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享單車到衣食住行,中國和歐洲究竟誰更價廉物美?

  這兩天,一篇題為《2017年法國生活水平和中國比較》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引發熱議,當中寫道:“這些年,我去過很多國家,有個感受,很多GDP比中國高的國家,不僅基礎設施比中國差了一個檔次,而且生活水平基本與中國同一級或者比我們更差,因為我們是製造大國,工業品很便宜。”

  文章作者最近在“巴黎小住幾個月”後通過對基礎設施、社保繳費、食物價格等方面的比較認為:“歐洲依然是個文明社會,但是和五年前相比,我開始明顯的感覺到歐洲有不少落後於中國的地方了”。

  這個結論,你覺得OK嗎?

  如果説法國是遊客趨之若鶩的浪漫國度,物價沒有代表性,那麼德國作為歐元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身兼留學生眼中物價最“公道”的西歐國家,其物價與中國相比又如何?

  國是直通車特派員彭大偉長期出沒德國超市和快餐店,也喜愛騎共享單車,特帶來最一手的中德兩國物價PK。

  1.共享單車:德國無押金,中國資費低

  中國有小紅車和小黃車,德國也有雙子星。

從共享單車到衣食住行,中國和歐洲究竟誰更價廉物美?

  國是直通車 彭大偉 攝

  首都柏林街頭最常見的兩大共享單車品牌分別是連鎖超市Lidl與德國鐵路公司DB合作推出的小綠車Lidl-Bike和總部位於萊比錫的小藍車Nextbike(也與柏林勃蘭登堡公交集團VBB有合作)。

  兩家基本價格如下:

從共享單車到衣食住行,中國和歐洲究竟誰更價廉物美?

  國是直通車 彭大偉 制

  Lidl另有“舒適套餐”,每月9歐元或每年49歐元費用,前30分鐘僅0.5歐元,1天12歐元;停車至指定停靠站優惠0.5歐。Nextbike另有“日套餐”、“周套餐”、“年套餐”,按3歐元/日、15歐元/周、50歐元/年收取基礎資費,套餐覆蓋日期內前30分鐘免費。

  説了這麼多,還是太抽象,以騎行2小時為例,看看Lidl-Bike和我國的摩拜對比:

  Lidl-Bike資費=3歐元年費+1.5歐元+1歐元x3=7.5歐元,約合人民幣60元。實際消費人民幣36元。

  摩拜單車=299元人民幣押金(秒退),實際消費人民幣2元。

  結論:共享單車出行,不考慮押金的因素,德國還是比中國貴上很多。

  2.衣食住行:中國性價比完勝

從共享單車到衣食住行,中國和歐洲究竟誰更價廉物美?

  圖片來源:優衣庫

  這件夾克在德國的售價為49.9歐元,和中國售價399人民幣可謂嚴絲合縫地對應。

  食物:來到德國中等收入階層喜聞樂見的REWE超市,一升自有品牌牛奶約1歐元(約合8元人民幣),一斤牛腿肉4.45歐元(約合35元人民幣),一斤西藍花1.39歐元(約合11人民幣)。

  在國內的家樂福超市,一升光明鮮奶的價格是7元人民幣,一斤牛腿肉25.9人民幣,西藍花4.9元1斤。

  結論:德國食物價格總體略高於中國,蔬菜價格尤其高,肉奶和中國相當。

  住:在柏林西部最繁華的“選帝侯大街”附近租一套一居室的房子,目前含採暖費的價格約為500歐元/月。而同等地段的一居室,在北京的價格為(西城區阜成門)5000元人民幣每月。

  結論:德國柏林市中心租房比北京同等地段便宜。

  行:以德國人最常選擇的長途出行工具“高鐵”(ICE)為例。從柏林到法蘭克福的二等座可改簽價格為126歐元,行駛里程約560公里,行駛時間4小時左右。非常顛簸,特派員第一次坐的時候吐了。

  反觀我國的復興號高鐵,從北京到上海虹橋,二等座人民幣553元,行駛里程1200公里,行駛時間5小時54分。乘坐體驗十分平穩。

  結論:中國高鐵無論是時速、乘坐體驗、還是性價比都完勝德國。

  3.從家政到洗牙:服務收費差距逐漸縮小

  服務業收費過去是德國遙遙領先的領域,如今兩國在這一領域的費用差距不再懸殊,甚至北京已經可以與德國等量齊觀。

  以請清潔工做家政服務為例,目前柏林最火的Helpling網站上請一位家政工做清潔的價格是13.9歐元每小時(約合112人民幣每小時)。

  在58同城上,北京的同類服務價格如圖所示:

從共享單車到衣食住行,中國和歐洲究竟誰更價廉物美?

  圖片來源:北京保姆網

  醫療服務中,洗牙在兩國都是自費項目。在德國洗牙是按分鐘收費,柏林的牙科診所平均每次收費在60歐元(480人民幣)左右。一般需要提前4個月至半年預約

  北京的私營口腔醫院通過團購的價格是260人民幣左右。可提前一天預約。

  結論:中國的高端服務還是更便宜,但兩國的價格差距已不顯著。

  4.算上收入,中歐究竟哪邊更宜居?

  有一位哲人曾經説過,忽略實際收入討論物價水平都是耍流氓。那麼,北京和柏林的實際收入分別是什麼節奏?

  根據柏林-勃蘭登堡統計局2017年7月10日最新公佈的數據,柏林人年平均毛收入為33500歐元(約合26.8萬人民幣),全德國範圍內這一數字是33300歐元(約合26.6萬人民幣)。實際可支配月收入則為1171歐元(約合9368),相當於每年11萬人民幣。

從共享單車到衣食住行,中國和歐洲究竟誰更價廉物美?

  圖片來源:網絡

  北京市統計局 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2530元――約為柏林人的一半。

  説一千,道一萬,普通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才是衡量一個地方是否宜居的最終依據。筆者突然覺得,不妨借用當年“中國GDP已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論甚囂塵上時,《紐約時報》一篇報道的結尾作結:

  “要説中國經濟已經超過了美國,那我為什麼還得每天早晨4點起牀呢?”在北京東部的一家星巴克(Starbucks)門前賣煎餅的陸英問道。(彭大偉)

從共享單車到衣食住行,中國和歐洲究竟誰更價廉物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46 字。

轉載請註明: 從共享單車到衣食住行,中國和歐洲究竟誰更價廉物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