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為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對台灣經濟帶來的衝擊,民進黨當局近期推出各種紓困方案救台灣度過難關。然而,卻因政策朝令夕改、執行方式混亂,招致民怨四起。島內媒體指出,紓困引發如此大的民怨,主要是民進黨當局與地方縣市政府的溝通沒有做好,加上申請條件複雜、文件查證困難,“為民紓困”結果變成“擾民不休”。
民進黨當局的紓困方案出台後,首先暴露出政策朝令夕改的問題,由於大量民眾湧入各地公所,基層公務人員難以招架,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稱“地方免責、當局審核”,不過新北市政府把9000多件紓困申請送到當局後,衞福部門負責人卻表示是地方先審。
因為政策朝令夕改,引爆當局和地方大戰,最後新北市決定拿回來自己審理,卻查出1000多件重複領取的狀況,由於沒有相應的處罰措施,只能追繳,而追繳又耗費大量的人力。除了政策不清楚,執行方式也非常混亂,因申請條件複雜、文件查證困難,雲林縣有民眾申領了三次都沒成功。
紓困方案導致社會一片混亂,民怨四起,高雄市長韓國瑜11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民進黨當局紓困引發民眾不安,必須檢討。
島內媒體的評論指出,當局拋出紓困方案,卻不向各縣市傳達,直至開放申請時,各縣市還不清楚申辦程序與標準,權力的傲慢令人匪夷所思。再者,飽受疫情折磨的民眾希望以簡單便捷的方式拿到紓困金,但民進黨當局卻需要民眾提供7項材料“自證窮苦”,疲於奔波不説,能不能辦下來還是未知數,民進黨當局口口聲聲的“為民紓困”,結果變成“擾民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