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三艘航母齊聚西太平洋軍演在即 南海局勢將如何

新聞閣社會時事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全國各地社會新聞,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美三艘航母齊聚西太平洋軍演在即 南海局勢將如何

  南海上刮來一陣風,一場海上聯合軍演即將舉行。

  東盟防長會和東盟防長擴大會剛剛結束,10月24日,即將接任東盟輪值主席國的新加坡防長黃永宏表示:為增進互信,明年東盟將與中國舉行首次海上聯合演練。嗯,大新聞往往很短,這次也不例外。

  而另一個新聞就是,美國尼米茲號、里根號和羅斯福號三艘航母齊聚西太平洋,準備軍事演習。 看來美國依然把南海當作“禁臠”。

  在這個背景下,怎麼看待中國和東盟在明年上演的首次軍演?南海局勢又將何去何從?

美三艘航母齊聚西太平洋軍演在即 南海局勢將如何

  亮點

  眾所周知,安全與防務合作一向是高政治中的高政治,非常能反映國家間關係的親密和深入程度。冷戰結束以來,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發展迅速,特別是在經濟領域。中國是大多數東盟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在其中擁有較強的經濟影響力。但是除泰國、緬甸等個別國家外,中國卻與大多數東盟國家的安全與防務合作一直齟齬不前,成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關係的短板,嚴重影響着中國與東盟及東盟國家關係的提升。

  其實,中國與東盟國家並非沒有軍事等高敏感領域的合作。只不過,相比於經濟合作帶來的影響來説,軍事等領域的合作對東盟地區安全結構的影響十分有限,島叔認為原因主要有兩點。

  首先,合作深度不夠 。例如此前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執法部門建立的海上聯合搜救的合作機制,中國與大部分東南亞國家軍事交流與合作主要侷限在搜救、反恐等低敏感領域,影響不夠深入。另一點,制度化程度不高 。雖然中國與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搞過不少雙邊的軍事演習,但只侷限於個別東盟國家,從未與東盟一個整體搞過軍事演練,更不用説形成長效的機制。

美三艘航母齊聚西太平洋軍演在即 南海局勢將如何

  這帶來的後果就是,中國對東南亞乃至整個東亞地區的國際關係格局影響有限。針對此,學界有一句戲言形容,不一定嚴謹,卻很形象,“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靠美國”。中國要擺脱這種局面,與東南亞乃至整個東亞地區展開深入的安全與防務合作,是重中之重。

  要解決問題,首先要擺出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南海問題無疑是重要因素之一。此次中國與東盟國家在“10+1”框架下達成海上聯合演練的決定,反映了相關各方一定程度上願意放下南海問題的包袱,推動一些務實的合作。雖然目前沒有確切消息表明“海上聯合演練”的性質,但考慮到是東盟防長會議推動的議程,以後很可能形成機制化。因此,明年即將舉行的聯合演練是一個重大突破,影響和示範效應要遠勝於與單個國家的同類合作。

  這麼看來,本次舉行聯合軍演,似乎標誌着橫亙在中國與東盟之間的南海局勢問題,逐漸好轉。

美三艘航母齊聚西太平洋軍演在即 南海局勢將如何

  意義

  11個國家,首次演練,這些因素限制着明年演練的內容應為較為初級的基礎性科目,比如海上編組、信號通信和搜救等,就軍事意義本身來看,十分有限。但往深了看,在政治和外交層面卻意義重大。

  這次軍演標誌着南海的局勢確實在降温。自2009年以來,東盟防長會議一直都是炒作南海問題的重要平台,中國通常是被指責的對象。如今在這類會議上推動了海上聯合演練,説明中國與東盟國家在“雙軌”思路的指引下,正在通過和平談判與友好協商解決南海相關問題。其中意義之重大,不難想象。

  就戰術層面而言,軍隊和防務部門間的聯合演練可以很好地增進不同國家軍事人員間的交流與溝通,進而增強政治互信,促進相關國家間的友好關係。這類聯合演練的決定也有利地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與東盟國家完全有能力自主維護好南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但我們也要保持冷靜,既要看到成績和機遇,更要看到困難和挑戰。軍演意味着中國與東盟國家不是敵人,但並不代表大家已經是緊密的好朋友。這只是個信號式的動作,今後的路或許還很長。我們應該明白的是,對於東盟和東盟國家而言,與中國的海上聯合演練有可能成為一個範本,若美國、日本等國要求,一如“10+1”框架一樣,東盟國家勢必也會欣然接受,並藉此擴大自己在地區安全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

  我們還是無法忽視美國在該地區強大的軍事聯繫和軍事關係,雖然僅靠這類合作不太可能撬動該地區“安全上靠美”的基本安全架構,但它畢竟是個好的開始,如果中國與東盟國家能夠持之以恆地往前推,質變未必就不可能。

美三艘航母齊聚西太平洋軍演在即 南海局勢將如何

  變化

  從荒謬的“南海仲裁案”到現在舉行海上聯合軍演,發生變化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中國國力的強盛。在2015年初,南海局勢正處高熱之時,島叔就認為‘南海局勢’有望在5年內走向緩和。因為隨着中國快速的發展,中國對南海控局能力大幅提升。經過多年的較量,一些國家也認識到,自己無法直接與中國在南海進行正面對抗。一度依靠美國、日本的輿論和外交支援也往往緩不濟急,指望美日為自己火中取栗則更不現實。

  以在南海問題中,表現得最為活躍的菲律賓和越南舉例,分析一下東盟各國關於南海局勢變化的原因,或許可以以小見大。中國在南海中南部的力量優勢還在建立中的時候,菲、越自然痴心妄想,抱着必要時進行“放手一搏”的打算。但到2015年的時候,中國的綜合力量和能力已經對越、菲構成壓倒性優勢,它們如果再妄動,中國的反制只會是它們失去更多。試問,在海上,他們建島能建得過中國?造船能造得過中國?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力量對比徹底失衡,對抗的信心自然乘海風而去,喪失殆盡。

美三艘航母齊聚西太平洋軍演在即 南海局勢將如何

  藉助國際司法或仲裁方式也宣告破產,其中一個標誌就是“南海仲裁案”的結局。菲、越曾對從法理上扳倒中國寄予厚望,但這個算盤,卻實實在在打錯了。迄今為止,世界上僅有美國、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亞四個國家對該裁決表達了程度不一的支持,大量的是反對的聲音。

  對抗不可持續,其他手段也難以奏效,中國的影響還難迴避。鑑此,“南海仲裁案”後,在中國強有力的軍事、外交和經濟等動作之下,菲律賓、新加坡和越南在南海問題上調門兒的和政策都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回調或回擺。

  考驗

  需要指出的是,“南海仲裁案”結束以來的一年多時間裏,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南海並非沒有問題,還存在着一系列考驗。各方關於南海爭議的立場並沒有完全發生變化,博弈和鬥爭遠沒有結束,緊急事態也依然頻頻發生。越南萬安灘採油、菲律賓欲佔鐵線礁和南海西南漁場摩擦等危機事件都曾多次考驗南海緩和的“成色”。但不同的是,這些事件很快得到了控制,在“雙軌”思路框架下,中國與相關國家通過協商談判緩解了爭議、彌合了分歧。

  但南海局勢的降温,也讓“心繫世界”的美國,很難受。特朗普政府在南海及其周邊的外交、經濟和輿論等手段雖然較奧巴馬時期遜色,但在該地區的軍事部署和活動卻在持續增強。幾乎在中國與東盟國家防長們談合作的同時,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卻在會上討論着“共同的安全挑戰”,對南海與中國含沙射影。

美三艘航母齊聚西太平洋軍演在即 南海局勢將如何

  在東亞以往重大的外交活動如東盟外長會議期間,美軍都會刷一把“存在感”,這次也不例外。正如前文所講,美國三艘航母已經開入太平洋。美國五角大樓官員“低調”地將這次行動定義為“計劃了相當長時間的行動”。美軍聯合參謀部主任麥肯錫中將説:“這只是三個航母戰鬥羣一起演習的機會。我們每當有機會時都會這樣做。並不是總有這樣的機會。”然而有些重點,我們還需要手動劃出來:美國上次向太平洋調遣三個航母戰鬥羣還是在2007年。這麼看來,美國不僅重新定義了“演習”,還重新定義了“有機會”。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訪問亞洲這個節點上,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勢必會維持“三航母”打擊羣的超強部署態勢。無論是為總統壯壯行色,或是炒作外交議題,或是進行戰略威懾,或是維繫日常存在,美軍都不會希望南海局勢的“温度”過低。我們在積極推動南海局勢緩和時,也要提防着美軍近期在南海“搞事兒”製造議題,或在南海炫耀武力敲打東盟國家並對中國進行施壓。

  但正如前文説到的,在南海問題“雙軌”思路框架已定,促發展、謀合作已成為東南亞地區的主題的背景下,美國若執意成為影響南海局勢緩和的最大變數,我們只能提醒一句: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42 字。

轉載請註明: 美三艘航母齊聚西太平洋軍演在即 南海局勢將如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