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12日電 (記者 馬海燕)“從我國1997年提出教育信息化開始,從現代遠程教育到網絡時代的教育、慕課(大規模在線課程)的興起,並沒有更多獨特創新,更多時候還是以聽講+練習為主。”北京師範大學遠程教育中心主任鄭勤華12日在北京表示。
由新華網主辦的第一屆信息化與基礎教育課程變革峯會當日舉行。多位專家均表示,互聯網+教育尚未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的作用還沒真正發揮出來。
“在教育信息化領域,我們對‘互聯網+教育’的認識可能還停留在‘教育+互聯網’上。”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説,實際上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互聯網+”是由信息技術來主導任何行業的變化,可能會帶來行業的重塑。真正用信息技術服務於教育教學可能還需要很長的過程。全社會特別是教師的信息化素養都需要提高。包括做慕課的一些老師,在用信息技術服務於知識傳播的方面也需要進一步提高。
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也表示,信息技術與教學改革趨向深度融合的局面是多少年我們孜孜以求的機遇。根據知名國際諮詢公司的研究,由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約有45%的現有職業,未來將會被機器自動化代替。但是,教師的職業不會,教育是最難被自動化的領域。但這不等於説教育不要變化,信息技術還要和教育深度融合。
第一屆信息化與基礎教育課程變革峯會9月12日舉行。 夏添 攝
鄭勤華説,用“互聯網+”的思路去解決教育問題,要意識到知識體系的獲取、知識的傳播、教師的職能、服務的方式、服務的主體都在發生變化。從資源層面,它是一個動態進化的過程,同時也是全人類共建共享的過程;從教學層面,混合式學習、面對面的學習或者在線學習、社會實踐性的學習活動,如何有效整合,可能是促進綜合素質培養和高階能力形成的重要力量。
“一百年前的車輛與今天汽車的對比,一百年前的電話跟今天電話的對比,差別是巨大的。但是一百年前的教室跟今天的教室,除了顏色發生變化,好象沒有什麼變化。”李志民説,教育政策的制定者也要認識到,信息化給教育帶來的變化以及教育決策、教育政策的變化。我們今天制定教育政策的決策者差不多比受教育者至少大30歲,決定孩子受什麼樣教育的家長至少比孩子大20歲。所以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更要與時俱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