年)“沂州注子堌王公喜構宋兵據沂州……繼而莒州提控燕寧復沂州”此間燕寧又奏曰“去歲顧王二嘗據沂州,邳州總領提控納合六哥前為同知沂州防禦事,召集餘眾攻取之,百姓歸心。”則興定二年,沂州又為紅襖軍所據,金將納合六哥復。
由上引文得,興定三年,紅襖軍復據沂州,旋為金軍將領燕寧所克。據《宋史》卷403《賈涉傳》記載,興定三年田琢為張林所逐,後者當年附宋,並攻克沂州。則興定三年沂州又入宋。
沂州此後轉入李全之手,並由李全、楊妙真轉歸國安用所有,開興元年隨國安用附金而入金,並於天興二年再因國安用降蒙而入蒙。
此後益都路屬地方軍閥李璮,景定三年(1262年)七月,璮平,元始對益都路直接管轄。
沂州,下州。元沂州屬益都路,領臨沂、費縣二縣,與金朝同。
沂州屬上路益都路,益都路又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宣慰司屬中書省。
洪武元年(1368年)省附郭的臨沂縣入州,另設郯城縣。並據乾隆年刻本《沂州府志》卷1載“明洪武初建沂州府城”,當在此時。
吳元年(1364年)沂州屬益都路改設的青州府,洪武元年州改屬濟寧府,五年(1372年)郯城、費二縣隨州改屬濟南府,七年(1374年)十二月癸丑“以沂州及郯城、費縣改屬青州府,十八年後隨魯王就藩改屬兗州府。
洪武元年(1368)四月置山東等處行中書省。治益都,即今山東青州市。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改山東行省為山東承宣布政使司,移治濟南。
按,明築沂州府即今臨沂老城區。
雍正二年(1724年),於兗州分沂州為直隸州,領費縣、郯城二縣。雍正十二(1733年)年為府,衝、繁、難,設蘭山縣附郭,降莒及所屬蒙陰、沂水、日照來隸。乾隆七年(1742年),裁安東衞入日照,並隸於沂州府。
沂州屬山東省。
按,清康熙七年(1667年)、十二年(1672年)、乾隆三十二(1766年)年俱重修沂州城。雍正二十四年沂州府轄境大致奠定今臨沂市所轄縣區範圍。
其一,據其轄地判斷等因素判斷,蘭山區境內置縣(或城)等級呈提高態勢並逐步穩定於總領二級行政區(統縣行政區)治所。光武建初五年(80年)開陽為琅邪國治,至永興元年七月(350年),改陽都為琅邪郡治,歷時270年;莊帝永安二年(529)附置臨沂城屬即丘縣為北徐州治;開皇十六(596年)年沂州獨立為縣,為沂州府治,此後例為沂州府與琅邪郡治;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沂州府即今老城區。歷時1383年。故截至清,其為總領二級行政區(統縣行政區)治所時間長達1653年,此中還未包括以與其地相近,同屬沂、祊、涑等水交匯之即丘作為郡治時間。
其二,今蘭山區轄地(包括廣義沂、祊、涑等水交匯平原三區)從未成為三級行政區或大型二級行政區治所。
其三,在其作為總領二級行政區治所時,其所統轄範圍在向東南移動中漸趨穩定,自唐貞元十三年(707年)始至宋建炎三年(1129)年,共計422年,沂州領臨沂、承、費、新泰、沂水五縣,未更。清雍正十二(1733年)領蒙陰、沂水、日照、蘭山、費縣、郯城(府城實轄今三區地),較貞元十三年整體向東南移動,大致奠定今臨沂轄境範圍,此間穩定286年。
按,蘭山屬向南開口簸箕形盆地中央,西極蒙山、尼山,北極沂山,東極五蓮山,沂、祊、涑等水於此交匯入沂向南,故蘭山最易輻射該盆地。至郯南有徐州,蘭山輻射力無法再拓展。故蘭山能長期穩定於總領二級行政區(統縣行政區)治所,而無緣三級行政區或大型二級行政區治所,均與其地形因素不無關聯。今臨沂市轄境較各歷史時期,屬最為貼近地理形態原貌合理行政區劃,故其中心區域蘭山對所轄縣區輻射及整合能力強,管理也應較便捷。
[1] 周振鶴主編.周振鶴,李曉傑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總論 先秦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2] 周振鶴主編.周振鶴,李曉傑,張莉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秦漢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
[3] 周振鶴主編.胡阿祥,孔祥軍,徐成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4] 周振鶴主編.胡阿祥,牟發鬆,毋有江,魏俊傑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5] 周振鶴主編.施和金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6] 周振鶴主編.郭聲波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7] 周振鶴主編.李曉傑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8] 周振鶴主編.李憲昌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9] 周振鶴主編.餘蔚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10] 周振鶴主編.李治安,薛磊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代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11] 周振鶴主編.郭紅,靳潤成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12] 周振鶴主編.傅林祥,林涓,任玉雪,王衞東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三國兩晉南朝卷[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
[13]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清嘉慶刊本)[M].北京:中華書局,2009.
[14] 楊柳橋.荀子詁譯[M].濟南:齊魯書社.2009.
[15]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7.
[16]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7.
[17] [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18]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19]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後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20] [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勳初等校訂.冊府元龜[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21]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2] [唐]房玄齡等撰,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23]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標點資治通鑑小組點校.資治通鑑[M].北京:中華書局.1956.
[24] 施和金.北齊地理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8.
[25] [唐]魏徵,[唐]令狐德棻撰,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26] [元]脱脱等撰,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7] [元]脱脱等撰,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8] [明]陸釴.山東通志[M].明嘉靖刻本.
[29] [清]李希賢修,潘遇莘纂.沂州府志[M].清乾隆二十五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