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高校評教怎成利益交換窗口

  導語

  臨近期末,流行於高校的學生評教再度活躍。有媒體近日刊文,揭示其中“老師不為難我,我也不為難老師”的微妙情結。高校評教在中國履行20多年,初衷自然是以“學生為本”,反促教師教學質量,然而這一過程中,老師與學生的相互博弈、追求短暫共贏的心態,早已讓制度失去應有的積極價值。而這一情景其實不僅出現在學校,在職場中,同樣存在類似問題。相比高校,職場評價體系更為複雜,問題更多,但其中積極方面或可對高校評教發揮借鑑價值。…[詳細]

  要點速讀

  1

  教育畢竟不同於商業,短暫的共贏,或許只會成就長遠的苦楚。

  2

  高校評教或可學習職場評價制度,特別是評價主體應向多元化發展。

  3

  學生“報復式”評教,讓許多嚴格的老師很“受傷”,於是現在流行“互不為難”

  所謂高校評教,簡單而言,就是對高校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結果影響其績效考核、升職等。中國的高校評教目前多以學生評教為主,舶來於美國,已推行20餘年。

  這種制度首先應當肯定其積極價值。作為師生互動的一種評價形式,學生對老師一年的教學質量認識可以得到直觀展現,因這種機制又具匿名性,所以結果有一定參考價值。

  然而多年的推行經驗又顯示,所謂的直觀展現或參考價值在中國往往發生扭曲。

  有媒體報道,華中某高校化學工程學院蔡教授此前曾榮獲“教學優秀獎”(該獎項會結合學院領導、同事評價意見),但其在獲獎前的一次學生評教中,在學院50多名教師中,卻名列倒數第二。原因竟是學生普遍認為這位教師教學太嚴格,管的太多,比如不允許上課玩手機、不準看小説等。

  無獨有偶,浙江大學吳老師在某次學生評教中也曾倒數第二,原因同樣是學生認為其太“討人嫌”,因為要求太嚴,作業太多。而在同事眼裏,吳老師同樣是一名愛崗負責、能幹的好教師。但因制度的存在,其績效、升職等不免會受到影響。

  “對學生負責”得不到“正直”的反饋,讓許多原本優秀的教師感到很受傷。於是相反的狀況就越來越多了。一些教師開始選擇去“討好學生”,逃課不理會,作業不完成無所謂,考試作弊當不知道。甚至直截了當地把“給個好評”當作對學生的要求,乃至作為“交易”。一位網友回憶稱,“有次打了‘不滿意’,輔導員便在班羣上説我們不誠信,不知恩,言語中似有指責之意(他曾説在後台能查得到學生名字)。上課時,某些老師會暗示我們打‘滿意’,言外之意是打了‘滿意’,雙方都好相處。”

  某校的網上評教,學生評價往往很簡短,一些內容讓人無語

  “互不為難”短期看似達成共贏,長遠損害學生利益

  上述轉變的關鍵點在於,學生評教制度的粗放式推行加重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利益性:老師是學生分數的決定者(一定程度上),學生是教師評價的當事人,為了互相利益能夠實現最大化,有一種默契慢慢出現,那就是誰都不願輕易得罪誰。

  在很多教師看來,出現這種情況是很理所當然的。由於受學生年齡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參與評價教師的合理性一直都讓教師羣體感到擔憂。學生能否擔任評價者、是否勝任這一角色等問題,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也一直是教育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爭論不休的話題——“好的教學需要對學生嚴格管理,但學生並不樂於被約束”,這是一對天然的矛盾,“我嚴加管束,學生懂我良苦用心,對我感恩戴德”只不過是個美好的幻想罷了。

今日話題:高校評教怎成利益交換窗口

  商業邏輯“入侵”高等教育管理領域

  教師學生互評,理論上就有問題,也就難怪雙方會採用另一種邏輯來解決問題了——這種“互不為難”,根子上是一種“商業邏輯”,許多專家都認為,高校教評制度正在被商業領域“以顧客為上”的理念所侵襲。一篇有關評教的文章描述得非常到位——“在一些傳統教師的心目中,學生就應該聽老師的,古往今來,這個思想根深蒂固。而如今情況完全改變了。學校實行學生評教後,學生也開始對教師有了控制權,甚至有些時候學生比教師的地位還要高。尤其是一些私立大學,因為學費相對來説比較高,以至於學生上課都抱有一種花錢消費的觀念。學生是花錢享受‘教育服務’的‘顧客’,顧客是上帝;教師是給學生提供教育服務的‘服務員’,教師上課時應以讓學生(顧客)滿意為最高目標;教育服務(講課)的質量怎麼樣,該由學生説了算。在這種錯誤思想指導下,有些學生上課想不來就不來,想走就走,想聽就聽,想玩就玩。”

  這種理念甚至都已經“登堂入室”,甚至有人出版了《基於顧客導向的高等教育營銷》這樣的書籍,明確地把高校學生滿意度測評與“顧客滿意理論”聯繫了起來。這種理念可以説已經是大行其道,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無論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是老師的教評成績,當前都出現“虛高”現象。有報道指出,許多學生在做教評時,為了討好老師,恐怕連評教題目都不會細看,統統選A準沒錯。

  然而我們知道,教育畢竟不同於商業,短暫的共贏,或許只會成就長遠的苦楚。

  當然,上述説法或許有失偏頗。因為不乏有專家認為,學生評教制度,其理論並非來源於商業領域,而是教育行業土生土長,自我衍生的。但無論其來自哪裏,當前在中國所表現出的種種扭曲現象已是常態。

  不止高校,“互不為難”這一情景在職場中也較為普遍,但職場有職場的解決辦法

  其實,“互不為難”這一情景不僅出現在學校,職場中也有類似問題。職場也需要考核,各大公司引入的西方職場評價體系在中國也往往遇到水土不服,導致評價失真的問題包括:“等級觀念”——對上司比較客氣;“集體主義”——“你好我好大家好”;“人情主義”——給你好處,乞求你回報;“中庸傾向”——就不願幹得罪人的事。所以,平易近人、人性化的中層領導更容易受到基層員工的青睞,在年底員工評價中分數自然也高;而嚴苛、較真的領導則相反。這些問題在高校評教中也會有所體現。

  不同的是,職場中包含的評價機制種類更多,體系更為嚴密。

  例如,同樣是受到不好的評價,職場中層領導受員工評價結果的影響卻不一定有教師嚴重。這主要得益於公司內更多元的評價體系。

  企業當中,最基本的評價體系有兩條:一是“自下而上”,從員工或下級的角度出發,全面收集對中層領導的評價意見;二是“自上而下”,拿更高層領導的評價意見去均衡基層員工評價意見。除了基本的兩條線外,普遍被運用於職場的典型考評模式還有“360度績效考評”,該模式基本原則是從領導、同事、自我和羣眾(或服務對象)四個管理信息角度進行評分。

  與高校不同的是,基層員工對中層領導的評價意見其實只是最終評價結果的一部分,而不會成為主要參考標準。

  體系嚴密,則體現在職場考評對規則的尊重,一些好的公司,説匿名考核就能保證查不出是誰説了壞話。

今日話題:高校評教怎成利益交換窗口

  相比起高校評教,職場的考核制度要相對完善

  高校評教可借鑑職場評價經驗,例如引入更多評價主體

  當然,職場評價體系依舊存在考評標準不科學化、流於形式等多種問題,因而諸如基層員工認為“領導不賞識”、中層領導認為“評價不公平,不能才盡所用”等問題還是層出不窮。但這並不妨礙對高校評教產生的借鑑意義。

  首先表現在評價體系的多元化上。關鍵在於評教主體的多元化。學生作為主要的評教主題,其意見絕不應成為左右教師優劣的唯一力量,只有更多主體(例如領導、同事等)的參與,才更顯公允。如此或許,許多原本優秀的教師便不會因為“嚴格”而被評差。

  評教主體多元化外,評教方案設置也應當朝多元化發展。《中國青年報》報道,高校教務處在設置題目時,往往希望學生對教師教學態度、教學行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評價。其實,對於此類專業性問題,學生未必有足夠的把握能力。而類似“是否激發興趣,學習負擔如何,收穫如何?”等問題或許更顯適當。除了題目內容更加科學化設計外,整體評教方案也應當不只侷限於學生“紙筆”上,例如融入同事聽課評價等多種方式。

  另外,企業對於員工的評價往往不是單純依靠年終評分,而是把全年工作績效、能力表現等均作為考評標準。高校則不同,在評教時間上,往往只安排在期中或期末考試前後。所以,高校教評在次數安排上,也應當分解為多個環節、多個場景,而不是僅限於一個或兩個時段,因為集中式開展評教往往導致失真現象。

  企業與高校在考評過程中十分相似的問題,則表現在反饋機制的缺乏。高校評教結果往往不會對學生進行公示,只在領導和教師之間流通。這導致的直接問題是,長此以往,學生認為評不評沒有實際效用,對教評參與積極性不高,“走過場”成為常態,最終導致該制度難以發揮出應有價值。這一點上,無論是企業還是高校,都應當進一步保證基層(學生)的知情權,這樣才能充分保證其參與積極性。

  結語

  中國採取高校學生評教制度的初衷,不過是希望通過師生互動,反作用於教學質量的提升。這一過程中,關鍵點在於評價主體應向多元化發展,充分調動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免於“走過場”,免於形式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35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高校評教怎成利益交換窗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