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7日刊登美國外交學會會長理查德·哈斯的文章,題為《與中國冷戰將是一個錯誤》。文章稱,美中兩國關係逐步惡化,但將美中對抗視為美國外交政策的組織原則是重大戰略錯誤。中國不是蘇聯,不是美國面臨的最大威脅。文章摘編如下:
早在新冠疫情暴發前,美中關係就已經惡化,這場流行病令當今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的關係更加劍拔弩張。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異口同聲地説,美中對抗應當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組織原則,類似於與蘇聯的冷戰。然而,這將是一個重大戰略錯誤。它反映了一種過時的思維模式,認為對付其他大國是美國的主要挑戰。在今後一個世紀,我們面臨的最大威脅與其説是其他國家,不如説是一系列跨國問題。
畢竟,即使美國成功地壓制了中國,由於未來的流行病、氣候變化、網絡攻擊、恐怖主義、核武器的擴散甚至使用,我們的安全與繁榮仍有可能一落千丈。當前危機的結論十分明確:美國需要關注的不僅是直接解決此類全球挑戰,還有如何提高我們面對這些挑戰的競爭力和韌性。
我們也不應誤讀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2017年,特朗普政府在國家安全戰略中稱,中國是一個修正主義大國,希望“侵蝕美國的安全和繁榮”,“塑造一個與美國的價值觀和利益對立的世界”。五角大樓在2018年國防戰略中進一步闡述了這一觀點,稱中國是一個“戰略競爭對手”,謀求“在近期內獲得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霸權,並取代美國,在未來獲得全球主導地位”。
這些評估誇大了中國的野心和能力。正如中國在2019年的國防白皮書中所闡明的那樣,中國的戰略重點是維護領土完整和社會穩定。
對中國最準確的定位是,一個尋求削弱美國在其後院影響力並增加對鄰國影響力的地區大國。北京並不尋求推翻當前世界秩序,而是要增加自己在其中的影響力。與蘇聯不同,中國並不打算把自己的模式強加給世界其他國家,也不想控制國際政治。當中國的影響力確實延伸到更遠的地方時,其手段往往主要是經濟手段。
當然,中國既是實際的、也是潛在的威脅。但要解決這一威脅,大可不必讓中國成為美國的外交政策焦點。一定程度的戰略競爭在所難免,美國也應該在必要的時候反擊中國,以捍衞本國利益。然而,應儘可能地限制這種競爭,不能讓它影響美中在共同利益領域的合作。
我們還必須重新思考對華貿易方式。雙邊貿易仍然符合美國的經濟和戰略利益,但有兩個例外:在關鍵材料和產品上,我們應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我們必須保護我們的技術和機密,包括政府和商業機密。
我們必須加強與日本、韓國、越南、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關係,同時避免迫使它們在我們和中國之間作出選擇。
隨着1991年蘇聯解體,美國外交政策失去了方向。30年後,美國的戰略仍然缺乏一致方向,但美國不應試圖通過恢復冷戰時期的遏制政策來找到一個前進方向。中國不是蘇聯,全球化世界需要新的戰略思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