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的帶頭人”餘留芬:把窮村帶成小康村

  貴陽10月10日電題:(十九大代表風采)餘留芬:把窮村帶成首富村

  作者 楊雲

  烏蒙磅礴,山高谷深。世代居住在這裏的民眾,曾經深受交通不便之苦。地處烏蒙山深處的貴州省盤州市淤泥彝族鄉巖博村,就曾經長期因此而“人窮志短”,成為“吃糧靠救濟、穿衣靠救助、用錢靠貸款”的“三靠村”。

  17年前,31歲的農家婦女餘留芬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後,帶領羣眾以修路為突破口,因地制宜發展產業,保護生態改善環境。17年久久為功,巖博村成為遠近有名的“小康村”。

  巖博村原村主任肖直順告訴記者,“原來進出村只有山路和羊腸小道。餘家妹子帶頭修路,出錢出力,才讓巖博人比鄰村早十年走上了不沾泥漿的大路。”

  那是2001年春,餘留芬上任村支部書記僅7天,便組織召開首次“院壩會”商量修路。

  餘留芬給大家鼓勁:“人窮志不能短,連條路都修不起,外村人怎麼看得起巖博人。”

  説幹就幹。白天,餘留芬和村民們一起上工地,搬石塊、掌鋼釺、掄大錘;晚上,她又挨家挨户鼓勁加油。歷經3個多月苦幹,一條寬4.5米、長3公里的進村路通了。

  “一起幹,挑重擔,要結果。”這是巖博村人對餘留芬這個書記的“初印象”。

  隨後幾年,餘留芬又帶領村民先後修通長達28公里的通組路,讓巖博人徹底告別了“行路難”。

  修路,讓一個31歲的農家婦女從此真正成為巖博村人的當家人、主心骨;她以羸弱的雙肩擔起了巖博村脱貧致富的重擔。

  餘留芬時常腳穿膠鞋奔波在田間地頭,走組入户,訪貧問苦,進山種樹。她被巖博村民稱作“大姐”“大姨”“奶奶”,很少有人稱呼她的“官銜”。她説:“共產黨人什麼困難都不怕,就怕脱離羣眾。”

  “做羣眾工作,首先是個感情問題,有了深厚的百姓情懷,就有了為民利民的自覺自願。”餘留芬告訴記者,“我就是一個農民,做農民的帶頭人,必須時時處處從農民的角度去理解農民,從農民的角度去思考怎麼‘為民’、怎樣‘當家’。”

  “村事太多!家大難當!但她與父老鄉親始終保持着一種水乳交融的緊密聯繫。”被餘留芬多次“拜訪請賢”的“80後”大學生村主任肖玉龍告訴記者,“她反覆囑咐我們,不能讓羣眾吃虧。”

“農民的帶頭人”餘留芬:把窮村帶成小康村

  餘留芬在村裏的養殖場檢查。 楊雲 攝

  修路,打通了發展“命脈”。籌資贖回集體林場,為巖博掙下了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第一桶金”。

  餘留芬開始調整產業結構。在林場裏修建了休閒山莊,開展經果林種植。

  2013年,巖博村採取“村企聯建”的方式,聯合村內5家企業組建了村企聯建型聯村黨委,提升了村級黨組織發展統籌能力。

  2015年,為帶動周邊村發展,當地將魚納、蘇座2個貧困村納入巖博聯村黨委共同發展,通過強村帶弱村,幫助魚納、蘇座村845户村民籌資入股企業共同發展。

  如今的巖博村,一棟棟白牆灰瓦兩三層樓房點綴在山間,縱橫交錯的水泥硬化路通到各家各户。主幹道上的太陽能路燈、路邊的小廣場和公廁,展示着這個小山村的可喜改變。

  餘留芬上任前,巖博村不通路、不通電、不通水,人均純收入不足800元,三分之一的村民沒過温飽線,絕大部分村民住在茅草房、土坯房。

  如今,餘留芬帶領大家把昔日貧困村發展成為擁有集體資產6200萬元,集體經濟積累達472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5萬元的小康村。“依靠黨的領導,團結拼搏、不怕困難、艱苦奮鬥,這是巖博村取得成功的關鍵。”餘留芬認為。

  盤州市委組織部長吳國興認為,“巖博村靠山養山,念好‘山字經’,建成了‘黨建強產業優生態美百姓富’的小康村。生動地回答了‘發展為了誰?誰來促發展?發展誰受益?受益怎樣做?’等關鍵問題。”

  “巖博的未來,第一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第二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線,第三要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為鄉親們奔勞,餘留芬,永遠在路上。

  餘留芬樸實地説:“不當這個書記我可能也有點錢,然而我現在的人生價值用錢買不來。因為全村的老老小小都離不開我,我更是一刻也離不開他們!”

  初秋,烏蒙山上的巖博林場,青山如黛,涼風習習;“餘留芬路”經過多次升級改造更便利了特色山貨、新鮮蔬菜隨時運送出山;一個個村辦企業,運作有序,為巖博人持續創造財富。山花爛漫,山風送來陣陣泥土芬芳。

  人物檔案:餘留芬,女,漢族,1969年8月生,1999年7月入黨,現任貴州省盤州市淤泥彝族鄉巖博村黨委書記,201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和“全國三八紅旗手”,2013年被評為“貴州省最美女村官”,是黨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19 字。

轉載請註明: “農民的帶頭人”餘留芬:把窮村帶成小康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