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越來越偏心了!
去年頒給了世界級作曲家鮑勃迪倫,今年,又有一位“音樂人”成了新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而且他還是鮑勃迪倫的死忠粉!
他就是英國日裔作家——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出生於1954年的天蠍座暖男,是作家、編劇,也是標準的文藝青年,沒事喜歡研究嚴肅文學,一不小心就花十年寫一部心儀的電影劇本,不寫小説的時候,喜歡為音樂圈的朋友寫寫歌詞,他寫的歌,分分鐘會變成暢銷曲。
他被《泰晤士報》評為‘1945年以來最偉大的50位作家’之一,與薩曼·魯西迪、維·蘇·奈保爾並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諾貝爾文學獎給石黑一雄的獲獎理由是——“在我們與世界融為一體的幻覺下,他在情感力量巨大的小説中,為我們揭示了一道深淵。”
石黑一雄能成為如此的文學巨匠,跟音樂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説,音樂激發了他的潛質。
不寫歌的吉他手不是好作家
出生在日本長崎的石黑一雄,6歲舉家移民到英國。他最初的夢想並不是要做一位作家,而是立志成為一枚妥妥的音樂人。
石黑一雄5歲彈鋼琴,少年時迷上了彈吉他,15歲開始寫歌,那時候,萊昂納德·科恩和鮑勃·迪倫都是他的偶像。
1977年,23歲的石黑一雄
中學畢業後,他把自己的音樂作品小樣寄給了唱片公司,可能是時機未到,他寄出的Demo石沉大海,毫無音訊……
後來石黑一雄讀了肯特大學的英語和哲學專業,一年後申請到東安格利亞大學進修創意寫作碩士課程,開始與寫作結緣。
志願當個音樂人的夢似乎隨着人生軌跡的轉變破滅了,但他最大的愛好,仍然是音樂。
在石黑一雄的心裏,音樂並沒有與他漸行漸遠,而是越來越緊密。在寫作中,他找到了另一種方式繼續自己的夢。
他的偶像鮑勃·迪倫和萊昂納德·科恩,都是寫歌詞的大師,他們的歌詞很講究文學技巧,科恩還出版過兩部小説和幾部詩集。
所以,為什麼不把音樂與寫作聯繫起來呢?
於是這位作家開始為音樂生涯創造了另一種可能性,他遇到了從美國來到歐洲發展的女爵士歌手斯黛茜·肯特(StaceyKent),二人都是被文學“耽誤”了的音樂迷,於是他們一拍即合,成了音樂上的合作伙伴。
石黑一雄開始為肯特的爵士專輯寫歌,他一口氣完成了四首歌詞,2007年,專輯《早班電車上的早餐》(Breakfast On The Morning Tram)誕生。
肯特的聲音清新,獨特,加上石黑一雄富有畫面和代入感的歌詞,專輯在歐洲地區成為了熱門唱片。
因為愛音樂,石黑一雄經常創作與音樂有關的文學作品——電影劇本《世界上最悲傷的音樂》,短篇小説《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還有繼續與肯特合作的《變幻的光線》,他寫的東西,情感深厚,極有力量。
他説,“我也不要什麼門為我打開,除非是因為我的音樂。”
突然感覺,愛音樂人士通通都是生活中的潛力股啊!各位有意向爭取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們,找到未來的套路了嗎?
村上春樹——又欺負我不是搞音樂的
作家餘華寫過一本書叫《音樂影響了我的寫作》,音樂也影響了石黑一雄的一生,也許正是因為最初那個信念,讓他在一直不放棄音樂的堅定中,找到了最好的自己。
突然就信了那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你足夠熱愛,足夠瘋魔,足夠執迷。
各位愛極了音樂的朋友,如果有一天,你不得不為生活放棄最初的音樂夢,也祝福你能在內心依然堅守,也許有一天,它會用另一種方式,給你驚喜,為你圓夢。
『預計明天(10月5日)將揭曉2017諾貝爾文學獎,呼聲較高的是中國小説家閻連科!』
瑞典學院表示,將在5日宣佈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去年美國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摘下諾貝爾文學獎桂冠,這個消息讓許多人震驚,甚至引發文學界論戰。
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在官網表示:“瑞典學院決定在10月5日週四下午1時,宣佈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今年文學獎得主出爐後,將能讓瑞典學院18名成員因為頒獎給鮑勃迪倫引發的質疑聲浪畫下句點。
“瑞典日報”(Svenska Dagbladet)文學評論家波林格(Clemens Poellinger)預測,今年“我們不應預期會出現造成轟動的結果”,暗示瑞典學院將會做出較保守的選擇
瑞典學院為了防止得獎名單外泄,保密防諜的功夫一流,不僅幫作者取代號,在公眾場合看書時還會套上假書皮。
因此年復一年,不停有人揣測文學獎可能得獎人是誰,候選人名單上的名字也一再重複。
每年都會被提出來的人選包括:意大利小説家兼散文家馬格利斯(Claudio Magris)、肯亞作家恩古吉(Ngugi wa Thiong’o)、加拿大女作家瑪格麗特.艾伍德(Margaret Atwood)和敍利亞詩人阿多尼斯(Adonis)。
另外還有,美國小説家羅斯(Philip Roth)和德里羅(Don DeLillo)、以色列作家奧茲(Amos Oz)和葛羅斯曼(David Grossman)、阿爾巴尼亞作家卡達瑞(Ismail Kadare)和日本小説家村上春樹。
今年得文學獎呼聲較高的新面孔是中國小説家閻連科。得獎人將獲900萬瑞典克朗獎金。
(2017-10-04)
還記的昨天的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有獎競猜嗎?今天公佈結果以前還有機會呦~
有獎競猜請點我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者及作品盤點
#2016諾貝爾文學獎#
北京時間10月13日19時,瑞典學院宣佈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鮑勃·迪倫,頒獎詞為他在偉大的美式歌謠的傳統下,創造了全新的詩意表達。
諾貝爾文學獎是由瑞典文學院授予“最近一年來”“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一百多年來,諾貝爾文學獎產生了一百多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發都是文學界或者大點説是文化界的盛會。諾貝爾文學獎平均每年會產生一位獲獎作家,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1914、1918、1935、1940至1943年因戰爭沒有頒發,1904、1917、1966、1974年獎金由二人平分。
▶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最新):
鮑勃·迪倫
鮑勃·迪倫
授獎詞:他在偉大的美式歌謠的傳統下,創造了全新的詩意表達。
作者簡介: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5月24日-),原名羅伯特·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響力的美國唱作人,民謠歌手,音樂家,詩人。成名於1960年代,並被廣泛認為是美國六十年代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他的一些歌曲,例如《答案在風中飄》(Blowing in The Wind)(或譯為《隨風而飄》等),成為在反戰抗議和民權運動中被廣泛傳唱的曲目。直到今天(2011年),他仍然是非常有影響力非常受歡迎的藝人之一。他的歌詞包含了政治抗議、社會評論、哲學和詩歌。除了在音樂上形式的探索以外,他也繼承了美國傳統的民謠、搖滾樂、鄉村和藍調音樂,甚至包括爵士和搖擺樂。
▶
代表作:
《像一塊滾石》
《像一塊滾石》
作品簡介:鮑勃·迪倫不僅稱得上是20世紀最偉大的搖滾音樂家,更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一位語言大師(他是惟一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音樂家)。本書出版以後,獲得瞭如潮的好評:有媒體把它與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相提並論,也有媒體説它寫作手法直追意識流大師普魯斯特,更有媒體稱迪倫為莎士比亞以來最偉大的英語作家。本書記錄的不僅是作者發明創造和靈感迸發的輝煌時刻,還有那些意氣消沉的時刻!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
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
授獎辭:她的復調書寫,是對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
作者簡介: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a dravna Alexievich),1948年生於蘇聯斯坦尼斯拉夫(現為烏克蘭的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白俄羅斯記者、散文作家,擅長紀實性文學作品。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切爾諾貝利事故等人類歷史上重大的事件。已出版的著作有:《戰爭的非女性面孔》、《最後一個證人》、《鋅皮娃娃兵》、《死亡的召喚》、《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等。2015年10月8日,因她對這個時代苦難與勇氣的寫作,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
代表作
:《二手時間》
《二手時間》
作品簡介:《二手時間》通過口述採訪的形式,講述了蘇聯解體後,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間的痛苦的社會轉型中,身處關鍵歷史時刻的普通人的生活,以及他們為夢想破碎付出的代價。在書中,從學者到清潔工,每個人都在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他們的真實講述同時從宏觀和微觀上呈現出一個重大的時代,一個社會的變動,為這一段影響深遠的歷史賦予了人性的面孔。
2014年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授獎辭:他用記憶的藝術展現了德國佔領時期最難把握的人類的命運以及人們生活的世界。
作者簡介: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 1945— ),法國小説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國的布洛涅-比揚古,是法國評論界一致公認的當今法國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莫迪亞諾的作品探索和研究當今人的存在及其與周圍環境、現實的關係。前期小説大都以神秘的父親和二次大戰的環境為主題,運用大量的回憶、想象,把現實和虛構結合起來,描寫並未經歷過的故事。2014年10月9日19時,獲得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
▶
代表作
:《暗店街》
《暗店街》
作品簡介:《暗店街》又譯《尋我記》是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數年前因偷越邊境時遭遇劫難,受到極度刺激後喪失了對過去生活的記憶。他給私人偵探於特當了八年助理偵探後,開始用探案技術在茫茫人海中調查自己的身世和來歷。他通過種種線索蒐集的許多片斷,究竟是他的一生,還是他冒名頂替的另一個人的一生呢?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艾麗絲·門羅
艾麗絲·門羅
授獎辭:當代短篇小説大師。
作者簡介:艾麗絲·門羅(AliceMunro),加拿大女作家,被稱為“現當代短篇小説大師”。艾麗絲·門羅1931年生於加拿大加拿大渥太華,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個安靜的城市度過,少女時代即開始寫小説。門羅以短篇小説見長,截至2013年10月,創作了11部短篇小説集和1部類似故事集的長篇小説。1968年,門羅發表第一部短篇小説集《快樂影子舞》(Dance of theHappy Shades),並獲得加拿大總督文學獎。其代表作有《好蔭涼之舞》和《愛的進程》。有人稱呼她是“當代的契訶夫”。門羅多次獲獎,其中包括三次加拿大總督獎,兩次吉勒獎,以及英聯邦作家獎、歐亨利獎、筆會馬拉穆德獎和美國全國書評人獎等。2009年,獲得第三屆布克國際獎。2013年10月10日,愛麗絲·門羅獲得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愛麗絲·門羅是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獲此殊榮的第13位女性作家。
▶
代表作
:《逃離》
《逃離》
作品簡介:《逃離》是當代短篇小説大師艾麗絲·門羅的代表作,曾於2009年榮獲布克國際獎。《逃離》全書共收錄八篇作品,集中體現了愛麗絲·門羅的文學造詣。《逃離》可以被視為“概念小説集”,八個故事隱隱被一個概念、一種氣質統一,人物的生活背景、遭遇、情感也多有近似,八個故事並無隔離之感,氣韻也並不被阻斷,混在一起組成了長卷。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言
莫言
授獎詞: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作者簡介: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他從80年代初開始發表作品,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蔔》而一舉成名,1986年發表的《紅高粱》成為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説100強”。2011年莫言憑藉《蛙》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代表作
:《蛙》
《蛙》
作品簡介:與莫言以往小説更注重歷史幻想色彩不同的是,《蛙》更接近歷史現實的書寫,主要講述的是鄉村醫生“姑姑”的一生。“姑姑”的父親是八路軍的軍醫,在膠東一帶名氣很大。“姑姑”繼承衣缽,開始在鄉村推行新法接生,很快取代了“老孃婆”們在婦女們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個又一個嬰兒。“姑姑”接生的嬰兒遍佈高密東北鄉,可喪生於“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嬰兒也遍佈高密東北鄉。姑姑一面行醫,一面帶領着自己的徒弟們執行計劃生育政策。讓已經生育的男人結紮,讓已經生育的懷孕婦女流產,成了“姑姑”的兩件大事。小説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反映新中國近60年波瀾起伏的農村生育史,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鉅而複雜的歷史過程。
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
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
授獎詞:通過其凝練、透徹的意象,給予我們通往現實的嶄新途徑
作者簡介: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Tomas Transtromer ),瑞典著名詩人,被譽為“20世紀最後一位詩歌巨匠”,同時是一位心理學家和翻譯家,1954年發表詩集《17首詩》,轟動詩壇。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善於從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機物和科學結合到詩中,把激烈的情感寄於平靜的文字裏,被譽為當代歐洲詩壇最傑出的象徵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大師。
▶
代表作
:《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
《特朗斯特羅姆詩歌全集》
作品簡介:收錄了詩人從1954年至今創作的《17首詩》《途中的秘密》《完成一半的天空》《音色和足跡》等13部詩集近200首詩歌,囊括了特朗斯特朗姆迄今為止的所有作品,還收錄了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詞,譯者序言和作者創作於1993年的回憶文章。
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授獎詞:因為對權力結構進行了細緻的描繪,對個人的抵抗、反抗和失敗給予了犀利的敍述。
作者簡介: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擁有秘魯與西班牙雙重國籍的作家及詩人。略薩創作過小説、劇本、散文隨筆、詩、文學評論、政論雜文,也曾導演過舞台劇、電影和主持廣播電視節目還從事過政治工作。詭譎瑰奇的小説技法與豐富多樣而深刻的內容為他帶來“結構寫實主義大師”的稱號。
▶
代表作
:《世界末日之戰》
《世界末日之戰》
作品簡介:《世界末日之戰》是略薩第一部寫秘魯之外國家的作品,是在歷史事實基礎上進行的文學虛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充滿活力、豐富多彩、熱情激盪的一八九〇年的巴西形象---一個從君主制向共和制過渡的形象。”
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赫塔·米勒
赫塔·米勒
授獎辭:專注於詩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寫了失業人羣的生活圖景。
作者簡介: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於羅馬尼亞蒂米什縣一個農民家庭,村莊以德語為通用語言。1982年,處女作短篇小説集《低地》出版。1987年與丈夫小説家理查德·瓦格移居西德,現常居柏林。赫塔·米勒曾多次獲德國的文學獎項,200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
代表作
:《低地》
《低地》
作品簡介:短篇小説集《低地》是赫塔·米勒的處女作,帶有自傳成分。小説集講述了巴納特施瓦本地區(主要居住着德裔羅馬尼亞人)艱苦的農村生活。從孩子的視角反映了人們精神的狹隘和日常生活的殘酷。小説經審查刪節後,1982年在布加勒斯特出版。從《低地》開始,作者就運用一種獨白的聲音,訴説她在這片灰暗鄉間成長的經歷。
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讓·馬·居·勒克萊齊奧
讓·馬·居·勒克萊齊奧
授獎辭:一個集背叛、詩意冒險和感性迷狂於一身的作家,探尋文明支配下的邊緣人性。
作者簡介:勒克萊齊奧全名讓-瑪麗·居斯塔夫·勒克萊齊奧(1940-),與莫迪亞諾、佩雷克並稱為當代法國文學的三顆明星。他作品中的最大特色是一種跨地域、跨文化的兼容幷蓄,這與他七歲時與家人前往非洲尼日利亞度過童年時光,隨後前往英國讀大學,最後回到家鄉法國尼斯文學院深造的經歷有着脱不開的關係。而成為作家後周遊世界的經歷,更是使他深入瞭解了各種文化衝突,以及對社會邊緣人的關注。這也直接催生了勒克萊奇奧對遁世題材作品的熱衷。1963年,勒克萊奇奧在進修碩士學位期間,他的第一部小説《訴訟筆錄》出版,當年即入圍法國文學最高獎“龔古爾”獎,併成功獲得法國重要文學獎勒諾多文學獎,一舉成名。1980年,他的小説《沙漠》獲得法蘭西文學院頒發的保羅·莫朗文學獎。1994年,勒克萊齊奧被法國著名文學月刊《讀書》評為“在世最偉大的法語作家”。2008年10月,獲諾貝爾文學獎。
▶
代表作
:《訴訟筆錄》
《訴訟筆錄》
作品簡介:長篇小説《訴訟筆錄》是法國著名文學家勒·克萊齊奧的作品。在該作品中,主人公亞當·波洛被塑造成探求人類原始真善美的形象。在當下的社會,道德缺失,存在黑暗,人們迷失了思想的方向、得不到心靈的歸宿。因此,亞當·波洛想要改變社會現實,他用自己獨特的方法也就是他自己的想法來進行鬥爭。《訴訟筆錄》通過對現代文明和現代生活的控訴和訴訟批判人類中心主義,揭示人類的生態本性和家園守望。
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多麗絲·萊辛
多麗絲·萊辛
授獎辭:她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她的史詩性的女性經歷。
作者簡介:四十年來被尊為女權偶像人物的英國文學老祖母,與伍爾芙並稱“雙星”。 數次獲諾貝爾文學獎和布克獎提名。 1919年生於伊朗,幼年度過了一戰後有如毒氣彈下的生活。 十五歲因眼疾輟學,改以自修方式遍讀文學,後來做過電話接線員、保姆、速記員等。曾兩次結婚並離異,1949年攜幼子移居英國,全部家當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説草稿。該書不久以《野草在歌唱》為題出版,使萊辛一舉成名。 1962年,代表作《金色筆記》推出,作為極易引起爭議的鴻篇鉅製,成為其摘得諾貝爾獎桂冠的最充分理由。
▶
代表作
:《金色筆記》
《金色筆記》
作品簡介:這是一本“自由女性”安娜的成長紀錄,由一個故事、五本筆記構成。黑、紅、黃、藍四色筆記,一個不安靈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表她的作家生活,紅色代表政治生活,黃色代表愛情生活,藍色代表精神生活。而金色筆記,則是一種哲理的表述,一個生活的總結。它的多彩反映着主人公迷亂失重的靈魂。通過這部“跨國度的百科全書”,萊辛圖解了整個表面平平淡淡,骨子裏混亂無序的世界。每部分之間依次插入黑、紅、黃、藍四種筆記,涉及殖民主義、種族主義與男女間的愛情,兼具感性與知性。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稱《金色筆記》為“一部先鋒作品,是二十世紀審視男女關係的巔峯之作”。
2006年
獲獎人:奧罕·帕慕克
代表作:《白色城堡》、《我的名字叫紅》、《伊斯坦布爾》等。
授獎詞:在追求他故鄉憂鬱的靈魂時發現了文明之間的衝突和交錯的新象徵。
2005年
獲獎人:哈羅德·品特
代表作:《看房者》、《生日晚會》、《歸家》
授獎詞:他的戲劇發現了在日常廢話掩蓋下的驚心動魄之處並強行打開了壓抑者關閉的房間。
2004年
獲獎人:埃爾弗裏德·耶利內克
代表作:《利莎的影子》、《美好的、美好的時光》、《鋼琴教師》
授獎詞:她小説和劇本中表現出的音樂動感,和她用超凡的語言顯示了社會的荒謬以及它們使人屈服的奇異力量。
2003年
獲獎人: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
代表作:《恥》
授獎詞:“精準地刻畫了眾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質”。
2002年
獲獎人:凱爾泰斯·伊姆雷
代表作:《無法選擇的命運》
授獎詞:他對脆弱的個人在對抗強大的野蠻強權時痛苦經歷的深刻刻劃以及他獨特的自傳體文學風格。
2001年
獲獎人:維·蘇·奈保爾
代表作:《神秘的按摩師》、《米格爾大街》、《河彎》、《島上的旗幟》、《超越信仰》、《神秘的新來者》
授獎詞:通過“敏鋭而真實”的文學筆調向世人展示受壓抑的歷史現實。
2000年
獲獎人:高行健
代表作:《靈山》
授獎詞: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説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
1999年
獲獎人:君特·格拉斯
代表作:《鐵皮鼓》
授獎詞:其嬉戲之中藴含悲劇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類淡忘的歷史面目。
1998年
獲獎人:若澤·薩拉馬戈
代表作:《里斯本圍困史》、《失明症漫記》、《修道院紀事》
授獎詞:由於他那極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頗具反諷意味的作品,我們得以反覆重温那一段難以捉摸的歷史。
1997年
獲獎人:達里奧·福
代表作:《喜劇的神秘》、《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死亡》、《我們不能也不願意付錢》、《大胸魔鬼》
授獎詞:其在鞭笞權威,褒揚被蹂躪者可貴的人格品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與中世紀《弄臣》一書相媲美。”
1996年
獲獎人:希姆博爾斯卡
代表作:《我們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問題》、《呼喚雪人》、《鹽》、《一百種樂趣》、《橋上的歷史》、《結束與開始》
授獎詞:由於其在詩歌藝術中警闢精妙的反諷,挖掘出了人類一點一滴的現實生活背後歷史更迭與生物演化的深意。
1995年
獲獎人:謝默斯·希尼
代表作:《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門》、《在外過冬》、《北方》、《野外作業》、《苦路島》、《山楂燈》、《幻覺》
授獎詞:由於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倫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現實歷史的奇蹟。
1994年
獲獎人:大江健三郎
代表作:《個人的體驗》
授獎詞:通過詩意的想象力,創造出一個把現實與神話緊密凝縮在一起的想象世界,描繪現代的芸芸眾生相,給人們帶來了衝擊。
1993年
獲獎人:託尼·莫里森
代表作:《所羅門之歌》
授獎詞:其作品想象力豐富,富有詩意,顯示了美國現實生活的重要方面。
1992年
獲獎人:德里克·沃爾科特
代表作:《西印度羣島》
授獎詞: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啓發性和廣闊的歷史視野,是其獻身多種文化的結果。
1991年
獲獎人:內丁·戈迪默
代表作:《七月的人民》
授獎詞:以強烈而直接的筆觸,描寫周圍複雜的人際與社會關係,其史詩般壯麗的作品,對人類大有裨益。
1990年
獲獎人:奧克塔維奧·帕斯
代表作:《太陽石》
授獎詞:他的作品充滿激情,視野開闊,滲透着感悟的智慧並體現了完美的人道主義。
1989年
獲獎人:卡米洛·何塞·塞拉
代表作:《為亡靈彈奏》
授獎詞:帶有濃郁情感的豐富而精簡的描寫,對人類弱點達到的令人難以企及的想象力。
1988年
獲獎人:納吉布·馬哈富茲
代表作:《街魂》
授獎詞:他通過大量刻畫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
1987年
獲獎人:約瑟夫·布羅茨基
代表作:《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
授獎詞:他的作品超越時空限制,無論在文學上或是敏感問題方面都充分顯示出他廣闊的思想及濃郁的詩意。
1986年
獲獎人:沃萊·索因卡
代表作:《雄獅與寶石》
授獎詞:他以廣博的文化視野創作了富有詩意的關於人生的戲劇。
1985年
獲獎人:克洛德·西蒙
代表作:《弗蘭德公路·農事詩》
授獎詞:由於他善於把詩人和畫家的豐富想象與深刻的時間意識融為一 體,對人類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的描寫。
1984年
獲獎人: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
代表作:《紫羅蘭》
授獎詞:他的詩富於獨創性、新穎、栩栩如生,表現了人的不屈不撓精神和多才多藝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1983年
獲獎人:威廉·戈爾丁
代表作:《蠅王·金字塔》
授獎詞:具有清晰的現實主義敍述技巧以及虛構故事的多樣性與普遍性,闡述了今日世界人類的狀況。
1982年
獲獎人: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
代表作:《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
授獎詞:由於其長篇小説以結構豐富的想象世界,其中糅混着魔幻與現實,反映出一整個大陸的生命矛盾。
1981年
獲獎人:埃利亞斯·卡內蒂
代表作:《迷茫》
授獎詞:作品具有寬廣的視野、豐富的思想和藝術力量。
1980年
獲獎人:切斯拉夫·米沃什
代表作:《拆散的筆記簿》
授獎詞:不妥協的敏鋭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衝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狀態。
1979年
獲獎人:奧德修斯·埃裏蒂斯
代表作:《英雄輓歌》
授獎詞:他的詩,以希臘傳統為背景,用感覺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鋭,描寫現代人為自由和創新而奮鬥。
1978年
獲獎人: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
代表作:《魔術師·原野王》
授獎詞:他的充滿激情的敍事藝術,這種既紮根于波蘭人的文化傳統,又反映了人類的普遍處境。
1977年
獲獎人:阿萊克桑德雷·梅洛
代表作:《天堂的影子》
授獎詞:他的作品繼承了西班牙抒情詩的傳統和吸取了今天流派的風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當今社會中的狀況。
1976年
獲獎人:索爾·貝婁
代表作:《赫索格》
授獎詞:由於他的作品對人性的瞭解,以及對當代文化的敏鋭透視。
1975年
獲獎人:埃烏傑尼奧·蒙塔萊
代表作:《生活之惡》
授獎詞:由於他傑出的詩歌擁有偉大的藝術性,在不適合幻想的人生裏,詮釋了人類的價值。
1974年
獲獎人:哈里·埃德蒙·馬丁遜
代表作:《露珠裏的世界》
授獎詞:他的作品透過一滴露珠反映出整個世界。
獲獎人:埃温特·約翰遜
代表作:《烏洛夫的故事》
授獎詞:以自由為目的,而致力於歷史的、現代的廣闊觀點之敍述藝術。
1973年
獲獎人:帕特里克·懷特
代表作:《風暴眼》
授獎詞:由於他史詩與心理敍述藝術,並將一個嶄新的大陸帶進文學中。
1972年
獲獎人:亨利希·伯爾
代表作:《女士及眾生相》
授獎詞:為了表揚他的作品,這些作品兼具有對時代廣闊的透視和塑造人物的細膩技巧,並有助於德國文學的振興。
1971年
獲獎人:巴勃魯·聶魯達
代表作:《情詩·哀詩·贊詩》
授獎詞:詩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復甦了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
1970年
獲獎人: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
代表作:《癌病房》
授獎詞:由於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繼承了俄國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
1969年
獲獎人:薩繆爾·貝克特
代表作:《等待戈多》
授獎詞: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説和戲劇作品,使現代人從精神睏乏中得到振奮。
1968年
獲獎人:川端康成
代表作:《雪國·千隻鶴·古都》
授獎詞:由於他高超的敍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鋭表現了日本人精神特質。
1967年
獲獎人: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
代表作:《玉米人》
授獎詞:因為他的作品落實於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傳統,而顯得鮮明生動。
1966年
獲獎人:奈莉·薩克斯
代表作:《逃亡》
授獎詞:因為她傑出的抒情與戲劇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闡述了以色列的命運。
1966年
獲獎人: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
代表作:《行為之書》
授獎詞:他的敍述技巧深刻而獨特,並從猶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題。
1965年
獲獎人: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
代表作:《靜靜的頓河》
授獎詞:由於這位作家在那部關於頓河流域農村之史詩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與藝術熱忱——他籍這兩者在那部小説裏描繪了俄羅斯民族生活之某一歷史層面。
1964年
獲獎人:讓·保羅·薩特
代表作:《詞語》
授獎詞:因為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對我們時代發生了深遠影響。
1962年
獲獎人:約翰·斯坦貝克
代表作:《人鼠之間》《憤怒的葡萄》、《月亮下去了》
授獎詞:通過現實主義的、寓於想象的創作,表現出富於同情的幽默和對社會的敏感觀察。
1961年
獲獎人:伊沃·安德里奇
代表作:《橋·小姐》
授獎詞:由於他作品中史詩般的力量——他籍著它在祖國的歷史中追尋主題,並描繪人的命運。
1960年
獲獎人:聖瓊·佩斯
代表作:《藍色戀歌》
授獎詞:由於他高超的飛越與豐盈的想象,表達了一種關於如今這個時代之富於意象的沉思。
1959年
獲獎人:薩瓦多爾·誇西莫多
代表作:《水與土》
授獎詞:由於他的抒情詩,以古典的火焰表達了我們這個時代中,生命的悲劇性體驗。
1958年
獲獎人: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
代表作:《日瓦戈醫生》
授獎詞:在當代抒情詩和俄國的史詩傳統上,他都獲得了極為重大的成就。
1957年
獲獎人:阿爾貝·加繆
代表作:《局外人》《鼠疫》
授獎詞:由於他重要的著作,在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熱切的眼光照亮了我們這時代人類良心的種種問題。
1956年
獲獎人:胡安·拉蒙·希梅內斯
代表作:《悲哀的詠歎調》
授獎詞:由於他的西班牙抒情詩,成了高度精神和純粹藝術的最佳典範。
1955年
獲獎人:赫爾多爾·奇裏揚·拉斯克內斯
代表作:《漁家女》
授獎詞: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動、史詩般的力量,使冰島原已十分優秀的敍述文學技巧更加瑰麗多姿。
1954年
獲獎人:歐內斯特·海明威
代表作:《老人與海》
授獎詞:因為他精通於敍事藝術,突出地表現於其近著《老人與海》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對當代文體風格之影響。
1953年
獲獎人:温斯頓·丘吉爾
代表作:《不需要的戰爭》
授獎詞:由於他在描述歷史與傳記方面的造詣,同時由於他那捍衞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説。
1952年
獲獎人:弗朗索瓦·莫里亞克
代表作:《愛的荒漠》
授獎詞:因為他在他的小説中剖析了人生的戲劇,對心靈的深刻觀察和緊湊的藝術。
1951年
獲獎人:帕爾·費比安·拉格奎斯特
代表作:《大盜巴拉巴》
授獎詞:由於他在作品中為人類面臨的永恆的疑難尋求解答所表現出的藝術活力和真正獨立的見解。
1950年
獲獎人:帕特蘭·亞瑟·威廉·羅素
代表作:《哲學—數學—文學》
授獎詞:表彰他所寫的捍衞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種多樣意義重大的作品。
1949年
獲獎人:威廉·福克納
代表作:《我彌留之際》
授獎詞:因為他對當代美國小説做出了強有力的和藝術上無與倫比的貢獻。
1948年
獲獎人: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
代表作:《四個四重奏》
授獎詞:對於現代詩之先鋒性的卓越貢獻。
1947年
獲獎人:安德烈·紀德
代表作:《田園交響曲》
授獎詞:為了他廣泛的與有藝術質地的著作,在這些著作中,他以無所畏懼的對真理的熱愛,並以敏鋭的心理學洞察力,呈現了人性的種種問題與處境。
1946年
獲獎人:赫爾曼·黑塞
代表作:《荒原狼》
授獎詞:他那些靈思盎然的作品——它們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創意和深刻的洞見,一方面象徵古典的人道理想與高尚的風格。
1945年
獲獎人: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代表作:《柔情》
授獎詞:她那由強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詩,已經使得她的名字成為整個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徵。
1944年
獲獎人:約翰內斯·威廉·揚森
代表作:《漫長的旅行》
授獎詞:由於籍著豐富有力的詩意想象,將胸襟廣博的求知心和大膽的、清新的創造性風格結合起來。
1939年
獲獎人: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
代表作:《少女西麗亞》
授獎詞:由於他在描繪兩樣互相影響的東西——他祖國的本質,以及該國農民的生活時——所表現的深刻了解與細膩藝術。
1938年
獲獎人:賽珍珠
代表作:《大地》三部曲
授獎詞:她對於中國農民生活的豐富和真正史詩氣概的描述,以及她自傳性的傑作。
1937年
獲獎人:羅傑·馬丁·杜·加爾
代表作:《蒂伯—家》
授獎詞:由於在他的長篇小説《蒂伯一家》中表現出來的藝術魅力和真實性。這是對人類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1936年
獲獎人:尤金·奧尼爾
代表作:《天邊外》
授獎詞:由於他劇作中所表現的力量、熱忱與深摯的感情——它們完全符合悲劇的原始概念。
1934年
獲獎人:路伊吉·皮蘭德婁
代表作:《尋找自我》
授獎詞:他果敢而靈巧地復興了戲劇藝術和舞台藝術。
1933年
獲獎人: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
代表作:《米佳的愛》
授獎詞:由於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
1932年
獲獎人:約翰·高爾斯華綏
代表作:《有產者》
授獎詞:為其描述的卓越藝術——這種藝術在《福爾賽世家》中達到高峯。
1931年
獲獎人: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
代表作:《荒原和愛情》
授獎詞:由於他在詩作的藝術價值上,從沒有人懷疑過。
1930年
獲獎人:辛克萊·劉易斯
代表作:《巴比特》
授獎詞:由於他充沛有力、切身和動人的敍述藝術,和他以機智幽默去開創新風格的才華。
1929年
獲獎人:保爾·托馬斯·曼
代表作:《布登勃洛克一家》
授獎詞:由於他那在當代文學中具有日益鞏固的經典地位的偉大小説《布登勃洛克一家》。
1928年
獲獎人:西格里德·温塞特
代表作:《新娘—主人—十字架》
授獎詞:主要是由於她對中世紀北國生活之有力描繪。
1927年
獲獎人:亨利·柏格森
代表作:《創造進化論》
授獎詞:因為他那豐富的且充滿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現出來的光輝燦爛的技巧。
1926年
獲獎人:格拉齊亞·黛萊達
代表作:《邪惡之路》
授獎詞:為了表揚她由理想主義所激發的作品,以渾柔的透徹描繪了她所生長的島嶼上的生活;在洞察人類一般問題上,表現的深度與憐憫。
1925年
獲獎人:喬治·蕭伯納
代表作:《聖女貞德》
授獎詞:由於他那些充滿理想主義及人情味的作品——它們那種激動性諷刺,常涵藴着一種高度的詩意美。
1924年
獲獎人: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
代表作:《福地》
授獎詞:我們頒獎給他,是因為他的民族史詩《農夫們》寫得很出色。
1923年
獲獎人:威廉·勃特勒·葉芝
代表作:《麗達與天鵝》
授獎詞:由於他那永遠充滿着靈感的詩,它們透過高度的藝術形式展現了整個民族的精神。
1922年
獲獎人:哈辛特·貝納文特·伊·馬丁內斯
代表作:《不吉利的姑娘》
授獎詞:由於他以適當方式,延續了戲劇之燦爛傳統。
1921年
獲獎人:阿納托爾·法郎士
代表作:《苔依絲》
授獎詞:他輝煌的文學成就,乃在於他高尚的文體、憐憫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一個真正法國性情所形成的特質。
1920年
獲獎人:克努特·漢姆生
代表作:《大地碩果—畜牧曲》
授獎詞:為了他劃時代的鉅著《土地的成長》。
1919年
獲獎人:卡爾·施皮特勒
代表作:《奧林比亞的春天》
授獎詞:特別推崇他在史詩《奧林帕斯之春》的優異表現。
1918年
1917年
獲獎人:亨利克·彭託皮丹
代表作:《天國》
授獎詞:由於他對當前丹麥生活的忠實描繪。
獲獎人:卡爾·耶勒魯普
代表作:《磨坊血案》
授獎詞:因為他多樣而豐富的詩作——它們藴含了高超的理想。
1916年
獲獎人:魏爾納·海頓斯坦姆
代表作:《朝聖年代》
授獎詞:褒獎他在瑞典文學新紀元中所佔之重要代表地位。
1915年
獲獎人:羅曼·羅蘭
代表作:《約翰—克利斯朵夫》
授獎詞: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
1913年
獲獎人: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代表作:《吉檀枷利—飢餓石頭》
授獎詞:由於他那至為敏鋭、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於高超的技巧,並由於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
1912年
獲獎人:蓋哈特·霍普特曼
代表作:《羣鼠》
授獎詞:欲以表揚他在戲劇藝術領域中豐碩、多樣的出色成就。
1911年
獲獎人:莫里斯·梅特林克
代表作:《花的智慧》
授獎詞:由於他在文學上多方面的表現,尤其是戲劇作品,不但想象豐富,充滿詩意的奇想,有時雖以神話的面貌出現,還是處處充滿了深刻的啓示。這種啓示奇妙地打動了讀者的心絃,並且激發了他們的想象。
1910年
獲獎人:保爾·約翰·路德維希·馮·海塞
代表作:《特雷庇姑娘》
授獎詞:表揚這位抒情詩人、戲劇家、小説家以及舉世聞名的短篇小説家,在他漫長而多產的創作生涯中,所達到的充滿理想主義精神之藝術至境。
1909年
獲獎人:西爾瑪·拉格洛夫
代表作:《騎鵝旅行記》
授獎詞:由於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貴的理想主義、豐富的想象力、平易而優美的風格。
1908年
獲獎人:魯道爾夫·歐肯
代表作:《精神生活漫筆》
授獎詞:他對真理的熱切追求、他對思想的貫通能力、他廣闊的觀察,以及他在無數作品中,辯解並闡釋一種理想主義的人生哲學時,所流露的熱誠與力量。
1907年
獲獎人: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
代表作:《老虎!老虎!》
授獎詞: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觀察入微、想象獨特、氣概雄渾、敍述卓越見長。
1906年
獲獎人:喬祖埃·卡爾杜齊
代表作:《青春詩》
授獎詞:不僅是由於他精深的學識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為了頌揚他詩歌傑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創作氣勢,清新的風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5年
獲獎人:亨利克·顯克維支
代表作:《第三個女人》
授獎詞:由於他在歷史小説寫作上的卓越成就。
1904年
獲獎人:何塞·埃切加賴
代表作:《偉大的牽線人》
授獎詞:由於它那獨特和原始風格的豐富又傑出,作品恢復了西班牙喜劇的偉大傳統。
獲獎人:弗雷德裏克·米斯塔爾
代表作:《金島》
授獎詞:他的詩作藴涵之清新創造性與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實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質樸精神。
1903年
獲獎人:比昂斯滕·比昂松
代表作:《挑戰的手套》
授獎詞: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而又繽紛。
1902年
獲獎人:特奧多爾·蒙森
代表作:《羅馬風雲》
授獎詞:今世最偉大的纂史巨匠,此點於其鉅著《羅馬史》中表露無疑。
1901年
獲獎人:蘇利·普呂多姆
代表作:《孤獨與深思》
授獎詞: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藝術和罕有的心靈與智慧的實證。
(文章內容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當刪除)
活動説明:9.29日-10.9日期間參加電子書每滿10減4活動的下單用户,我們將在10.10日活動結束後贈送500銀鈴鐺。有限時搶標誌的單品在搶購期間不再疊加滿減。
點擊“閲讀原文”,進入每滿10減4專場
(2017-10-05)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揭曉
生理學或醫學獎
2017年獲獎名單:3位美國科學家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了調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
近三年得主:
2016年——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2015年——屠呦呦、William C. Campbell和Satoshi ōmura
2014年——John O'Keefe、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 Moser
物理學獎
2017年獲獎名單:3位美國科學家Rainer Weiss, Barry C. Barish和Kip S. Thorne獲獎。獲獎理由是“對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的決定性貢獻”。
近三年得主:
2016年——David J. Thouless, F. Duncan M. Haldane,J. Michael Kosterlitz
2015年——Takaaki Kajita和Arthur B. McDonald
2014年——Isamu Akasaki、Hiroshi Amano和Shuji Nakamura
化學獎
2017年獲獎名單:瑞士、美國和英國3位科學家Jacques Dubochet,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獲獎,獲獎理由是“研發出冷凍電鏡,用於溶液中生物分子結構的高分辨率測定”。
近三年得主:
2016年——Jean-Pierre Sauvage, J. Fraser Stoddart和Bernard L. Feringa
2015年——Tomas Lindahl、Paul Modrich和Aziz Sancar
2014年——Eric Betzig、Stefan W. Hell和William E. Moerner
(2017-10-05)
據日本共同社27日報道,圍繞10月即將揭曉的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全球最大規模博彩公司“英國立博”(Ladbrokes)的得主預測榜上,歷年人氣頗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27日排在第二位。榜首是現代非洲文學的代表性作家、肯尼亞男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
2015年位列“立博”榜首的白俄羅斯女作家斬獲諾獎,但去年獲獎的是排名並不靠前的美國歌手鮑勃・迪倫。雖然博彩的人氣與實際獲獎者並不完全一致,但日本能否出現第三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受到了矚目。
提安哥被譽為“非洲的托爾斯泰”,代表作有《黑色隱士》《一粒麥種》等,近年來在“立博”等的人氣很高,也是除了村上春樹之外,諾貝爾文學獎的長年陪跑者之一。早在2001年,奈保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當年的陪跑者就是提安哥,而在2010年、2011年和2014年,提安哥均曾以最低賠率位於榜首,2015年僅次於當年的獲獎者阿列克謝耶維奇和同為陪跑者的村上春樹。
“立博”預測榜如下:提安哥的賠率為1賠5;村上的賠率為1賠6;第三位是加拿大女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1賠7);以色列男作家阿摩司・奧茲、意大利男作家克勞迪歐・馬格里斯、西班牙男作家哈維爾・馬里亞斯並列第四,均為1賠11。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代表作《使女的故事》)
阿摩司・奧茲(代表作《我的米海爾》)
克勞迪歐・馬格里斯(代表作《微型世界》)
哈維爾・馬里亞斯(代表作《如此蒼白的心》)
諾貝爾文學獎也被認為存在考慮地域平衡的傾向。非洲作家上一次獲獎是在14年前,亞洲地區中國的莫言5年前得獎。日本人方面,川端康成在1968年、大江健三郎在1994年獲獎。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鬼厲ณۗ”:如果老舍當年不死,很有可能是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網友“風起的日子”:少説為好,莫言為佳!
網友“用户95xxxx551”:該給他一個,多少屆了,莫言都拿了。
網友“珍珠”:村上春樹良心作家!
網友“EHS-C”:在哪買?我敢賭村上春樹今年還是評不上!除非哪天他多發表一些有關日本真實歷史的小説!
網友“MrZ1”:説到流行和通俗,迪倫該算哪個?
網友“增值”:常沿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次鞋要濕了
網友“微笑的蕾娜斯”:真實歷史的小説?你真牛。
網友“有態度網友0563aD”:村上的小説過於通俗和流行,很難獲獎 比之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差遠了
網友“古徑”:村上春樹,專業跑龍套,從未被超越!
網友“瀋陽用户89xxxx932”:莫言是吧
網友“onefly”:有可能啊
網友“蕞終的愛”:中國要是有個千年老二也不錯的
網友“Lssqz”: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賭一賭,摩托變陸虎,想要富下重注,小賭養家餬口,大賭大家致富
網友“onefly”:中國作家呢?關鍵是沒有哪位中國作家嚴重揭露了中國的落後,貧窮與愚昧,哈哈
網友“風起的日子”:這樣的作家是要進大牢的
網友“九九72”:這個獎是被國際博彩公司操縱的
網友“承德”:你傻啊,中國作家不坐過牢怎麼可能拿得了諾獎——這麼高大上的獎項??
(2017-09-27)
北京時間10月4日下午5點45分,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揭曉,Jacques Dubochet, Joachim Frank和Richard Henderson獲獎,獲獎理由是“研發出冷凍電鏡,用於測定溶液中生物分子的高分辨率結構(
for developing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for the high-resolution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biomolecules in solution
)”。
生物分子結構決定了其功能,
研究其結構有三種主要方法:X射線晶體衍射、核磁共振以及單顆粒冷凍電子顯微鏡(
冷凍電鏡
)。
上世紀80年代,Dubochet等人就報道了一種單粒子電子顯微鏡技術革新成果,將該技術引向了高分辨率成像之路。他們在低温條件(
cryogenic conditions
)下將待檢樣品放在一層薄薄的、透明的冰上用單粒子電子顯微鏡進行成像觀察。這種方法就是“低温冷凍電鏡技術
(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ryo-EM
)
”,能夠對含水的粒子
(
hydrated particles
)
進行直接成像。低温除了具有這些優勢之外,還能夠減少電子束對樣品產生的放射性損害。不過電子束的照射量還是不能夠太大,只有這樣才能夠清晰地反映出分子結構的細節,獲得高質量的、低信噪比
(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
的三維結構圖像。由於將每個分子的多張圖像信息組合在一起能夠更進一步地降低圖像的信噪比,所以,對數萬、乃至數百萬個蛋白質複合體進行分析就會產生數十萬張圖像。冷凍電鏡技術的發明,為解析蛋白質生物大分子結構提供了高效率的手段 。
説起諾貝爾化學獎,不得不提到它的俗名“諾貝爾理綜獎”。自1901年首次頒獎以來,諾貝爾化學獎被多次頒發給生物、生物化學、生物物理、物理等領域,可謂是“不務正業”。1945年,諾貝爾化學獎甚至被頒給了一個似乎屬於農業領域的研究,表彰“對農業和營養化學的研究發明,特別是提出了飼料儲藏方法”。 當然,這並不是諾貝爾化學獎為了頒獎而“湊數”的“抖機靈”。事實上,諾貝爾獎的頒發一直以來都遵循“寧缺毋濫”的評獎理念,那諾貝爾化學獎為何頻頻“張冠李戴”? 研究生命問題時,研究對象是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但在探究其內部細節的功能意義與變化調控時,實際上遵循的是化學規律,理應屬於化學範疇。所以,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確實是“實至名歸”。
諾貝爾獎官方公告:
https://www.nobelprize.org/
瞭解更多最全、最新論文快訊
登錄CBG官網(www.chembeango.com)
下載ChemBeanGo APP
CBG
資訊
∣
知識就是力量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即刻打造你的科研圈
(2017-10-04)
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獲諾貝爾文學獎 村上春樹再次無緣
2017-10-05
大眾日報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將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日裔英國籍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摺合約740萬元人民幣,比去年獎金多出100萬瑞典克朗。
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於日本長崎,1960年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1983年開始發表小説,其主要作品有《羣山淡景》、《浮世畫家》和《長日將盡》等。曾獲得1989年布克獎、大英帝國勳章、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等多個獎項,與魯西迪、奈保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10-05)
2017年9月9日下午2點,被譽為中國諾貝爾獎的“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清華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量子通信衞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北京大學“80後”教授許晨陽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獎金各為100萬美元。
施一公、潘建偉、徐晨陽。來源:人民日報客户端
去年的未來科學大獎,兩位得主分別是生命科學獎得主香港大學教授盧煜明、物質科學獎得主清華大學教授薛其坤。
今年除“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還增添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旨在獎勵在大中華區取得重要原創成果的科學家。
今年的三位獲獎者,他們為什麼獲獎?
生命科學獎:施一公
施一公 資料圖。孫權 攝
施一公,1967年生於中國河南,1995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任教。現為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副校長。
獲獎理由:
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複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
施一公不僅在剪接體結構、膜蛋白結構與功能等領域做出一流工作,同時也吸引大批優秀人才回國,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甚至國內生命科學領域的快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其帶領的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團隊,做出了世界一流的科研工作,結構生物學也成為當下中國引領世界的、為數不多的基礎科學領域之一。
施一公曾獲得多個重要獎項和榮譽,2013年,施一公獲愛明諾夫獎,2016年,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2013年,施一公先後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
物質科學獎:潘建偉
潘建偉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潘建偉,1970年3月生於中國浙江,1992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1995年獲該校理論物理碩士學位,1999年獲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實驗物理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
獲獎理由:
獎勵他在量子光學技術方面的創造性貢獻,使基於量子密鑰分發的安全通信成為現實可能。
潘建偉教授和他的合作者1997年最早開始從事量子態的隱形傳輸,這實際上是拉開了量子通信研究的一個序幕。回國後他帶領團隊,把國家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方面,從追隨者變成了引領者。
潘建偉曾獲傑出科學家獎、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奧地利科學院Erich Schmid獎、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獎勵。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許晨陽
許晨陽 資料圖。來源:中國青年報
許晨陽,1981年出生於重慶,2003年北京大學數學系本科畢業,2008年獲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現為北京大學國際數學中心教授。
獲獎理由:
表彰他在雙有理代數幾何學上作出的極其深刻的貢獻。
許晨陽主要從事基礎數學核心領域代數幾何方向的研究,他是國內代數幾何方向的領軍數學家。
普渡大學數學系助理教授李馳曾評價許晨陽,説他像是“搜索引擎”,對自己的領域研究很深入,可以搜索到很多別人沒想到的東西,從而推進問題的研究。
未來科學大獎是個什麼獎?
未來科學大獎成立於2016年,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羣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
作為一年一屆的獎項,未來科學大獎的頒獎對象不限國籍,但需要是在大中華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地區、香港、澳門及台灣)完成研究的科學家,且研究要具備原創性、長期重要性和巨大的國際影響。
未來科學大獎在2016年誕生時設置了“生命科學獎”和“物質科學獎”兩個獎項。首屆大獎一出世就獲得了業界極高評價,為鼓勵在數學和計算機領域的科學成果,在2016年底的頒獎典禮上宣佈增設“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官網截圖。來源:中國新聞網
未來科學大獎如何評選產生?
據未來大獎秘書長武紅女士介紹,
未來科學大獎採取提名邀約制以及國際同行評議制度。
候選人由科學委員會邀請的提名人提名產生,不接受個人申請與社會推薦。科學委員會的成員不參與提名,在任職期間及其後兩年,也不能被提名,以保證大獎的公正與公平;國際同行評議,是科學評價的重要方式,公正高效的同行評議是保證科學質量的基礎,更是代表了未來科學大獎的高水準。
今年,由於增設了“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也由去年的9人增加至15人。
新增委員均由現任委員提名、投票產生。目前,生命科學領域委員由何川、駱利羣、饒毅、王曉東、謝曉亮擔任;物質科學領域委員由丁洪、季向東、文小剛、楊培東、餘金權擔任;數學與計算機領域委員由李飛飛、李凱、勵建書、田剛、夏志宏擔任。
轉發祝賀!
厲害了,中國科學家!
為你們點贊!
(2017-09-12)
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獲得201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2017-10-05
新民晚報
圖説:諾貝爾獎官方發佈石黑一雄獲獎 網絡圖
今晚7點(瑞典當地時間13時),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日裔英國小説家石黑一雄獲獎。
按照慣例,諾貝爾文學獎是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週四揭曉,一般都在10月10日左右,有時候也會因為瑞典學院評委們之間的分歧,導致揭曉時間延期。所以,2017年是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最早的一年。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摺合約740萬元人民幣,比去年獎金多出100萬瑞典克朗。
相關資料
圖説:石黑一雄 網絡圖
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於日本長崎,1960年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1983年開始發表小説,其主要作品有《羣山淡景》、《浮世畫家》和《長日將盡》等。曾獲得1989年布克獎、大英帝國勳章、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等多個獎項,與魯西迪、奈保爾並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趙玥)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10-05)
瞻仰沈從文故居鳳凰古城因沈從文的小説《邊城》而聞名於世。
懷着崇敬的心情找到了古城中營街10號。
這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小巧院落。小院中間有個天井,共有10間房,是沈從文的祖父沈洪富於清代同治初年建造的。
堂前正中有沈從文半身塑像
左邊廂房是父母卧室---沈從文先生的父母照1902年12月28日,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説代表的物沈從文先生就出生在這裏,並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光。
右邊是書房。奪人眼目的是那留聲機沈從文先生喜歡邊聽音樂邊寫作
沈從文先生的卧室和接待室故居里陳列着先生各個年齡段的照片
沈從文先生和巴金一直是好友。
沈從文先生和妻子張兆和女士的合影
沈從文先生回故鄉的一些留影
沈從文先生部分作品展沈從文先生一生創作的結集約有80多部,是現代作家中成書最多的一位。但真正奠定沈從文先生在文學史上地位的,是《邊城》。1934年完成的《邊城》是沈從文先生小説創作的一個高峯。小説敍述的是湘西小鎮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淒涼”。沈從文先生特殊的文化選擇和文化觀念,在這類小説中,得到最完美的表現,成為沈從文先生小説中最雋永的部分。《邊城》這一類“牧歌”小説——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風俗為背景,展示了淳樸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態。作者以真摯的感情、優美的語言、詩意的情緒,營造出一派沈從文式的理想世界,宛如清新悠遠的牧歌,傾訴着沈從文先生對湘西的眷戀,對自然的感懷,對至善至美的人情與和諧寧靜理想境界的想象。沈從文先生的文學作品《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英國、日韓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曾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
沈從文先生不僅是著名的作家,還是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他撰寫出版了《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戰國漆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等學術專着,1981年出版了歷時15年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專著。影響很大,填補了我國文化史上的一項空白。
沈從文先生不僅能寫很好的章草和行楷,還對書法藝術有一套完整的屬於自己個人的理論。沈從文先生小的時候,就十分愛好習字,臨過許多帖。青少年時代就能寫很好的楷書了。
沱江河下游,聽濤山下有着先生的墓地。所在地原名叫“杜母園”,系清代曾任欽差大臣、雲貴提督的鳳凰籍苗族人士田興恕為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園。墓地沒有凸起的墳土,沒有華麗的裝飾,一塊從墓穴後鑿起來的不規則的天然五色巨石肅然矗立,成為沈從文墓獨特的標誌。這塊巨石高1.9米,重6噸多,前面臨摹沈從文手跡,刻有沈老富有哲理的語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背面刻有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張充和先生撰書和沈從文侄女婿——中央美術學院著名雕塑家劉煥素教授鐫刻的輓聯;“不折不從,星斗其文;亦慈亦讓,赤子其人。”這四句話的最後一個字連起來是“從文讓人”。這是沈老一生的真實寫照。聽其言、觀其行、讀其文,就能找到沈從文先生之所以受到人們敬仰,得到眾多文人騷客祭拜的答案。
故居出口處是名人書屋錦雲就衝沈從文先生來鳳凰故城的。欣喜地完成了三件事情:一是憑弔沈老,發思古之幽情;
二是買沈老的書:一本中英文對照的《連城》
三是在書上蓋個故居紀念的印章。以後任何時候讀來,都能回味起這段幸福的時光。[小貼士]•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瑞典學院院士、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審委員謝爾以及馬悦然與高行健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後,在《明報月刊》中表示:1987、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最後候選名單之中,沈從文入選了。而且馬悦然認為沈從文是1988年中最有機會獲獎的候選人。1988年,馬悦然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瑞典大使館文化處詢問沈從文是否仍然在世,得到的回答是:“從來沒有聽説過這個人。”(真氣人!)其實,沈從文先生們離世數月。文化界流傳:1988年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已經決定文學獎得獎者是沈從文,但因為逝世了(同年5月10日),很遺憾,沈從文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網上轉帖]•交通:沈從文故居就在鳳凰古城中營街10號,離開朱鎔基題的“鳳凰城”不遠,走路就能到。
(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