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用了20年時間才解決航母用鋼材問題?航母外殼為啥這麼難

中國人用了20年時間才解決航母用鋼材問題?航母外殼為啥這麼難

  首艘國產航母現在已經進入繫泊試驗。日前有軍事專家表示,首艘國產航母所用的鋼材、焊接技術都是我國自己解決的。也許有人會問,航母的船殼造起來會很難嗎?是的。航母與普通水面艦艇不同,對鋼材的要求很苛刻,與核潛艇類似。後者對鋼材的特殊要求是源於其主要在水下活動,需要承受巨大的海水壓力;而航母甲板則要經常承受固定翼艦載機着艦時的巨大沖擊力,如果甲板鋼材不過關,艦載機着艦時就可能通過阻攔索將甲板給掀起來,所以航母用鋼既要有很高的強度,還要有很高的韌性。與此同時,航母用鋼還要具有低磁性、耐高温高濕、抗爆以及良好的焊接性。

  以低磁性為例,普通水面艦艇主尺度小,在船塢進行逆向消磁處理或者在艦體上纏繞消磁線圈進行消磁作業都較容易,但是航母是個龐然大物,如果用傳統的消磁作業方式,一是過於複雜,二是週期長,三是危險性大,所以航母用鋼必須用最好的低磁性鋼材。

中國人用了20年時間才解決航母用鋼材問題?航母外殼為啥這麼難

  世界上能夠自主研發和生產航母用鋼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日本、德國、中國等寥寥幾個。其中美國的航母用鋼較早之前用的是HY-80,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後改為HSLA-80,90年代又改為HSLA-100。

  HY-80高強度低合金鋼是通過採用調質熱處理工藝獲得低碳回火馬氏體組織來達到高強度、高韌性的。為了確保較厚規格,鋼板具有足夠的淬透性,通常需要添加較高含量的鎳、鉻、錳等合金元素,但這種既厚又韌的高強度低合金鋼焊接起來很困難,焊接前需要長時間的預熱,使得建造成本明顯增加。而HSLA-80在保持與HY-80相同的強度和韌性的基礎上,通過加入銅以及調節碳的含量,使其焊接性得到了很大改善,焊接前只需短時預熱或無需預熱,造船成本比用HY-80減少了50%以上。HSLA-100的焊接性與HSLA-80相同,但是強度則與HY-100相當,是一種十分優良的航母用鋼。從尼米茲級“斯坦尼斯”號到最新的“福特”號航母,所用鋼材都是HSLA-100。

中國人用了20年時間才解決航母用鋼材問題?航母外殼為啥這麼難

  我國雖然在上世紀70年代初就建造出了核潛艇,但是所用鋼材與當時的美、蘇還有較大差距。在修復“瓦良格”號航母之前,我國還難以生產出於“瓦良格”號航母相同的高強度低合金鋼,這也是“瓦良格”號買回之後數年才開始修復的重要原因,中間的數年就是解決航母用鋼問題。經過艱苦攻關,我國完全掌握了低合金高強度鋼的冶煉和焊接工藝,從而保證了“瓦良格”號的修復、改造以及首艘國產航母的建造。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依月含煙”:寶鋼,武鋼,鞍鋼六十年了,跟汽車行業一汽二汽差不太多,不思進取,創新都是吹出來的

  網友“安尼蒙”:關鍵就是國內的鋼廠如寶鋼等國企不思進取,就如車企大而不強,有點利潤就躺在那裏吸奶,一年產十億噸,就是幫別人打工,

  網友“清風146160226”:從這篇介紹航母用鋼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僅在航母從鋼這一項上我們還落後美國二十至三十年,所以我們不能盲目的輕視美國!中國的科技人員加油!

  網友“手機用户67454220874”:我用過小日本的鑽頭,一百多一根,很好用。同型號成量的二十幾一根,不耐用,真的有差鉅

  網友“長喜64777321”:聽我一個學模具的學生説,做工件的鋼材都是日本進口的。國產的做不了。做出來就是次品。我國每年產鋼世界第一,結果都便宜出口了,然後又幾倍的價格買回來

  網友“陽1521502”:一汽搞台汽車發動機都500億,怎麼不見中紀委去查查

  網友“洪_輝”:X100我國不能生產,全世界只有老美能搞,我國只能搞X80.唯一一條生產線在沙鋼,從烏克蘭引進的(這個你懂的),兩者的差別是x80用兩年就要回基地重新打磨砂柒,而老美的根本不用,做好以後用個幾十年外殼看上去很舊,其實鋼殼性能好得很,防海水腐蝕耐壓紮實啊。不服不行,因為你根本做不出來。。。

  網友“手機用户1246327863”:改開後關鍵技術突破很慢,大家都去掙快錢去了!要是有以前造原子彈的精神這些工作早就做完了

  網友“鏡花水月_123”:我們國家很厲害了,開國大典什個國旗的設備,都全國各地技術人員搞起來的。從一窮二白髮展到現在,真的很不容易。向為祖國發展的科技人員致敬!

  網友“有來有趣22”:國企出不了好產品,祖國是奶媽,坐,等,靠慣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2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人用了20年時間才解決航母用鋼材問題?航母外殼為啥這麼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