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三農創新發展高峯論壇舉行 探討農業供給側改革

  9月4日電 9月3日,由中國食品報社主辦,中國科技網、中國網協辦的促進三農創新發展高峯論壇暨中國網《三農研究》專欄上線儀式在北京舉行。論壇旨在推進農村供給側改革,為“三農”產業發展和城市居民的菜籃子工程,健康餐桌、廚房產品品質的提升搭建平台,從而推動城鎮農產品消費,帶動農村特色產業發展。

促進三農創新發展高峯論壇舉行 探討農業供給側改革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農工民主黨中央原主席蔣正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餘斌,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提案委員、中國詩酒文化協會會長蔣秋霞等領導出席會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等40多家媒體進行報道。

  會議期間,德源盛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別與萊陽永和食品公司及笈每創意餐飲文化有限公司簽約。永和食品是國內綠色食品代表性企業,擁有5000畝生產基地,雙方合作將在2018年建成現代化食品加工。笈每創意餐飲文化有限公司CEO楊笈每是全國無人餐廳的創始人。

  會議同時舉行了中國網《三農研究》專欄、中國科技網《科技產業前沿》欄目上線儀式。中國科技網在北京德源盛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開闢了《科技產業前沿》專欄,成為我國科技產業創新驅動宣傳一個重要的輿論陣地。同時,德誠智享平台的家庭廚房、無人餐廳項目也開始上線,逐步運行。

  論壇就大眾關心的多個涉農問題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中國食品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黃國勝表示,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着供需脱節的矛盾,實現既滿足城市消費者需求,又實現農民增收,需要促進三產融合,需要有實體落地。目前,有些企業通過設立在辦公樓、高鐵站、地鐵站等餐飲市場空白點的無人餐廳,將農產品與市場對接。生產商通過無人餐廳的銷售數據,根據數據導產物產出,真正實現互聯網數據直接指導農民種植、養殖及工廠加工、產品銷售、流通,把優質、新鮮的食物直接送到消費者的手上。相信隨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會出現越來越多這樣的農民與消費市場對接的平台,能夠滿足消費需求,促進農民增收。

  黃國勝表示,“三農”事關你我。“今天舉辦促進促進三農創新發展高層論壇,就是希望能夠搭建一個溝通交流的平台,通過與會的領導、專家和實踐者、經營者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產融合、農產品銷售新業態、健康餐桌等等方方面面的政策解讀、專業論述、經驗分享、思想碰撞,努力為‘三農’創新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我們也希望,未來我們能夠搭建更多的平台和渠道,為‘三農’事業發展凝聚更多的正能量、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科技日報社副社長、中國科技網董事長房漢廷談到“三農”問題的癥結及破解之策。他認為,“三農”問題實際上是勞動力、土地和產業的問題,應該把這三項綜合起來,加為一項,實行整個大的1+1工程,另外一個1就是技術、資本、市場。“三農”第一個出路應該解決技術的問題。在技術上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農業技術,另一個就是信息技術了,搭建平台,實現信息對稱。如果5G真正商用,碎片化的農村,碎片化的農户,碎片化的產業就可以有機結合在一起。解決“三農”問題,房漢廷認為技術驅動、資本驅動和市場驅動,三個驅動缺一不可。只有把三個驅動聯合起來,才可能盤活“三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餘斌表示,出現長期供需矛盾是因為供給側存在一系列體制和機制障礙,阻礙了供給側的調整。怎樣解決這些體制和機制性障礙?只能通過改革的方法來消除制約供給調整的體制和機制障礙,讓供給側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讓供給能夠適應需求的變化,這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什麼成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宏觀經濟政策主線原因所在。

  國家發改委原農經司原司長高俊才從農產品的營養健康角度論述了農業問題。他認為,處理好生產和消費的關係,需要轉變消費習慣,如果認識到某些農產品的重要性,消費就會增加,這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考慮的問題。

  農民日報社社長唐園結表示,農業產業的發展關鍵是規模,沒有規模談不上標準化,談不上品牌化,所以城鎮化發展一方面吸引大量的勞動力,同時城鎮化的發展,必然帶來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必然提高,對農產品需求的層次必然提升。所以這些對農業,特別是農業特色的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基礎和前提。

  中國商業聯合會網商分會會長範識宇就農村消費的獨特消費特徵以及農產品上行遇到的難點發表了見解。他認為,中央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消費者的大數據和雲計算來支撐,數據被政府和生產單位共享,才能知道和計劃農業生產,以食品工業4.0為核心的製造業,直接帶動中國農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以平台為依託,各共享為原則,以開放為宗旨,傳統生鮮電商、商業模式經營理念已經難以適應中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時代背景下需求,所以生存空間逐漸越來越狹小,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傳統的電商提出了新的挑戰。德誠模式就是互聯網+農產品基地+快餐食品加工+物流+電商直供,核心就是兩大支柱。第一,就是建立面向城鎮家庭的直供電商平台,也就是家庭廚房和“三農”商城。第二,面向城市寫字樓和社區家庭建立的無人餐廳體系。這兩個支柱的建立,既解決了城市企事業單位、常為吃飯發愁、城鎮職工下班常為做飯發愁,也解決農民為農產品銷售難而發愁的兩大城鄉痛點。

  中國網公益中國頻道主編吳仕鵬表示,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民是一個龐大的羣體,可以説沒有農民的小康就談不上全民的小康,沒有農民、農業的現代化也談不上中國的現代化。有關農民、農村、農業的相關民生問題,始終是中國網予以報道重要核心內容之一。《三農研究》欄目今天成功上線,中國網將繼續依託先進的網絡傳播技術,為“三農”研究提供更好更強的網絡宣傳服務,通過《三農研究》為廣大的農民朋友以及農業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信息傳播服務。

  北京德源盛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海超表示,公司作為發起人投資創辦德誠智享平台,宗旨是立足“三農”,服務“三農”,發展“三農”。德誠智享平台家庭廚房和無人餐廳,家庭廚房不是普通的意義上的電商概念。家庭廚房不是農產品流通的中間商,家庭廚房是連接農間與廚房的一個平台,中國農產品流通渠道無論是菜市場、超市還是生鮮、電商,都存在着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過高的流通成本提升了消費者的生活成本,擠壓生產商的空間,抬高了農副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價格和生產雙重低壓,農業成本必須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和各種激素才能生存。傳統的農產品流通渠道商受自身條件限制,不能往上游延伸到生產端,生產與消費市場脱節,消費終端的數據庫不能被生產者共享,生產與消費條塊分割,不利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農業生產領域推行。

  家庭廚房採取的是互物聯網+物聯網+生產端,去掉傳統的流通渠道環節,可以大幅度降低農户產品的銷售價格。生產端與農民是合作關係,農民提供土地資源,德誠智享平台提供農產品投資與生產環節的技術支持,確保農副產品的健康與安全,降低農民的風險,提高農民的收益。

  德誠智享平台通過消費端的數據庫,科學安排農業投資生產,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中國成為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國家,快節奏的生活,推動了消費者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大幅度轉變,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提供質量可靠、健康安全的快速消費食品,有着巨大的商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32 字。

轉載請註明: 促進三農創新發展高峯論壇舉行 探討農業供給側改革 - 楠木軒